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第六届全国脊柱及四肢关节疼痛微创尸体
前言
我们都应该记住的一位老人——宣蛰人,他在耄耋之年历经8年编著了凝聚他一生心血的《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宣老的软外是中国人的原创,为人类认识慢性软组织疼痛类疾病开辟了先河,宣老开展多例针对重度椎管外软组织损伤病人的大松解术,大松解术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以后很难有了,即便有也不会有这么大的量,给慢性软组织疼痛类疾病积累了其他任何方法都无法得到的经验和认知,我们应该继承、发扬、完善,让更多人受益,也是后来者的责任!解剖等基础研究的深入会给我们开启一扇认知头颈腰肢疼痛类疾病新的大门,也是靶向诊断精准治疗时代的需要。
针刀也是我们国产的技术,是朱汉章老师留给世界人民令一宝贵的财富,使困扰人类的椎管外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类疾病、脊柱相关疾病得以以最小的损伤治疗治愈,宣老软外的理论认识经验总结为针刀的发展奠定基础,和值得借鉴经验。针刀更注重点的治疗、线的治疗,在到面、体的治疗,靶向诊断是治疗的前提,针刀解剖等基础的研究、理论的完善、技术规范化还需后来者的努力努力,留给我们的任务还很多。
中国人原创的软组织外科、针刀医学优势互补,取其长避其短,软外技术、针刀技术对处理椎管外源性软组织损伤疼痛类疾病、脊柱相关疾病是其长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处理椎管内源是其长,运动康复更注重局部到整体,只为同一大类疾病多学科融合再优势互补,不断理论完善,解剖等基础研究跟上,一定会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全人类受益。
-------------------------------张宗恒教授(-05-17)
兹定于年7月2—13日,在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微创外科解剖研究中心举办为期12天“第六届全国脊柱及四肢关节疼痛微创尸体解剖研修暨第二届实用软组织微创外科解剖培训”,全程由张宗恒老师操刀主讲,招生名额20人。
张宗恒教授学术思想—可视化软组织微创外科学构建脊柱关节源性疼痛诊疗新模式
创立可视化软组织微创外科学理论诊疗体系,二十年铸一剑,只为头颈腰肢急慢性疼痛类疾病。张宗恒老师在20多年临床工作中,不断研习针刀医学、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黄枢针法微型外科学、疼痛学、脊柱外科、微创脊柱外科、运动医学、徒手治疗、运动康复的理论和临床技法,多学科融入、互补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常常把临床中问题、困惑在尸体解剖中探寻答案。在临床实践与解剖中新认知,继承中国产的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针刀医学,融合疼痛学、微创脊柱外科及其他学科的优势,构建了“可视化软组织微创外科学”,提出软组织疼痛、退行性脊柱骨关节疾病新的发病机制:力学-生物学效应机制,建立了软组织微创外科学理论及诊疗体系。
张宗恒老师十几年来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吉林北华医学院、河南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进行了大量尸体解剖,通过对脊柱、四肢关节形态解剖、软组织精细解剖、功能解剖学研究,融入人体生物力学,并结合临床提出了人体解剖力学功能链概念,组成、包括静力链(骨关节链)和动力链(骨骼肌链)、结构,功能分区及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提出解剖力学功能链向心性稳定机制及下肢骨盆带脊柱链联动重心平衡机制,并结合临床发现软组织损伤疼痛源沿动力链应力集中区的力学分布规律,为实现软组织疼痛微创力学布点、术式化松解奠定了基础,建立针对软组织疼痛微创化、靶向化、术式化、个性化的软组织微创诊疗新模式;同时提出脊柱、四肢关节静力链沿重力轴力学适应自稳现象,为探讨脊柱椎管内源性疼痛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在宣氏的基础上提出“分清椎管内外靶向诊断,精准治疗椎管内外兼顾,节链统筹筋骨并重防治结合”新的脊柱微创诊疗理念,提出脊神经分支疼痛源分区与同根神经反射中枢塑化机制来构建人体损害疼痛预警反应神经线路图,以解剖力学功能链及理论构建人体机械系统损伤退变的生物力学信息网,实现疼痛源靶向诊断,以神经学为线索,以生物力学为主线,以图索网寻找疼痛源,定责、定位、定性、定法的全新诊断思路,最终实现软组织疼痛、脊柱骨关节疾病徒手治疗、微创治疗精准打击的目的。
针对椎管内源性疼痛微创靶向治疗,提出经皮同轴靶向脊柱微创技术及操作理念:1经皮平腰方肌椎间孔入路腰间盘靶区髓核摘除技术;2经皮颈前路颈间盘同轴靶向髓核摘除技术;3经皮脊柱内窥镜同轴靶向减压(PECTD)技术。
器械改进:1经皮腰间盘靶区髓核摘除成套微创器械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9)2.发明双刃针刀(专利申请中)形成了针刀软组织微创新的操作理念和技巧。
构建可视化软组织微创外科技术体系,形成了:1软组织微创外科技术;2.脊柱微创外科技术;3.脊柱有限开放外科技术;4.中西结合运动康复技术,椎管内外兼顾、筋骨并重防治结合全新的技术体系,实现软组织疼痛、退行性脊柱骨关节疾病个性化、微创化、精准化、系统化诊疗新模式。
年12月第四届脊柱四肢关节疼痛微创尸体解剖研修班留影
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五届全国脊柱四肢关节疼痛微创尸体解剖研修暨第一届实用软组织微创外科解剖培训合影
现将此次解剖实践的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研修目的:通过脊柱、四肢关节及软组织的尸体解剖,为头颈腰肢急慢性疼痛类疾病靶点诊断,精准微创安全效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同时构建软组织微创外科诊疗新思路,探索脊柱关节源性疼痛微创诊疗新模式。
培训对象:从事针刀、软组织外科、疼痛科、脊柱外科、微创脊柱外科、运动医学、康复学等专业,工作5年以上临床遇到瓶颈需要提高的专科人员,招收名额20人,学科带头人优先,非上述条件的医务人员暂不接受报名。
图示颈前对称入路神经根管内口区及显露的C5神经根
研修特点:尸体解剖以头、颈、肩、背、腰、四肢关节疼痛类疾病临床诊疗为目的,靶向诊断、精准治疗为主线,对脊柱及四肢形态解剖、软组织精细解剖、功能解剖以及3D定位解剖、软组织微创、脊柱微创入路空间解剖构建为重点,紧密联系临床突出实用为原则。
图示L5神经入口区、出口区针刀微创入路及靶区解剖
教学方式:理论讲解→尸体解剖→尸体演示→临床应用总结→答疑。
尸体标本准备:最新尸体防腐技术,防腐且保存部分新鲜尸体形态特点。
尸体解剖与临床应用思路:
本次解剖完成一网一图一路一应用解剖知识构建
一网:构建人体机械系统损伤生物力学信息网
人体解剖力学功能链骨关节链骨骼肌链,寻找疼痛源的力学分布规律
一图:人体损害疼痛预警反应神经线路图;
神经解剖、神经功能学、疼痛解剖生理学
一路:徒手3D定位解剖、软组织微创入路解剖、脊柱微创入路解剖;
可达性、安全性、有效性、微损伤、易操作
一应用:构建脊柱、关节源性疼痛微创诊疗新模式,以图索网一路到位,实现以神经学为线索,生物力学为主线,分清椎管内外靶向诊断,借助现代影像技术精准治疗椎管内外兼顾,节链统筹筋骨并重防治结合;
具体课程时间安排:
拟定时间安排
重点内容
主要解剖内容提纲
7月2日总论
尸体解剖目的、思路、方法及注意事项
1可视化软组织微创外科理论诊疗体系构建
2脊柱、关节源疼痛微创诊疗理念、思路与临床解剖研究
3《实用软组织微创外科解剖》构架
4人体解剖力学功能链概念、组成、结构、功能分区及相关理论与临床应用
5人体损害的疼痛预警反应神经线路图构建
6尸体解剖构思与教学流程
7月3--4日
骨盆带脊柱链之
骨盆带腰胸廓单元解剖与临床应用
重点腰部深浅肌群、脊神经后支解剖及微创入路
1骨盆带脊柱链组成功能分区、骨骼肌链肌群功能配布、神经支配及疼痛源力学分布规律;
2骨盆带脊柱链的链节脊柱运动单元功能解剖与退行性脊柱疾病;
3骨盆带脊柱伸肌群解剖,疼痛源力学分布规律,针刀、银质针微创力学布点及微创入路;
4腰脊柱运动单元稳定肌群解剖,针刀、银质针微创力学布点、微创入路;
5脊神经后支、走行解剖力学薄弱区解剖,针刀力学布点,微创入路及松解技巧,后支痛觉纤维选择性靶点射频热凝技巧;
6经皮平腰方肌椎间孔入路PELD解剖;
7Wilste入路解剖在脊柱微创中应用;
7月5--6日
骨盆带脊柱链之
头颈肩背部单元解剖
与临床应用
重点头颈伸肌群、颈肩胛带肌群、颈丛、臂丛及其分支的解剖及针刀、神经阻滞微创入路
1颈椎骨关节链及颈椎功能单位解剖
2颈椎功能单位动静态稳定结构与颈椎病
3头颈肩背肌群功能分区及解剖,疼痛源力学分布规律针刀力学布点与微创入路;
4颈肩胛带肌群、神经支配解剖,针刀力学布点与微创人路;
5颈源性头痛、脑供血不足样症状有关肌群神经解剖,针刀力学布点与微创入路;
6颈横突椎间孔区解剖与神经根、臂丛及分支、后支解剖,针刀微创入路、神经根阻滞入路;
7颈前路微创入路解剖、星状神经节阻滞入路解剖;
7月7--8日
肩胛带上肢链解剖与临床应用
重点肩胛带、肩肘腕手关节、及配布肌群功能解剖及神经支配
1肩胛带上肢链之肩、肘、腕手关节解剖
2肩胛带上肢肌群与神经、血管解剖
3肩周炎有关解剖与针刀微创布点;
4肩袖肌群解剖与针刀微创布点;
5肩上肢神经解剖、解剖力学薄弱区与针刀微创力学布点;
6肘管、尺管、桡管、腕管解剖与针刀微创;
7肱二头肌腱鞘、腕、指屈腱鞘解剖与针刀微创;
8肘关节解剖与功能障碍针刀力学布点松解;
7月9日
骨盆带脊柱链之核心肌群及腹膜后结构解剖
重点髂腰肌、腰骶丛及分支、椎间孔区与微创入路
1骨盆带脊柱链之核心肌群及神经支配解剖与功能对椎间盘突出的影响;
2腹部肌群及脊神经前支解剖力学薄弱区与针刀力学布点;
3腹膜后结构髂腰肌与腰骶丛、腰交感干、腰动静脉、椎间孔区解剖与微创入路解剖;
4胸膜腔微创入路的陷阱;
7月10--11日
骨盆带下肢链解剖与临床应用
重点骨盆带、髋膝踝关节与配布肌群功能解剖及神经支配,损伤疼痛源力学分布规律。
1骨盆带下肢链及控髋、膝、踝肌群解剖,疼痛源力学分布规律及针刀微创力学布点;
2下肢血管、神经及分支解剖,解剖力学薄弱区与针刀微创力学布点
3股骨头无菌坏死相关解剖与微创入路解剖;
4膝关节动静态稳定结构解剖,膝关节损伤疼痛源力学分布规律及针刀、银质针微创布点;
5足踝动静态稳定结构解剖,损伤疼痛源分布规律及针刀、银质针微创力学布点;
7月12--13日
脊柱椎管内性疼痛类疾病微创应用解剖
重点:腰、颈、胸椎管与神经根管、椎间管解剖及微创入路解剖
脊柱内窥镜CTD微创解剖3区3D空间解剖构建:
入路区—人口区—靶区
1骨盆带脊柱链与链节脊柱运动单元功能解剖;
2退行性脊柱疾病的脊柱功能单位解剖与神经通道;
3颈胸腰椎管,神经根管解剖及分区;
4脊髓、神经根、血管及其被膜解剖;
5腰椎间管区解剖3D空间构建与PELD;
6颈腰间盘突出与神经根解剖关系;
7脊神经节与神经根管区域的解剖关系;
8神经根鞘周组织、韧带、椎间孔韧带解剖;
9颈腰神经根管MED、PELD靶向减压区;
10经皮PELD椎板间入路与神经根管入口区、椎间盘对应解剖关系;
11椎间孔区韧带解剖及针刀微创松解;
12颈胸腰神经根阻滞及入路解剖;
13经皮平腰方肌椎间孔入路PLTD、PELD解剖;
14经皮颈椎内窥镜前后路根管靶区解剖及微创入路解剖;
15腰间盘突出类型空间分区与PELD微创入路选择;
16胸椎间盘PELD肋横突间入路解剖;
17胸腰椎PVPPKP入路解剖及操作技巧;
友情提醒:本次解剖参加的朋友能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交流氛围,特作如下要求:
1、晚上不允许私自外出,如有特殊情况外出必须请假,充分利用晚上时间结合临床讨论交流。
2、为表示对标本的恭敬和维护课堂秩序,授课时不允许拍照和摄像。
3、因尸体解剖招生名额有限,只招收长期(5年以上)临床从事软组织疼痛、脊柱微创、疼痛相关专业需要提高的医务人员,需先填写参加培训人员回执单经审核符合条件后方可参加培训。
参加培训人员回执单
姓名
性别
年龄
出生年月
通讯地址
邮编
工作单位
职称/学位
手机
电话
传真
到会
日期
离会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