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后大包颈胸椎关节错位

颈胸椎关节错位是第二个可能引起颈后大包的原因。人是一个整体,其他部位的关节的错位也可能会有影响。但是这里重点讨论颈胸椎关节错位,对颈后大包形成的影响。小关节滑脱、失稳、错位,并没有压迫到神经、血管有形的管道时,也可能会引起很严重的疼痛,或者一些脏器功能的明显不适,如胸闷、心慌、头晕等。有时单纯从结构上考虑是无法解释的,我们需要了解经络的实质是什么。经络的实质,传统中医定义为气血的通道,建国以后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究经络的实质,针灸传到国外后,一些国家也在研究,到现在也没有明确的找到经络是什么。由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问题,想去找一个什么东西是经络,认为经络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其实经络是遍一切处的,形式也是不固定的。那么经络到底是什么?在这里分享一个个人经验。年夏天,乘公交车去终南山库峪,车站离峪口大约1公里的路程,步行过去,闷热的夏天让人心情烦躁,一进峪口,溪水潺潺,凉风习习,神清气爽,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这就是经络。水是有形的,河床就是它的通道,风是无形的,延着山谷过来,但是山谷形状是不定的。经络是气血的通道,血是有形的,气是无形的,经络也是有形物质和无形物质的通道,那么它的形式也是不固定的。我们身体内的所有的通道,有固定结构或者没有固定结构的通通都是经络,都是气血的通道。比如血管,是血液的通道,淋巴管、神经,肌肉纤维、气管、食管、汗毛孔、皮脂腺、九窍,任何身体内有管道的地方,要么是有形的液体的通道,要么是无形的气体的通道。甚至那些看起来不太明确的结构,如骨与骨之间的缝隙,肌肉与肌肉之间的缝隙,皮与肌肉之间的缝隙,皮下浅筋膜,肉与肉之间的深筋膜,这些也都是经络。只有理解了骨与骨之间的缝隙也是气血的通道,也是经络的时候,才能解释为什么颈椎、胸椎或者其他关节的很小的错位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反映,甚至看起来与这错位毫无关联,哪怕只是1毫米,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它不足以压迫到神经、血管这些看起来有形的管道,其实是无形的气的通道受到了挤压、变形、堵塞。气的功能之一是推动有形的物质流动的动力,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出入废则神机化灭,一旦关节出现错位,升降出入不畅,气化动能失常,散则为气,聚则成形,一旦气化功能失常就会集聚很多垃圾。结合部是最易堵塞的点,如同十字路口的堵车,颈后大包的位置正是颈胸的结合部,大椎穴是六条阳经和督脉的交汇点,以此为中点,上边的颈椎、下边的胸椎的错位就会导致此处气血的堵塞瘀滞,导致脂肪的增生、骨质增生,颈后大包。以此缘故就能解释为什么简单的手法、轻轻的拨动骨错位的地方,症状马上就会缓解,如寰枢关节的脱位引起的头晕、失眠、胃痛、心慌等症状,只要把寰枢关节轻轻拨动归位,症状会立刻好转,甚至痊愈。打通气血的通道,颈后大包会更好的消散掉。这就是所谓的“骨正筋柔,气血以流”。小的关节的错位,也可以通过自我调控的方式来自动还原。坐或者站时,下巴微收、枕骨向后顶,想象头顶像有根绳子向上拉,同时放松颈部、双眼,包括眼眶、眼球、眼皮、眼的深部,放松双眼的时候,同时放松两侧的风池穴,试着转动双眼,去感受风池穴的部位的变化。然后放松整个颈部,颈部自然的延展、放松,松而不懈,挺而不僵,这样就会自我纠正一些小的错位、紊乱和一些不正当的旋转错位。错位严重一点就需要靠手法来调整,但是明觉和本体感受的建立,对于颈后大包的疗愈是至关重要的。愿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的明医,愿天下无疾,世界和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im.com/wadzz/11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