官方诠释什么是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国际灸法大会
点击图片上方国际灸法大会,订阅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是以颞颌关节区疼痛、颞颌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常发于青壮年,以20~30岁患病率最高,其次是30~40岁。由于颞颌关节运动机会多,负重大,又极易受情绪影响,所以本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主要表现为颞颌关节运动障碍,常发生于一侧,也可累及双侧,患者大多属功能性紊乱,只有少数为器质性病变。病程几年至几十年,经常反复发作,但预后良好。病程进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为功能失调阶段,继之出现关节结构紊乱,最后导致软骨、关节骨面破坏。
颞颌关节是颌面部唯一的活动关节,是具有转动运动和滑动运动的左右联合关节。颞颌关节由颞骨下颌关节窝,纤维软骨盘,下颌骨髁状突及韧带、关节囊、咀嚼肌等组成。纤维软骨盘呈横的卵圆形,富有弹性,在两关节面之间能缓冲和保护关节,并适应下颌的多方向运动。关节被其分为上、下两腔,腔内垫有滑膜。上腔关节囊松弛且较大,主要为滑动运动,即控制下颌骨的前后滑动动作,下颌关节囊紧张且腔小,主要为屈戌运动,即下颌骨张开与关闭之绞链式动作。张口1cm左右时,关节运动发生于下腔,继续张口时,关节运动则发生于上腔关节盘与髁状突向前滑动。关节囊周围有颞颌韧带,颞颌韧带以固定关节。咀嚼肌中,咬肌有提下颌向下向前的功能,颞肌有提颌向上向前的功能,翼状肌协助张口并左右移动,以协助研磨食物功能。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风寒外袭面颊,寒主收引,而致局部经筋拘急;或面颊外伤、张口过度,而致颞颌关节受损;或肾气不充,先天不足,牙关发育不良,均可使牙关不利,弹响酸痛。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多发于青壮年。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多与以下因素有关:暴力打击、喜吃硬性食物、关节发育不对称、寒冷侵袭、关节周围炎症、习惯性单侧咀嚼及有工作紧张咬牙习惯、长时间的张口史等,导致颞颌关节损伤,牙齿咬合功能的紊乱而发生本病。本症的主要特点为关节区酸胀疼痛、运动时弹响、张口运动障碍等。多数属关节功能失调、预后良好;但极少数病例也可发生器质性改变。病理因素列数如下:
1.直接损伤
很多病员有局部创伤史。如曾承外力撞击、突咬硬物、张口过大(如打呵欠)等急性创伤;还有经常咀嚼硬食、夜间磨牙以及单侧咀嚼习惯等。这些因素可能引起关节挫伤或劳损,咀嚼肌群功能失调对本症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
2.咬合因素
软骨盘压力不均,可反射性地引起颞颌关节周围肌群痉挛而发生本病。导致软骨盘压力不均的原因,如牙尖过高、磨牙缺失过多、牙齿过度磨损、不良的假牙、颌间距离过低等。咬合关系的紊乱,可破坏关节内部结构间功能的平衡,促使本症的发生。
3.精神因素
神经精神因素与本病可有一定关系。如有些病员有情绪急躁、精神紧张、容易激动等情况。
4.其他因素
此外,有的病员有风湿病史,有的发病与受寒有关。
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张口或闭口时颞颌关节区酸痛,强直,弹响,咀嚼无力,张口受限和下颌运动异常。患者不敢大笑、打呵欠及咬较硬食物。如为单侧发病则关节活动往往偏向一侧,以患侧最为多见。出现口开不能闭合,语言不清,咬食不便,吞咽困难、流涎等症状。双侧脱位可见下颌骨下垂,向前突出,下齿列于上齿列之前,部分患者还可见有“咯咯”弹响,多由关节盘扭伤后引起肥厚、折叠或撕裂变化,在运动过程中,周围关节结节和髁关节突发生磨擦而造成弹响。少数患者可因颞神经和鼓索神经踝状突压迫而发生听觉障碍、眩晕、头痛以及放射性疼痛的症状。
检查时发现面部两侧不对称,张口运动时,下颌偏向患侧,在髁状突、咀嚼肌、颞肌附着处有压痛。X线检查可无异常发现,也可见髁状突位置不正常,后期可有关节头或关节凹形态改变和骨皮质不完整。
1.针灸推拿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15例
治疗方法:(1)推拿:患者取仰卧位,医者坐于患者头侧,先用单手指腹于颞颌关节部位施以轻揉法以缓解肌肉痉挛,然后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按揉下关、听宫、阿是穴,再针对筋结施以捋法,每次推拿操作15~20分钟,每天1次,10次一疗程。(2)针灸:针灸治疗取下关、阿是穴、合谷,施以温针灸。每次针灸30分钟,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
治疗结果:15例患者治疗1~2疗程,其中治愈12例,显效2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疗效标准:治愈:颞颌关节无疼痛,弹响及张口正常。显效:颞颌关节活动正常,无疼痛、轻度弹响;好转:颞颌关节疼痛、弹响及张口受限轻微改善;无效:颞颌关节疼痛、弹响及张口受限无改善。)
2.着肤灸治疗关节顽痹
治疗方法:取手三里(右侧)、阳陵泉(左侧),常规消毒下施以小艾柱化脓灸各七壮。灸毕贴以传统薄贴膏药,每日1换(如脓液多时需及时更换),嘱贴敷1个月左右即灸疮结痂脱落为度。另予局部压痛点刺络拔罐,每周1次。
治疗结果:西医诊断为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患者一例,经治1月余局部肿胀基本消失,咀嚼功能明显改善。次年再予伏灸对侧同名穴以巩固疗效。随访至今,诸症消失,临床告愈。
现代医学认为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是颞颌关节区神经、肌肉功能性紊乱,其关节无结构紊乱和器质性破坏。由于某种因素导致部分咀嚼肌痉挛使控制下颌运动的肌群间正常协调、平衡受到破坏,而致使关节弹响,下颌运动异常,张口受限,咀嚼时疼痛。痉挛的肌肉长期保持收缩状态,引起局部缺血,使细胞代谢产物积聚,不能及时排出,从而造成对肌膜内神经的刺激而产生疼痛。
在中医学中,该病属于中医学“口噤”证范畴,《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口噤候》指出:“诸阳经筋皆在于头,三阳之筋,并络于颌颊夹于口,诸阳经为风寒所客,则筋急故口噤不开也。”指出本症病因多由于风、寒、湿邪侵袭,导致面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艾灸治疗本病多取局部下关、颊车、阿是穴等疏通局部气血,远端多取合谷,为循经取穴,又有“面口合谷收”的说法,故取合谷可疏经通络、理气止痛。艾灸方法有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等等。其中艾炷灸多用隔姜灸,以增强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临床应用中常与针刺配合使用。
大医堂艾灸培训开课公告
1、大医堂灸疗师培训班:国家人社部唯一指定灸疗师教学机构——大医堂!自年起,灸疗师培训班每月1—15日开课!学习完成后经考核通过可颁发
2、大医堂长蛇灸培训:药物铺灸疗法辨证施治与临床操,每月16-19日开课!
3、咨询
全国艾灸人都在治疗白癜风哪家好沈阳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