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偏瘫患者的运动疗法
姓名:李福性别:男年龄:61
职业:工人医保√
病历摘要:患者于年10月15日下午4:00与家人一起室外散步时突然感到左侧肢体无力,遂跌倒,家人即刻联系医院行头颅CT检查示:脑内多发点片状缺血及梗死灶,老年性脑改变,颅内大血管管壁钙化。行核磁检查确定右侧基底节区、右侧放射冠、右侧额顶叶急性脑梗死。根据CT与核磁检查诊断为:急性脑梗塞。即收入院进行住院治疗,两周后医院行中医康复治疗1月余。为求进一步康复于年12月2日到我院门诊进行康复治疗。
▲影像学检查照片
临床诊断:脑梗塞恢复期
康复评估
整体印象:患者神志清楚,左侧偏瘫,坐轮椅由家人推入康复治疗室。
专科检查:
高级脑功能:神志清楚,计算力、记忆力、空间想象力、定向力可;言语功能正常;
感觉评估:轻触觉、痛觉患侧较差于健侧;位置觉评估,患侧较差于健侧。
反射:生理反射桡骨膜反射未引出,肱三头肌反射未引出余下正常;病理反射巴宾斯基征左侧(+),霍夫曼征(-)。
肌力:左侧肢体肌力减退,左上肢肩周肌力2级,肘周肌力2级,腕周肌力1级;左下肢髋周肌群3级,膝周肌群2级,踝周肌群2-级,整体耐力下降;
肌张力:左上肢肌张力低下(肩周、肘周、腕周),左下肢膝周伸肌张力1级(髋周、踝周基本正常);
关节活动度:左肩关节半脱位2横指,被动活动受限,左侧足下垂内翻,余下诸关节被动活动度与健侧基本相同。
平衡:坐位平衡Ⅱ级;立位平衡0级;独立站立不能,辅助下可短时站立,站立下患侧不负重;行走不能。
日常生活能力:翻身、起坐、穿衣、修饰、入浴、如厕、转移均需帮助,FIM评分57分,中度依赖。
步行、步态:Holden步行0级。
目前主要功能障碍
①左侧偏瘫,上肢无主动运动,下肢出现共同运动Brunnstrom分期Ⅲ期;Fugl-Meyer评分上肢5分下肢10分,Ⅰ级运动功能障碍
②肌力:左三角肌2级,肱二头肌1级,肱三头肌1级,腕手无主动运动;左髂腰肌3级,股四头肌3-级,腘绳肌2级,胫前肌2-级,整体耐力下降;
③关节活动度检查:左肩有肩关节半脱位,前部脱位1指宽,关节活动受限,余下关节被动活动基本正常;
④平衡功能较差:坐位平衡Ⅱ级;立位平衡0级;
⑤肢体功能协调差;
⑥日常生活中度依赖;
⑦左侧肢体深浅感觉障碍。
患者的诉求:
患者希望完善日常生活动作患者;
希望能够具有行走功能。
康复目标
第一阶段康复目标:2周完成立位平衡Ⅰ级(监护下站立防跌倒);
第二阶段康复目标:辅助下步行,完成日常生活中度依赖,可进行独立翻身、起坐、穿衣、转移;
远期目标:经评估可达到日常生活轻度依赖,监护下完成入浴、如厕,持手拐可室内生活行走,回归家庭。
康复宣教
①按时服药,遵从临床医生医嘱,按时进行康复训练;
②防跌倒、防坠床,注意安全,避免二次损伤;
③康复护理指导:指导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家属观测生命体征。
④如发生异常情况,就近诊疗。
康复训练计划
①感觉再学习:改善患者感觉功能,运用Rood手法刺激;
②关节活动度训练:持续牵伸、被动活动改善肩关节受限;
③肌力训练:等长、等张收缩提高肌力耐力与协调功能,直腿抬高、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坐位下屈髋练习;
④平衡功能训练:坐、立位下躯干前屈及物,躯干左右旋转、前后迈步等提高坐、立位平衡;
⑤日常生活训练:指导患者穿脱宽松衣物,自行翻身起坐,轮椅和床之间转移,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⑥步行能力训练:患侧下肢负重训练:单腿负重、上下台阶、跟趾步态练习,监护下进行步行能力训练。
康复训练过程
肌力与耐力训练
3-90°端坐位训练
床边起坐训练和及物训练
躯干旋转训练
仰卧位床旁髋关节屈曲内收练习,矫正骨盆及髋关节外展、外旋
仰卧位下跟膝胫练习,提高下肢协调能力,矫正髋外展外旋。
辅助下站立→监护下站立→独立站立
平行杠内跟趾步态练习
平行杠内跨障碍物练习
上下楼梯练习
独立穿外衣
独立翻身坐起
目前情况:门诊训练25次后,功能状态
①功能提高:Fugl-Meyer评分上肢7分下肢17分,可监护下拄拐短距离步行。
②肌力较前提高:肩周肌群2+级,肘周肌群2级,腕周肌群1级;髋周肌群3+级,膝周肌群3+级;踝周肌群2+级。
③日常生活轻度依赖,FIM评分85分,可独立翻身、起坐、穿衣、转移,修饰、入浴、如厕需帮助,拄拐步行、上下楼梯需监护。
④平衡功能提高:坐位平衡3级,立位平衡2级;
⑤步行能力提高:Holden步行3级,需1人在旁监护或用言语指导,但不接触身体;
⑥步态:偏瘫步态,步行中重心偏向健侧,髋关节后撤,膝关节控制能力差,支撑过程中膝过伸,摆动期髋外展外旋屈曲,踝关节无主动运动,无跟趾步态。
讨论
⑴近期患者主诉髋周疼痛问题如何解决?
1、考虑异常姿势有关;重力线改变;2、检查有无梨状肌损伤;3、X线片检查:骨质未见异常,髋关节间隙变窄,髋臼变浅,左侧股骨头部分位于髋关节外缘;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X线片检查结果。
⑵如何进一步诱发患者踝背屈?
1、仰卧位:①首先髋、膝屈曲,进行踝背屈运动,后逐渐减少髋、膝屈曲角度,直至髋、膝完全伸展位下完成踝背屈;②髋、膝伸直位,进行被动踝关节背屈运动;③运用Rood技术,刺激、拍打患侧胫前、胫后肌、足面及脚趾部,诱发踝背屈运动;2、端坐位:端坐位下进行辅助踝关节背屈,逐渐减少助力至能抗阻力完成运动;3、立位:正确站姿,重力线分配均匀,训练侧负重(左右各50%),胫前肌紧张,胫后肌收缩,被动持续时间6s。
康复治疗师:殷园园来源:社区康复你我他
推荐阅读
如何促进偏瘫后患者手臂的功能恢复
偏瘫患者的坐起训练、轮椅转运及穿衣指导
偏瘫康复训练之站立与行走及训练常见问题的处理
你懂什么叫良肢位吗?
Thera-band弹力带结合PNF神经肌肉促通技术对偏瘫患者的影响
欢迎加入康复医学交流群
众多康复同仁、大牛与你一起
探讨病例、分享资源!
入群方法:添加下方管理员科学治疗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专科去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