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二院骨科专家赵冬梅医疗帮扶海南的手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陈晓丽通讯员林雨

有人说:“老去的是时间,不老的是情怀。”正是这种情怀,诠释了“桑榆非晚,为霞满天”,激励着一位古稀老人“笔耕不辍”,运用精湛的医术,于红色历史中钩沉,继续救死扶伤的职业生涯,不仅给自己的晚年生活描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海南的基层医疗事业发展播撒了希望的种子。

退休,对于很多职业人来说,即为履职的终结。但医院骨科专家赵冬梅而言,几天不上手术台,就感觉缺了点什么。临床工作对她来说早已经成为了一种兴趣,还时刻充满着挑战,她觉得,多学习、多研究是有必要的,人一定不能懒惰,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每一名医生都应该做到的。

为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支持海南省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离退局组织开展了“京医百名老专家智力支持海南”项目,医院百名老专家分批赴海南开展智力支持活动,这是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建设国际旅游岛医疗卫生事业合作协议》的重要举措。该项目于年12月6日在三亚市正式启动。赵冬梅擅长的创伤手术以及颈肩腰痛、骨关节病及老年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在海南陵水县尚属薄弱。退休不褪色,赵冬梅希望能利用所学知识发挥余热,帮助更多的人。年1月,她报名参加了京医专家第二轮帮扶海南医疗工作,从受医院,至今已有四年,医院的进步和成长。海南也成为赵冬梅发挥潜能、智慧、技术的新平台,成为她的第二故乡。

刚到海南的时候,除了克服语言障碍,赵冬梅还要面对工作节奏的改变,县里医疗环境相对落后,晚上危重急诊手术多,一做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经常出手术室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上午。让她记忆最深的是年的正月十五的夜晚就是在做开放骨折手术中度过的。还有年12月26日晚为一名右股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合并右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做手术到27日上午,就这样她在手术台上度过了自己的70岁生日。对于年轻大夫尚属辛苦,对于迈入古稀之年的赵冬梅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好在一个又一个的患者能够转危为安,给了她最大的支持和安慰。

除了开展门诊、手术等诊疗活动以及业务指导、学术讲座等,医院骨科开展了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股骨上1/3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清创、钛缆捆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并肩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以及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并软组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架+负压引流术等。

她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医学研讨、疑难杂症教学等,并利用周末参加陵水县开展的京医专家“候鸟医疗人才”巡回义诊。赵冬梅看来,能把帮扶技术留在当地的最好办法,就是传帮带,因此,医院临床重点学科和薄弱专科能力、医院培养人才,也成了她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她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骨科的年轻医生迅速成长,她的学生已经能做比较复杂的手术,看到了帮扶成果。

和她一样,满怀一腔热情,主动请缨投身到医疗帮扶工作中的还有其他专家成员,他们也都是退休干部,擅长领域分别涉及普外科、内科、儿科等方面,在帮扶传授经验知识的同时,大家也是双向学习的过程,推广新观念,探索新思路,尝试新技术,在合作中不断进步,建立了革命般的情谊。西安交大参加帮扶项目的刘浩教授为赵冬梅还赋诗一首:“巾帼英雄今安在?山大二院赵主任。七十大寿何安度?医院手术台。有患坠落多发伤,刻不容缓求医助。病患烦躁内出血,连夜手术不我待。晚七手术早七毕,酉时奋战续辰时。十余时辰斗漂灵,危难病患方转安。老将些许感疲劳,何思摆酒庆寿诞?自有孝子和贤媳,生日蛋糕送酒店。开心快乐在助人,祝贺声发岛内外。山大二院古来强,山东女子胜儿男。赵钱孙李本第一,冬来春发顺万千。梅放一支破初寒,医院。”

但赵冬梅谦虚地表示,是国家卫医院给予了如此好的平台,让她在温暖的大家庭里身心愉悦地学习、工作和成长,继续履行“白衣天使”使命,为医患服务,实现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年7月1日,是她入党51年的日子,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定要为党贡献全部力量,与同仁合力,只争朝夕,与海南自贸港的发展与时俱进,以更优异成绩向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及党的事业跨跃新百年献礼。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im.com/wahl/14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