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穴位及按摩方法

穴位按摩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局部的刺激,可疏通经络,可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目的的操作技术。在操作过程中使用拇指旋转揉动,用力应均匀、柔和,每日可按摩5-10分钟。注意各种出血性疾病、月经期、孕妇腰腹部、皮肤破损部位忌穴位按摩。取穴方法

(1)中指屈曲时,中节侧缘两横纹头间的距离相当“一寸”。

(2)大拇指末节的横度相当“一寸”。

(3)食指伸直,中末两节的长度相“二寸”。

(4)食指至小指四指并合的横度(四横指)相当“三寸”。

指量法

常用穴位:

合谷

在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发热恶寒等外感病症;热病汗或多汗;经闭、滞产等妇科病症。(开窍醒神,清泻阳明,疏风镇痛)

内关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心悸,怔忡,心痛,心肌炎,神经衰弱,癔症,神经病,小儿惊风,呃逆,恶心,呕吐,胃痛,咳喘。

神门

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心痛,心悸,神经衰弱,癔症。

神阙

在腹中部,脐中央

虚脱,休克,腹痛,腹泻,便秘,脱肛,大腹水肿,菌痢,肠粘连。

中脘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胃痛,腹胀,恶心,呕吐,吞酸,肠鸣,腹泻,痢疾,黄疸,消化不良,便秘,吐血,便血,哮喘,急慢性胃炎,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神经衰弱。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如果您是一名基层医生,请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im.com/wadzz/12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