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加速进场,这类机器人大战一触即发
年1-4月国内骨科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不完全统计)其中,或许是因为有MAKO这个成功典范在前,关节机器人因此成为最受追捧的细分赛道。然而,这同样意味着,对这个市场的争夺也可能是最激烈的。特别是在拿下了全膝关节置换术这个重磅适应症后,史赛克更是决意今年要加速MAKO在中国市场的商业化。此前,这款国内唯一获批上市的关节手术机器人主要用于手术量相对较少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大佬”终于要发力,这里,真正的较量刚刚开始。01一场手术机器人的革命虽然在手术机器人领域中,最为人所知、最负盛名的是IntuitiveSurgical(直觉外科)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属腹腔镜机器人,可应用于心脏、前列腺、胸腺等部位的软组织手术),但从细分市场来看的话,骨科其实是手术机器人最早进入的领域之一,也是目前手术机器人研究和产业化最重要的热点领域。在骨科机器人的布局上,史赛克很早便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并于年斥资17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外科手术机器人公司MAKOSurgical。完成收购后,史赛克将MAKO关节机器人与自己已有的关节植入物产品进行了有机结合,让两者之间形成协同机制,并最终使得其骨科业务重放异彩。MAKO的成功吸引了其它骨科巨头的纷纷跟进:捷迈邦美(ZimmerBiomet)随后于年通过收购MedtechSA获得ROSA机器人;紧接着,美敦力在年以17亿美金收购MazorRobotics,布局脊柱手术机器人;强生则在年收购Orthotaxy后,开始开发骨科下一代机器人辅助手术平台。MAKO机器人的成功与史赛克在市场推广上所做的种种努力不无关系。事实上,骨科手术机器人面世很早,但一开始在骨科手术中的推广却十分有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术中需要使用特意为手术机器人设计的骨科植入物,而医生却偏向于使用自己熟悉的植入物,不愿意轻易换成新产品。医院对MAKO的接受度,史赛克使出各种大招,包括:进行二次研发,将MAKO关节机器人与自己已有的关节植入物结合,使得医生可以无缝衔接手术机器人的使用;开展大量的临床试验,展示MAKO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围绕MAKO关节机器人,打造了髋关节置换以及膝关节置换两套完整的手术方案等等。然而,如果没有手术机器人技术本身的革命性优势作为前提,这些努力可能就是徒劳。手术机器人何以能成为一项颠覆性技术?何以能成为资本追逐的风口?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曾提出,与科研类似,投资的本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