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苗拉伸一
什么是拉伸?
用拉的方法,达到道伸的目的
95%疼痛原因都不是由于疼痛点引起的
什么是柔韧性?
单一关节或一群关节在同伴辅助下达到的最大活动范围
·拉伸的特点:
发力小,幅度大,强度小,角度大,时间短,效果大,无侵入,风险小,诊治防,用途广,好学习,易操作。
·拉伸的种类:
主动,被动
静态
PNF(唤醒本体感受)
拉伸合并等长收缩
动态
弹震式
单一肌群主动拉伸
单一肌群被动拉伸
?牵张反射
影响都是相互的:
结构决定功能
体态决定结构
习惯决定体态
体态决定心态
?女性闭经:拉伸腹肌,髂腰肌,内收肌
易产生疼痛、损伤的肌肉:
1??承担重量的肌肉
2??稳定肌群(多裂肌、肩袖肌群等)
3??弱势群体
上回旋肌群:上斜方肌、下斜方肌、前锯肌
?斜方肌的重要机能:离心收缩控制
单侧斜方肌肌张力过大,导致同侧旋转受限(包括疼痛)对侧侧屈受限,低头受限。
?上斜方肌无力导致盂肱关节半脱位
单肩背包导致高低肩、睡觉导致落枕,可考虑?上斜方肌
下回旋肌群:胸小肌、菱形肌、肩胛提肌
·拉伸手法:
?斜角肌:
导致问题:
手麻、手无法下落、无力、发凉、手痛、肩胛骨内侧缘不舒服、心慌胸闷气短、无法仰头等
?注意肌肉功能:
前斜角肌:收缩向对侧旋转;后斜角肌:收缩向同侧旋转(原因:牵拉横突的方向)区分肌肉起止点以及前后空间位置
·前中斜角肌紧张:??
颈部后伸受限,出现疼痛
大臂后外侧、前臂疼痛,手麻
自述:手放下加重,抬起减轻(急性期患者常有抱胳膊体态)??后仰肩胛骨内侧缘反射性疼痛
?对神经的影响(卡压):臂丛神经??肩胛背神经??肩胛骨内侧缘疼痛
臂丛神经神经根
·臂丛神经穿过斜角肌间隙(前中)??肋锁间隙??胸小肌间隙
任一环节紊乱都可能导致臂丛神经的卡压
?评估:
前中斜角肌:
1??颈部侧屈测试:看脖子是否僵硬、头部是否还有旋转角度
2??颈部后伸测试:(80度为正常)如果受限或者出现疼痛,则考虑前斜角肌
3??臂丛神经牵拉测试:头侧屈、肩胛骨固定、肩外展、后伸(被动拉力)手把住脉搏??是否有反射性疼痛,是否有脉搏的消失,是否手发麻?
后斜角肌:
转头侧屈下巴碰锁骨
·拉伸动作要领:(??肘部从锁骨后拉至第一肋后部,肱骨外旋使鹰嘴更贴近颈部)
前、中斜角肌:侧屈??后伸(颈部)区分头部??同侧旋转(颈部)区分头部
?全程注意收下巴
后斜角肌:侧屈??前屈(颈根部)区分头部??对侧旋转(颈根部)区分头部
·拉伸后再做第二次评估,看征状是否有缓解
·拉伸手法:
·肩胛提肌:
?评估:
1??低头或旋转,肩胛骨内侧缘反射性疼痛,若将同侧手臂抬起,疼痛加重
2??抬手臂,看肩胛骨旋转角度,角度小的一边可调整颈部位置(改变肩胛提肌的肌张力)再进行测试,如果手臂上抬幅度有增加,则锁定为肩胛提肌
??旋转受限的一边拉伸斜方肌后若无改善,拉伸同侧肩胛提肌
·拉伸动作要领:拉伸同侧手叉腰、固定在冈上窝,对侧侧屈、对侧前方低头、对侧后下方旋转头部,保持牵引力
·胸锁乳突肌:
颈丛神经??耳大神经
评估:打鼾
拉伸(主动):
1??张大嘴,下巴前伸,抬头,闭嘴
2??下沉肩胛骨,侧屈
·头夹肌
·颈夹肌
·头夹肌、颈夹肌的紧张:低头受限,落枕,上背部(中间位置)疼痛
?评估:低头受限、落枕、上背部(中间)疼
·拉伸手法:患者仰卧,头探出,拉伸者双手交叉置于患者颈后,手压住对侧肩部,可改变体位旋转身体,沿着肌纤维走向,改变拉伸位置
??颈部肌肉拉伸总结:
1??斜方肌(手压在腿下边)、胸锁乳突肌(主动拉伸一:伸下巴):方向:头颈对侧屈、对侧前方低头、同侧后上方转动
2??前中斜角肌(第一肋)、胸锁乳突肌(主动拉伸二:下沉肩胛骨,侧屈):方向:头颈对侧屈、颈部后伸、同侧后上方转动?头颈中立位置,下巴始终微收,后仰幅度和旋转角度相对较小(1cm-2cm)
3??肩胛提肌(手叉腰,肩胛骨冈上窝)、后斜角肌(第一肋)、头夹肌、颈夹肌(仰卧位):方向:头颈对侧屈、对侧前方低头、对侧后下方转动
??拉伸者的固定位置
补充:
·肩肱节律:
前屈:0-60肩胛骨不动,60-肩胛骨2度,肱骨1度,-肩胛骨1度,肱骨1度
肩胛骨60度上回旋,肱骨度
外展:0-30肩胛骨不动,30-90肩胛骨2度,肱骨1度,90-肩胛骨1度,肱骨1度
·胸大肌
胸大肌紧张??呼吸模式紊乱(呼吸肌不工作,导致一些列代偿;胸廓僵硬、胸椎灵活度下降)??颈椎生理曲度变小??斜角肌、胸锁乳突肌紧张??后缩肩胛骨肌肉离心紧张(被拉长)??肩胛骨前引??肩胛骨内侧、下角疼痛
??头前引
??胸廓旋转受限??腰椎过度旋转(代偿性)失稳
?腰椎正常旋转幅度:5度-10度
(胸大肌下束肌纤维损伤机制:在肩关节充分前屈位时,产生强大的后伸弹力,当离心收缩控制不充分,瞬间释放的力会拉伤该肌)
·拉伸手法:
1??十字拉伸
拉伸者背靠被拉伸者,肩部略低于被拉伸者,被拉伸者臀部,大臂锁定,并保持向上延伸的力,拉伸者胸廓后移,腹部收紧体前屈向后用力
?过程中肩部不宜出现阳性征状
2??被拉伸者仰卧位,拉伸侧单臂探出,拉伸者一手延肌纤维走向延展肌筋膜,另一手握大臂做外展,伸展,外旋
3??被拉伸者俯卧位,拉伸者大臂从下方穿过被拉伸者大臂,双手固定于被拉伸者肩锁部位;
上束肌纤维:外展90度??45度,外旋,手固定在锁骨后侧
下束肌纤维:外展度,外旋
??改变体位可影响拉力作用部位
·胸小肌
·补充:长在喙突上的肌肉:肱二头肌长头肌肌腱、胸小肌、喙肱肌
如果胸小肌紧张??急性心绞痛(假性)
??肩肌骨下角翘起??肩胛骨下角附近疼痛
·补充:胸小肌使肩胛骨下回旋的功能与上下斜方肌功能拮抗
·前锯肌:
该肌肌张力过大会使肩胛骨前引
·大菱形肌
由于现代人的体态问题,该肌长期处于离心紧张被拉长状态,不建议进一步拉伸
训练:站姿中立位,掌心朝上,肩胛骨固定,外展90度,肩胛骨后缩,手缓慢画圆
·小菱形肌
??大小菱形肌可以使胸椎段伸展
·肩袖肌群: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
·肩峰与肱骨头之间仅有1cm距离,这1cm中又有滑囊、冈上肌、肱二头肌长头肌肌腱,所以很容易形成肩峰下撞击(肩峰与肱骨头)
?纵横肌肉的比例平衡(横??深层,激活;如肩袖肌群)(纵??屈伸;如肱二头肌)
·冈上肌:
?评估是否受损时,应依据肌肉功能(冈上肌使肩关节在0度-30度进行外展的启动)进行评估,如果外展测试有疼痛,再进行内收测试进行筛查
??区分冈上肌与滑囊的损伤特点:如果被动外展出现疼痛,则为滑囊损伤
·补充:冈上肌疼痛弧:外展60度-度
·拉伸手法:被拉伸者侧卧位,屈髋屈膝90度,被拉伸侧肘屈,拉伸者一手推肩胛冈进行固定,另一手抓握被拉伸者鹰嘴向下拉伸(上手推、下手拉)
·冈下肌:
检测冈下肌肌张力:肩关节外展90度,肘屈,正常内旋角度为70度-90度
?区分真性还是假性紧张,使用被动内旋、外旋,若是假性紧张,则证明拮抗肌无力,进行拮抗肌训练,不易拉伸
??有圆肩体态的人往往伴随肱骨外旋
·小圆肌:
?冈下肌和小圆肌共同为外旋肌,为弱势肌群,主要拮抗肌群为大圆肌、肩胛下肌
·拉伸手法:被拉伸者仰卧位,被拉伸侧单臂探出,拉伸者做内旋,手固定于盂肱关节
·肩胛下肌:
·大圆肌:
大圆肌和肩胛下肌为主要的内旋肌
·拉伸手法与冈下肌、小圆肌相同,方向相反,可自主拉伸
·三角肌:
?前中后束肌纤维起点与斜方肌上中下束肌纤维相同,解剖功能上有相同之处,肌筋膜也有相连
·三角肌紧张可能导致斜方肌有阳性征状,肩胛骨内侧疼痛或下角疼痛
?评估:前束:前臂旋内,肘贴紧中心建线,肘屈(排除肱二头肌),肩伸50度为正常
·拉伸手法:被拉伸者仰卧位,被拉伸侧单臂探出,拉伸者外侧手固定在肩峰,内侧手绕下拉住被拉伸者前臂根部,方向延展,伸展、内收
后束:拉伸者手固定肩峰上方,辅助水平内收,呼气对抗
??防止被拉伸者身体旋转、前屈、前移
·拉伸手法:
·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是稳定肱骨头的重要肌肉;
该肌长头具有肩外展20度的功能(??肌纤维走向)
·该肌紧张导致前臂无法旋前或旋后(正常角度为80度-90度)??圆肩驼背??姿势性代偿??肱骨内上髁疼痛??松解肱骨外上髁(旋前肌)
??若长头肌肌健发炎,不宜拉伸
·补充:在肘屈90度时前臂旋前或旋后力最大
·拉伸手法:被拉伸者仰卧位或坐立位,拉伸者一手固定肩峰上,被拉伸者先在肘屈位做被动前臂旋前,拉伸者辅助做肘伸,肩伸,内旋,内收
·喙肱肌:
稳定肱骨头
??该肌稳定功能大于运动功能
·肱肌:
??该肌止于尺骨冠状突,所以不会受到前臂旋转的影响
·肱三头肌:
?肱三头肌长头在肩外展时具有内收、外旋的功能
·评估:肘屈度,在肘屈的情况下肩屈度为正常
·该肌紧张导致??肩峰、肱骨头间隙变小??肩峰下撞击??腋神经卡压(肱骨,冈下肌,小圆肌,形成四边孔/三边孔,其间通过腋神经??若腋神经受到卡压,则可能造成头肩颈部疼痛??松解长头??恢复三角肌肌张力
·拉伸手法:
被拉伸者坐立位,拉伸者辅助被拉伸者肘屈、肩屈,拉伸者可改变体位,辅助内旋,改变拉伸位置
??被拉伸者主动沉肩,增加力距
来源:有道云笔记
京西乐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