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复习第94日

上肢骨折一、肱骨干骨折

(一)概念

肱骨外科颈远端1cm以下至肱骨髁部上方2cm以上为肱骨干。肱骨干骨折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中部,其次为下部,上部最少。中下1/3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下1/3骨折易发生骨不连。

(二)临床表现

骨折原因、类型与移位机制:

1.直接暴力常发生于交通及工伤事故,多见于中1/3,多为粉碎或横行骨折。

2.间接暴力跌倒时因手掌或肘部着地所致,多见于下1/3,骨折线为斜形或螺旋形。

3.旋转暴力常发生于新兵投掷训练中,好发于中下1/3处,骨折线为螺旋形。

(三)诊断

1.病史症状明显外伤史,患肢疼痛,活动受限。

2.查体骨折局部肿胀,可有短缩、成角畸形,局部压痛剧烈,有异常活动及骨擦音,上肢活动受限。合并桡神经损伤时,出现腕下垂等症状。

3.辅助检查X线片可确定骨折部位及移位情况。

(四)防治原则

确医院进一步救治。

二、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极为常见,约占平时骨折的1/10。多见于老年妇女、儿童及青年。骨折发生在桡骨远端2~3cm范围内。常伴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的损坏。

(一)分型及临床表现

根据受伤的机制不同,可发生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

1.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骨处而引起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图01-01,02,03)。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轻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且常为粉碎骨折,骨折端因嵌压而短缩。粉碎骨折可累及关节面或合并尺骨茎突撕脱骨折及下尺桡关节脱位。

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可出现典型畸形姿势,即侧面看呈“银叉”畸形,正面看呈“枪刺样”畸形。检查局部压痛明显,腕关节活动障碍。X线拍片可见骨折远端向桡、背侧移位,近端向掌侧移位,因此表现出典型的畸形体征。可同时伴有下尺桡关节脱位及尺骨茎突骨折。

2.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常由于跌倒时,腕关节屈曲、手背着地受伤引起。也可由腕背部受到直接暴力打击发生。较伸直型骨折少见。

受伤后,腕部下垂,局部肿胀,腕背侧皮下瘀斑,腕部活动受限。检查局部有明显压痛。X线拍片可发现典型移位,近折端向背侧移位,远折端向掌侧、桡侧移位。可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尺骨茎突骨折和三角纤维软骨损伤。与伸直型骨折移位方向相反,称为反Colles骨折或Smith骨折。

3.巴尔通骨折(Barton骨折)系指桡骨远端关节面纵斜型骨折,伴有腕关节脱位者。跌倒时手掌或手背着地,暴力向上传递,通过近排腕骨的撞击引起桡骨关节面骨折,在桡骨下端掌侧或背侧形成一带关节面软骨的骨折块,骨块常向近侧移位,并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图01-05)。

如果觉得好,请转发,分享给更多人

张博士医考中心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北京白癜风的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im.com/wadwh/9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