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痛苦之多少肩关节半脱位

半脱位·发现

很多偏瘫病人在刚刚过了急性期能坐起来时,除了烦恼上下肢失去了运动功能,还会有一个奇怪的发现——肩膀“塌陷”了。

这就是康复医生口中的肩关节半脱位,又称不整齐肩。表现为肱骨头在关节盂下滑,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凹陷。发生率在偏瘫病人的30%-50%之间。

半脱位·症状

肩关节半脱位并非偏瘫后马上出现,多于病后前几周开始坐位活动后才发现。早期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疼痛或不适感,部分患者当患侧上肢在体侧垂放时间较长时,可出现牵拉不感或疼痛。当上肢被支撑或抬起时,症状可减轻或消失,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出现较剧烈的肩痛。

半脱位·诊断

X线:肩峰与肱骨头间隙的距离超过14mm或两侧间隙之差大于10mm。

半脱位·病因

天生不稳定因素: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一个关节,以韧带、肌肉等软组织为动力核心,也就形成了关节最大的弊端——稳定性差。当脑血管病发病后,通常首先进入软瘫期,肌肉、韧带处于松弛状态,当患者坐位或站立时,上肢因重力下垂即产生半脱位。

肩肱节律:正常的肩胛胸臂有60度活动范围,肩肱关节有度活动范围,两者总和为度。

肩胛骨如固定不动,上臂只能主动抬起至90度,被动抬起至度,丧失肩胛骨活动时,其肩部活动至少减去正常活动的1/3。

也就是说,偏瘫病人早期卧床时,如果错误的单独活动上肢而肩胛骨保持不动,会导致肩部出现副损伤。

半脱位·预防

脑血管病急性期即应开始对肩部并发症的干预,正确的卧床姿势是防止肩关节半脱位的超早期措施。

仰卧位

健侧卧位

患侧卧位

禁忌动作:

避免在床椅转移过程中,用力托举腋窝处。

避免用力牵拉患侧上肢

半脱位·训练

Bobath握手:双手十指交叉,患侧拇指位于上方。

肩部上举训练:10~20次/组,一日4~6次

耸肩训练:10~20次/组,一日4~6次

侧方持重练习:5~8分钟/次,一日3~5次

肩关节半脱位,在肩部肌肉张力及功能恢复后,即可逐渐缓解,急性期过后应立即转到专业康复治疗机构,尽量减少残障程度。

半脱位·最专业

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肩关节半脱位,我们是专业的!

·点击蓝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im.com/ways/13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