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专栏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

苏艳秋

长医院脑病科康复治疗师苏艳秋,做客吉林新闻综合广播“健康热线”栏目,专题讲解“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cerebral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accident,CVA)。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脑卒中会引起哪些后遗症

脑卒中后主要会引起脑部神经细胞死亡,神经细胞在死亡后不能恢复,所以会残留有后遗症。最常见的后遗症就是运动功能障碍,会导致一侧肢体出现偏瘫,症状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出现全身瘫痪,而且会影响全身皮肤的感觉障碍,导致个人触觉丧失。另外有一部分患者在出血后也会出现失语症状,影响个人正常发音,容易出现口角流延等情况。

脑卒中患者应何时进行康复治疗

发生了脑卒中的患者,目前多提倡尽早的进行康复干预来改善患者的预后。一般认为,脑卒中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后,病情不再继续发展后的48小时,只要不妨碍治疗就应开始康复训练,康复训练越早,功能康复的可能性就越大,预后就越好。但是脑卒中的患者康复治疗过程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家人及患者的耐心治疗。

脑卒中患者肩痛是什么原因

肩痛是脑卒中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脑卒中后1-2个月。脑卒中后肩痛有很多原因,如患肩处理不当,肌张力异常,粘连、拖曳压迫、肩外伤、滑囊炎、肌腱炎、肩轴撕裂等都有可能引起肩痛。不适当的肩关节运动还会加重损伤和肩痛,如双手做高过头的肩关节运动,会造成过度的肩部屈曲外展,损伤局部关节囊和韧带而引起肩痛。肩痛不但使脑卒中后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受到一定限制,而且也阻碍整个康复进程,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使脑卒中后肩痛明显减轻。建议是脑卒中早期注意保护好肩关节,不要用力牵拉肩关节。

偏瘫侧肩关节脱位是什么原因

脑卒中早期,因为肩关节周围肌肉张力下降,关节囊松弛,肩关节失去正常的锁定机制,可能出现肩关节半脱位。而此时前锯肌和斜方肌上部不能维持肩胛骨位于正常位置,肩胛骨下沉、下旋,使肩关节更易发生半脱位。建议是对于严重肌肉无力、有发生肩关节半脱位危险的脑卒中患者,推荐使用物理因子治疗结合康复训练来降低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率;已发生肩关节半脱位患者,建议使用肩吊带来持续保持肩关节正常位置。

是不是越早开始练习走路越好

恢复步行能力是绝大多数脑卒中患者最迫切的需求。部分脑卒中患者可以恢复步行能力,但是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训练并不是越早越好,如站不稳时就急于行走容易形成异常步态,常见的有患侧下肢僵直呈“划圈样”步态。异常步态一旦形成往往难以矫正,此外也容易发生跌倒等意外,加重患者的损伤。

脑卒中患者必须在经过前期的康复训练具备以下条件后才能进行步行训练:

1.能完全站稳,能控制好身体的重心而不跌倒。

2.患侧下肢具备足够的负重能力,能独立支撑约3/4的体重。

3.患侧下肢能主动屈曲和伸展髖、膝关节。

脑卒中患者做康复治疗有哪些好处

脑卒中康复治疗可降低脑中风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针对脑卒中患者出现的相关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最大优点为非创伤、非药物,综合性对患者进行整体治疗,更贴近患者病情。因人制宜,对待不同患者,针对其不同功能障碍、发病病程、患者家庭情况、经济因素等,综合考虑、制定合适有效的方案,以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脑卒中康复有哪些注意事项

1.在病情稳定的前提下运动康复训练越早越好。

2.脑卒中康复训练要持之以恒,运动康复训练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而是持续进行的过程。

3.运动康复应循序渐进。脑卒中患者进行运动康复应在专业康复师或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由易到难。早期活动应先坐床边,再坐轮椅,最后站立和行走,注意循序渐进。

4.随时随地进行运动训练。将锻炼融入到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完成,不要全部依赖家人。在脑卒中的不同时期都要做好康复训练,否则“废用综合征”就随时有可能找上来。

5.运动康复训练避免过度。超常规、超负荷的运动训练,但这种急于求成的运动量、运动次数,甚至强度超过了自身所能承受的极限时,会引起全身性疲劳,局部肌肉、关节损伤等。临床上有些患者出现的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周围炎、划圈步态等,均是过早进行训练、不正确的运动康复训练等导致。此外,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不仅仅是运动障碍一个问题,还有吞咽困难、言语不清等,这些也都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训练也不能忽视。

编辑:方圆责任编辑:韩力

投稿邮箱:jilinsheng

.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im.com/wadzz/12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