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D,是一种太快乐就会得的病
去网上搜「笑掉下巴」,你会发现有很多欢乐而稀奇的新闻。
费启鸣追星杨幂成功笑到脱臼、霍尊打哈欠嘴张太大下巴掉了、马天宇剧组拍戏喊救命结果下巴脱臼.....
△图源微博截图
△图源微博截图
虽说平常我们喜欢以“笑掉下巴”的夸张式表达作为段子,但现实中,这种情况还真不少。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张嘴下巴响」的经历,严重的时候,下巴会疼,甚至会掉。
我们的下巴并没有想象中的坚强,毕竟每天都要闭闭合合成千上百次。
「下巴掉了」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叫做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简称TMD。
TMD并非指某种单一疾病,而是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它们有着共同的症状,比如:
下巴疼;
张嘴下巴响;
嘴张不开。
对此,有人会问,好好的下巴怎么就这样了?其实,不会是无原因的。
为什么会TMD?
颞下颌关节可以说是全身最复杂的关节,也是人体唯一两侧同时活动的关节。
因为这地方既要负责讲话,又要负责咬东西。前者要轻巧灵活,后者又要坚固结实。
为了满足这种精分的要求,颞下颌关节默默进化成了现在的样子。
△图源AlilaMedicalMedia
它由三部分组成,既会转动,又会前后滑动:
一个是下面的髁突,也就是下巴部分的骨头。一个是上面的关节窝。这两者形成了球窝关系。中间还有关节盘,就是一块有弹性的软骨。
当张开嘴巴的时候,关节涉及旋转和滑动两种运动;小张口时,关节在自己窝里转动。
张口大时,关节就会往前滑,尤其张口较大时,向前滑动位移更大,当髁状突向前滑至关节结节之上时,即处于不稳定的位置,此时关节囊被拉长、拉松。
若当髁状突移位超过关节结节的最高峰,即滑至关节结节之前,不能回到下颌窝内时,即形成颞颌关节前脱位——就是我们常说的,下巴掉了。
这个时候最要紧的事,医院把下巴安回来。
TMD为什么找上我?
我们每天要说话、打哈欠、吃东西等,无数次的嘴巴开合运动,这对于一块小小的关节盘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压力。
所以,一不小心就TMD了。
这时候会出现2种情况:
一种是关节反应迟钝,下颔骨回来了,关节盘却没回来。当关节盘错位,下颔骨的每一次活动都要经过关节盘末端的小凸起。这样嘴巴一开一合,下颔骨一来一回就产生了关节弹响。当你张嘴时,下巴就会不断的提醒你。而且更烦的是,关节盘后面的组织布满了神经末梢和血管,你会感到每次张嘴都像酷刑......
还有一种就是下巴掉了,关节盘的上部可以自由滑动,这也意味着关节盘的上部比较脆弱,如果嘴张太大,就可能直接脱落。
TMD并不是大事
虽说TMD没有办法完全根治,但好在,大部分人都不至于到「下巴掉了」的地步。
再张多几次嘴,就会马上复原,既听不到什么声响,也不会觉得痛,而即使下巴掉了,医院让医生安回去就好了,后面多注意,也不用太费劲。
当然要想避免TMD,也有一些方法预防。张嘴的时候不要张太大,打哈欠的时候控制嘴的张开幅度,托住下巴,笑的时候不要太过开放......
很大程度就可以避免TMD严重后果。
1V1实时在线问诊
健康问题需谨慎
随时随地问医生!
往期精选
参考文献:
1.GaryD.Klasser.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