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不同部位的疼痛,都是什么原因
点击蓝字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膝痛属于很常见的一种症状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人身上
一般情况下
膝痛的发生与日常姿势不良
肌肉力量差、运动过量
体重超标有关
并且很容易发展成为慢性劳损
引发一系列病痛
我们从膝痛部位的角度来看看其背后原因
搞清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膝痛
“膝盖痛”到底怎么回事?
膝前方
髌骨软化:易发生在运动爱好者身上,通常是因为力量不平衡导致下肢力线不正,从而引起髌骨软骨在关节里面长时间摩擦而导致的损伤。
滑囊炎:一般是股四头肌过紧导致膝前方压力过大,或撞击后出现,可能伴随肿胀。
膝上方
股四头肌肌腱炎:可能出现的原因有髌骨活动延迟、股后臀肌激活不足等,导致股四头肌过紧,使肌腱和髌骨上缘接触的位置产生炎症,一般放松股四头肌会有缓解。
髌骨软骨上缘磨损:屈膝位出现疼痛,是髌骨软化的一部分。
滑囊炎:按压有疼痛,股四头肌在紧张状态下反复摩擦滑囊或受到撞击等,均会导致炎症并伴有轻微肿胀。
膝内侧
内侧半月板:骨头缝按压有疼痛,因膝关节收受过多的落地扭转的力,或是长时间腿型不正而导致的损伤。
鹅足炎:常发生在跑步爱好者身上,鹅足肌腱压力过大,而外侧力量偏弱而导致问题。
内侧韧带或支持带损伤:通常外伤可能导致内侧韧带损伤,有过髌骨外脱位可能导致支持带损伤。
膝下方
髌腱炎:髌腱末端病的一种,发生在经常跑跳的运动爱好者。
髌下脂肪垫炎:髌下脂肪垫由于各种受到挤压而出现周围炎症。伸膝会有明显不适。
滑囊炎:髌腱压力过大或受到撞击而出现疼痛并伴有轻微肿胀。
膝外侧
髂胫束摩擦综合征:出现在长时间跑步或跑量突然增加的跑者身上,可通过强化臀中肌、改变下肢力线方式缓解。
外侧半月板:出现在长时间跑步或跑量突然增加的跑者身上,可通过强化臀中肌、改变下肢力线方式缓解。
外侧韧带或支持带损伤:通常外伤可能导致内侧韧带损伤,有过髌骨外脱位可能导致支持带损伤。
膝后方
肌腱炎:包括股二头肌、小腿三头肌等,因发力方式不正确,某部分肌群长时间紧绷而出现的炎症,一般放松后好转。
腘窝囊肿:走路不适,后方有发胀的感觉,常见于腓肠肌、半膜肌滑囊合并到关节囊内形成的肿胀。
其他常见关节伤痛
关节积液:
这不算是一种疾病,只是一种临床表现,通常是因为关节内其他组织的损伤而导致积液的增加。
滑膜炎:
由于膝关节扭伤和多种关节内损伤导致的微循环不畅造成的无菌性炎症。并没有固定的疼痛位置,跟关节积液的分泌息息相关。
关节弹响:
关节弹响可能时不时发生在我们身上,但只要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一般就属于正常现象,一旦出现疼痛、肿胀等不适现象,应当及时就医。
骨刺:
长骨刺,其实算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骨刺的本身是不会造成疼痛,如果有疼痛,是因为其压迫到了其他的骨骼或软组织,并发生摩擦和受压所致的软组织疼痛。
相信看完这篇文章的你
已经对膝盖的疼痛有了大致的了解
文中列举的都是常见的损伤情况
并不是所有,仅供大家参考
关节问题严重的还需及时就医
膝关节不好,哪儿也去不了!
髌骨软骨是人体膝关节内一层3~5毫米厚的透明软骨,不可再生。它存在于两个骨面,非常光滑,可以缓冲膝关节运动带来的冲击。如果没有了这个软骨,人就不能运动,形同“瘫痪”。
责任有多大,压力就有多大。作为人体的承重关节,膝关节疼痛和损伤正在悄悄找上年轻人。
有研究表明膝盖前侧僵硬疼痛的患病率在12~17岁之间有个快速上涨的趋势,表明膝关节病变正呈现低龄化。
不注意保暖,关节更易受损
腿上有很多跟气温有明显关系的感受器,对温度的变化很敏感,尤其是膝关节附近,血液循环较少,温度更低。而低温会影响膝关节健康,增加软骨磨损甚至致残风险。
所以冬天一定要更要注意保护软骨,积极做好保暖工作,该穿秋裤还是得穿,尽量使膝关节保持在35℃以上。
补对营养,强骨骼,护软骨!
在注重外部养护关节的同时
也要有针对性地适当补充营养
从内延缓软骨退化,呵护膝关节健康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补呢?
氨糖
氨糖是内源性关节软骨的营养物质,是用来构建软骨支架的,就像是房子的框架结构。在关节软骨形态完整时,科学补充氨糖十分必要。
食物中很难摄取到氨糖,所以最简单的补充方法就是补充氨糖营养,营养软骨。
软骨素
软骨素是人体结缔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优先进入软骨组织,还能刺激软骨细胞形成新的软骨组织,起到修复损伤软骨的作用。
研究证明
如果将氨糖与硫酸软骨素联合使用
将会产生“1+1>2”的效果
⊙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