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血脂,疏通血管,三氧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
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
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动脉炎等血管性因素;
②高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因素;
③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血液流变学异常;
④白血病、贫血、血小板增多等血液成分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心悸、气短、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骨后的压迫性或紧缩性疼痛、胸闷不适、水肿、发绀、晕厥、咳嗽咯血、虚弱、嗳气、上腹痛、恶心、呕吐;左后背痛、左手臂痛等。
脑血管疾病
可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眩晕等;或肢体无力、麻木,面部、上下肢感觉障碍;单侧肢体运动不灵活;语言障碍,说话不利索;记忆力下降;看物体突然不清楚;或眼球转动不灵活;小便失禁;平衡能力失调,站立不稳;意识障碍;头痛或者恶心呕吐;头晕、耳鸣等。
免费领取国医大师—石学敏“三部巨著”+“鬼手神针”实操视频医用三氧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即抽取ml静脉血注入耐三氧化的无菌容器里,然后向容器中输入等体积的医用三氧混合气体(浓度20-40μg/ml)。顺时针方向摇晃3-5min,最后通过25分钟左右的时间将血液重新回输到患者体内。
作用机制
1.三氧氧化和氧饱和作用可以极大提高血氧饱和度,激活红细胞代谢,改善缺血半暗带的缺氧状态,促进神经细胞的功能恢复。
2.改变血小板的聚合方式,使血栓溶解。
3.激活谷胱甘肽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清除自由基,保护脑细胞,避免再灌注损伤。
4.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高压。
5.调整血脂,去除黏附在血管壁上的脂质斑块,使血管壁更加光滑。
案例分享
案例介绍:患者男性,79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20天
现病史:患者20天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医院治疗,病情加重,后转至急救中心治疗,病情逐渐平稳。
既往史: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脑萎缩
查体:BP/mmHg,神志清,不完全失语,精神可,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啰音,腹部查体未及异常。右侧肌体肌力3级,肌张力正常。右侧巴氏征(+)。血常规检查提示,WBC6.4*10*9/L,N66.7%,L19.4%.HGBg/L。PLT*/L,肝功检查提示,ALT27.3U/L,ASL56U/L,ALP73.1U/L;肾功检查提示,BUN7.21mmol/L,CREA.6μmol/L,心电图检查提示,提示窦性心律,T波倒置(V5,V6);肺部CT提示,肺内炎症,双侧胸膜增厚;头颅CT提示,多发脑梗塞,脑萎缩。血脂TG1.39mmol/L,CHOL4.07mmol/L,血糖10.33mmol/L.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为中风—痰浊内阻证;西医诊断为多发脑梗死、脑萎缩、高血压3级,糖尿病、冠心病、肺内炎症。
治疗:三氧自体血疗法配合药物对症活血
治疗效果:右侧肢体活动改善,右侧肌力4级。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如果您是一名基层医生,请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