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技术

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http://pf.39.net/bdfyy/qsnbdf/190705/7277980.html

好消息!!!医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微创中心李欢主任团队率先在省内开展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技术,为广大体育爱好者带来福音!

概念: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断裂是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损伤,发生后可导致膝关节不稳,引起相应的半月板和软骨损伤,远期可加速膝关节的退变,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影像学表现: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发展趋势:

1.多年来,前交叉韧带损伤主要采用的单束重建技术。但我们总结分析以往的文献报道,ACL单束重建的总体的成功率是69%-95%,ACL单束重建的手术失败率约为5%-31%。

2.传统的ACL单束重建术后仍有很多患者出现了影像学上的退变表现及功能改变,远期仍有很高的骨关节炎发生率。这可能与ACL单束重建没有达到正常ACL的解剖结构,对膝关节术后多向稳定性的控制还有待改善有关。

3.近年来,学者们开始致力于探讨更加符合生理结构的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技术。

前交叉韧带(ACL)双束的解剖:

前交叉韧带(ACL)有两个功能束组成:

前内侧(AM)束

后外侧(PL)束

ACL为什么要双束重建?

1.前内侧束(AM)主要控制胫骨的前后方向稳定性,而后外侧束(PL)主要控制胫骨的旋转稳定性。

2.传统的ACL单束重建技术实际上主要是重建ACL的前内侧束,即主要是恢复了膝关节的前后方向稳定性,但膝关节的旋转稳定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

3.因此,有接近14%-30%的病人术后出现轴移试验阳性(即膝关节旋转不稳定)。因此有学者提出了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新理念,即同时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前内侧束(AM)和后外侧束(PL)两部分,从而同时恢复膝关节的前后稳定性和旋转稳定性。

双束重建的优势:

1.双束重建更加接近前交叉韧带的自然解剖形态,理论上可更好的恢复前交叉韧带的生理功能。

2.双骨道增加了移植物与骨道的接触面积,促进移植物与骨道的愈合。

3.双束韧带共同分担膝关节应力负荷,避免韧带断裂,提高手术成功率。

4.双束重建后,移植物的总体直径增加,移植物的初始强度较高,可避免移植物在韧带化过程中的因强度丢失而导致移植物断裂。

双束重建的要求:

并不是所有的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都适合进行双束重建手术,除了与传统单束重建相同的手术适应症外,双束重建还要满足以下要求:

1.前交叉韧带足迹前后径14mm。

2.髁间窝宽度12mm。

3.双束骨道定位点距离8mm。

4.隧道间骨桥2mm。

双束重建的步骤:

1.诊断性关节镜检查。

2.切取腓骨长肌肌腱和股薄半腱肌肌腱。

3.股骨侧及胫骨侧残端的清理。

4.股骨隧道的建立。

5.胫骨隧道的建立。

6.牵引线的引入和连接。

7.移植物的植入和固定。

切取腓骨长肌肌腱:

切取股薄半腱肌肌腱:

股骨隧道及胫骨隧道建立的工具:

移植物的植入和固定:

术后X线表现:

术后CT三维重建:

医院骨关节科:骨关节与运动医学微创中心

科室特色:

主要诊治:

1.骨关节疾病

(包括肩,肘,腕,髋,膝,踝关节专业治疗)

2.运动医学关节微创治疗

(包括肩,肘,腕,髋,膝,踝关节微创治疗)

广大患者如有骨关节疾病(包括肩,肘,腕,髋,膝,踝关节)及运动医学(肩,肘,腕,髋,膝,踝关节微创治疗)方面的疾病和问题,可及时来我科室咨询。我们会第一时间给您作出认真及细致的回答。

医院骨关节科骨关节与运动医学微创中心:

  长期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年在江苏省内率先开展关节镜手术及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在关节镜外科运动损伤及人工关节外科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膝关节镜下膝关节韧带的稳定重建、半月板修复手术,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及肩周炎,并逐步开展了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疾患的关节镜微创治疗。   近年来主持和参与江苏省自然基金项目、常州卫生局课题、常州市社会发展等项目4项,并获得常州市新技术引进一等奖1项,常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常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在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著10余篇。长期承担苏州大学临床医疗系本科及研究生临床及理论教学工作。

门诊信息

专家门诊

周三上午

门诊三楼A诊室

07:45-11:30

专科门诊

周三下午

运动医学专科门诊

门诊三楼A诊室

13:30-17:00(国庆至五一)

14:00-17:30(五一至国庆)

徐鹏副主任医师联系

邮箱:xupeng

.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im.com/wahl/10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