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患骨关节炎早预防早治疗很关键

骨关节炎

很多人认为骨关节炎只是中老年人的病,但有统计表明,年轻群体中患骨关节炎的人数在日益增加,为什么呢?

因为如今随着——

长期伏案

开车上下班

回家“葛优瘫”的久坐一族

“幸福肥”人群

高跟鞋的“借力”频率

......

增多

骨关节炎的患病人群已经开始发生改变,它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而且该病致残率高达53%,应该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视。

每年的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它的成立目的就是要提醒人们,对关节炎要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致残!

小编,我们应该怎么去预防和治疗呢?

我们先一起来好好认识下它,再告诉你方法就更易懂了

人为什么会得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

人的正常关节由关节腔、关节囊、关节面组成,并在骨骼的表面覆盖着一层软骨,这些软骨和关节囊滑膜细胞还能够分泌粘液,起到润滑的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的衰老,一些关节特别是负重大关节如膝、髋关节的软骨发生磨损,局部润滑功能下降,严重的磨损能使软骨下骨质增生,磨损颗粒刺激滑膜,引起疼痛和肿胀。

就好比机器轴承持续负重运转,老化磨损,表面变得坑坑洼洼,润滑油也不够了。

出现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几大因素分别是:

★年龄增大

★肥胖

★运动创伤

★膝关节周围肌肉退变

除此之外,寒冷潮湿气候、工作中经常穿高跟鞋、性别、家族史等,都或多或少的导致关节退变。

骨关节炎的典型症状

1.疼痛

疼痛酸胀、不适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多发生于活动以后,休息可以缓解。随着病情进展,负重时疼痛加重。甚至休息时也可发生疼痛,夜间可痛醒。

2.晨僵

晨僵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30分钟。关节胶化指在晨起或久坐后,初站立时感觉关节不稳定,需站立片刻并缓慢活动一会儿才能迈步。

3.其他症状

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行走时失平衡,下蹲、下楼无力,不能持重、活动受限、关节挛曲。负重关节受累将导致关节在活动过程中突然打软。

常见的发病部位

手:远端指间关节最常受累。

膝:早期症状为上下楼梯时的膝关节痛,尤其是下楼时为甚,呈单侧或双侧交替出现,后期出现关节肿大,多因骨性肥大造成,也可引起关节腔积液。

髋:表现为臀外侧、腹股沟等部位疼痛,可放射至膝关节。

足:第一趾关节是病变出现的常见部位。症状为局部疼痛、骨性肥大。

脊柱:椎体、椎间盘、骨突关节的退性性病变引起颈、腰段椎体的病变。局部出现疼痛、僵硬。

本期做客嘉宾陆志夫

陆志夫,医院骨伤科,骨伤科副主任中医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专业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海南医学院兼职副教授。擅长中西医联合治疗各种骨折创伤与关节病,如:四肢骨折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小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脊柱退行性骨关节病;推拿手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关节镜下膝关节探查、关节清理、半月板缝合、半月板成形术及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等。

本期主要介绍

1.什么年龄易患骨关节炎?有天性别差别?

骨关节炎可从20岁开始发病,但大多数无症状,一般不易发现。骨关节炎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见。

国外的调查指出,有明显的骨关节炎X线证据者,在45—64岁年龄组中,男性占25%,女性占30%.;而在65岁或以上的年龄组中,男性上升为58%,女性上升为65%。通过临床调查也证实,骨关节炎的发生率在59—69岁之间占29%,而在75岁或以上约占70%。我国将60岁以上划为老年,据估计到本世纪末,我国进入老龄人口将达1亿。如借用上述国外调查提出的骨关节炎的发病率粗估,我国仅在老年中的骨关节炎患者就可达5千万左右。

2.手的骨关节炎有何表现?

手的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其特征性表现有以下几种:通常先在手指远端指间关节背侧出现骨性增生的结节,称为赫伯登结节;继而在近端指间关节出现类似的结节,称为布卡得结节。由于结节样增生,手指各节可向尺侧或桡侧偏斜,构成蛇样手指。由于大鱼际萎缩,第一掌腕关节半脱位而呈方形手。

骨性结节—般无疼痛,先为单个,尔后逐渐增多。手部操劳或下凉水,诱发疼痛或伴发节周围软组织红、肿、疼痛和压痛,经休息或抗炎药物短期治疗后可消失。

本期主要内容(1月16日)一、《爷爷奶奶要知道》:

海南省智慧助老在行动,医院就帮扶点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二、《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im.com/wadzz/11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