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再思考

全国关节外科病例演讲赛

★江苏赛区★

参赛医师:祁伟镇江市医院

患者信息

患者女性,63岁,因双髋关节骨关节炎,于年3月于外院行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术。

现病史

年11月入我院,行左全髋置换术;术后第二天患者下地行走康复锻炼,术后第三天自诉在晃腿时出现左髋突然疼痛,不能活动。经手法牵引,关节复位后予以下肢皮牵引约10天后安排出院回家静养。出院后1月,患者上厕所起立时,再次出现关节脱位。

术前照片

手术名称

左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中照片

术后照片

病例讨论

Amuwa和Dorr经过研究描述了联合前倾角的概念,即股骨假体的前倾角加上髋臼的前倾角为35度时最合适,脱位率最低,联合前倾的角度范围为25度至50度为安全范围。但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脊柱退变对骨盆位置、髋臼前倾角的影响。

老年性脊柱退变,造成矢状位失平衡,严重的脊柱畸形会使生理前凸减少,后凸畸形加重,导致骨盆后倾,从而增加骨盆倾斜角(PT角),最终髋臼前倾角相对增加。因此此类患者髋臼安放角度时要把握髋臼前倾角不要过大,防止由此带来的前脱位。

病例总结

1.脊柱-骨盆-下肢矢状面的平衡对维持人体姿势,正常站立及行走十分重要;

2.拍摄脊柱-骨盆-髋关节(下肢)的全长侧位X片(立位),测量有关参数,可评定矢状位平衡状态;

3.对于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我们要







































白癜风的治疗
四川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im.com/wacs/7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