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康复摆放良肢位意义及方法

脑卒中患者康复摆放良肢位意义及方法

很多脑卒中患者家属在护理方面存在误区,觉得患者怎么舒服怎么来,可能为了防止压疮的发生,2小时给其翻翻身已是极限,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全面的。

良肢位是从康复治疗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治疗性体位,指躯干、四肢的良好体位,具有防畸形、减轻症状,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是早期抗痉挛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良肢位摆放具有防止并发症(关节挛缩畸形、肩关节半脱位、预防足下垂等),抑制异常运动模式(痉挛模式等),促进正常的运动模式的作用。

良肢位所需要的物品枕头、抱枕或者荞麦枕均可。

仰卧位

(1)头枕于合适位置(无过伸、过屈及侧屈),枕头不要过高。

(2)偏瘫侧上肢放于体侧的软枕上,肩关节置于外展外旋位,其标志是前臂伸直外旋,五指分开,掌心向上,拇指远离躯干,为防止肩下垂,可在患肩与上臂处垫个枕头;

(3)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开;

(4)髋关节应置于内收内旋位,其标志是足尖与足跟垂直于床面。偏瘫侧踝关节尽量背屈,使足与小腿成直角,防止足下垂。

一般情况,足部无重物压迫即可.

正确卧位

错误卧位

健侧卧位

(1)患侧上肢用软垫垫起,上臂与躯干成直角或大于直角。

(2)下肢的置放同患侧卧位。屈髋、屈膝呈向前迈步状态,健侧伸髋、轻微屈膝5~10?

正确

错误

错误

患侧卧位

(1)躯干、后背部放置枕头支撑,

(2)患侧上肢前伸,与躯干成直角或大于直角;

(3)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

(4)患侧下肢在后,膝关节屈曲5~10?,健侧下肢的膝部屈曲放在下侧腿膝前的床上,此可保持双侧髋关节均处于内收内旋位。

患侧卧位增加了对患侧的知觉刺激输入,使整个患侧被拉长,对于痉挛可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健侧手臂可以自由活动,因此是最佳体位。

正确

错误

错误

床上坐位

(1)在患者背后放被子支撑,使其上身直立。

(2)患侧前臂和手用被子支撑,肘关节成稍屈曲状,手指自然伸展,避免过度屈曲。

(3)双腿自然伸直,在患侧下肢外侧置软垫,避免外旋,保持两侧足尖对称,避免患侧足尖外旋。

床上坐位

良肢位是从治疗角度设计出的临时体位,为避免压疮、挛缩等并发症,应该定时给予体位改变(1次∕1-2h),并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早期良肢位摆放可为后期康复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降低患者致残率,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

END

供稿|康复病房常青松

图文编辑|脑心健康管理师张伟

相关文章|医院卒中中心简讯

扫码了解更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im.com/wazlyy/1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