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退行性膝关节炎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又称为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病等。
退行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一切组织器官都会发生退行性变化,尤其好发于承重的关节和多活动的关节,过度的负重或过度的使用关节,可以促进退行性变化的发生。
膝骨性关节炎的表现有哪些?
1发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肥胖女性,往往有过度劳累史。2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主要以刺痛、胀痛为主。3膝关节活动受限,甚则跛行。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关节肿大或膝关节腔积液。4关节活动时可有弹响、磨擦音,部分患者关节肿胀,日久可见关节畸形。5膝关节痛是本病主要表现。6其早期症状为上下楼梯时的疼痛尤其是下楼时为甚,呈单侧或双侧交替出现,是出现关节肿大,多因骨性肥大造成,也可关节腔积液。出现滑膜肥厚的很少见。严重者出现膝内翻畸形。
中医对膝关节疾病的认识
一、气血不足、经络不畅中医认为,经络“不通则痛,通则不通”;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膝关节周边的肌肉、组织需要气血的滋润、濡养;经络不通会阻碍气血的运行,导致膝关节疾病的发生。
二、风寒湿、寒凝血脉中医认为,久寒生湿,久湿生瘀;气血不畅会阻碍经络的运行,从而导致膝关节疾病的发生。
三、情绪不调、毒素垃圾堆积中医认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乱、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不同情志影响气血的运行,气血不能正常运行于经络,气血不能很好滋养我们的骨关节,最终也会导致骨关节疾病。
老年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如何保养?
1防止加重膝关节的负担一旦身体超重,就要积极减肥,控制体重。
2居住的环境要避免阴冷、潮湿、寒凉室内应保持干燥、温暖,床不要摆放在通风口处。
3注意保暖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双脚和膝关节以下远离心脏,血液供应较少,再加上这些部位表面的脂肪层薄,保暖能力差,对寒冷非常敏感。因此,耐寒能力差的老年人,在冬季应特别注意脚部、腿部和膝部的保暖。平时可以穿上棉制的护膝或护腿。
4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软骨弹性,促进关节软骨吸收营养,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但同时也要劳逸结合,避免活动过多、过量而损害关节。
爬楼梯时,最好一步一个台阶,并且借助扶手,减小对膝部的损伤。有膝关节病的患者最好不要打太极拳,因为打太极拳时,身体在整个过程都处于半蹲姿势,再加上一些扭转动作,使膝关节负重过大,增加膝关节处的关节摩擦和挤压,会加速软骨的蜕变。
老年人可选择散步、慢跑、骑车、水中行走等,活动量以身体舒服为度,贵在持之以恒。
散步——如果膝关节平时没有不适,可以到公园缓步慢行,腿要轻抬轻放。每天坚持散步20~30分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膝关节功能。
慢跑——这种方式的强度较散步要大,锻炼时注意,小步跑,轻跑,切勿动作幅度过大、用力过猛。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关节不适,应立即停止,休息一段时间再尝试。
骑车——骑车能锻炼腿部肌肉,锻炼关节的耐力,有助于减轻关节症状,而且由于脚踏板的杠杆原理,骑车不仅能锻炼膝关节,还不会对膝关节造成负担。
水中行走——练习水中行走,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减轻下肢负重,减少对膝关节的负担。
5在饮食方面应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异黄酮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鱼虾、海带、黑木耳、羊腿、牛蹄筋等,这些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生长软骨及关节的润滑液,还能补充雌激素,使骨骼、关节更好地进行钙质的代谢,减轻关节炎的症状。
6坚持每天晚上泡脚临睡前可用热水加九清温通泡脚10~15分钟(水要没过脚踝),将脚擦干后再在两只脚的脚掌心部位各摩擦60次。长期坚持脚浴对预防膝关节骨关节炎大有裨益
7坚持每天用九清温通按摩中医认为,“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
圣原的九清温通是结合名贵中草药,采用现代先进的高科技技术提前药物精华,再通过透皮吸收技术,配合按摩手法、刺激相应的穴位及通过红外线灯照射来改善和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