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高空有难,医生相救
生命是脆弱的。当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方知生命的宝贵。在旅行途中发生突发性疾病是不可预料的,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帮助,很有可能便一命呜呼。
5月11日,一个急促的广播声打破了夜晚的平静。在广州飞往洛杉矶的航班CZ上,凌晨3时15分,广播里头传来空乘人员急促的声音,“哪位是医生或护士?我们需要您的帮助。”
?医院院长 兰平机上一名乘客贺某突然感觉胸闷,需要乘务员广播找医生。正在机上的医院院长兰平和医院副院长文卫平第一时间赶去诊治。兰平院长迅速利用氧气瓶、应急医疗箱,给病人量了血压,经过观察,发现没有大的问题。考虑到贺某长途跋涉,没有休息好,兰平院长就陪同患者坐在机组位休息缓解。
无独有偶,同一天在另一架飞往美国的航班上,有人因为低血糖而昏倒。很幸运的是,这名患者也有名医救助,来自中医院的副院长林天歆刚好也在同一架飞机上。他闻讯前来,主动指导机上人员进行处理,经过短暂的急救,患者病情才得以缓和。
事实上,当中六君者联系上身在大洋彼岸的兰平院长欲了解更多情况时,被兰平院长婉拒了。他说:“不知道会引起如此大的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同样生死攸关的瞬间,接二连三地发生在年的万米高空飞机上。
February9
年正月初二,在深圳飞往宁波的一趟航班上,一名旅客突发疾病几近休克。危急时刻,惠州市人大代表、惠东县妇幼保健院院长王良坤主动站出来,帮忙救助,最终该旅客病情得到缓解,化险为夷。
April2
凌晨,由上海浦东飞往澳大利亚悉尼的东航MU班机上,一名中年女乘客突然胸闷气急,满头大汗,33岁的上海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师高志欣迅速来到这位中年女乘客身边。高医生安抚了她的情绪,询问病史后,初步判断,该女乘客可能是甲减患者,出现了甲减危象。于是让其平躺,推拿按摩助其恢复意识,然后找到了她随身携带的药物,让她服下,忙活了一个半小时后,女乘客才转危为安。
……
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一幕幕感人的景象,触动着我们所有人。
危急时刻,医生仁心施救,生命才没有那么容易被剥夺。
医者虽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让人倍感温暖!
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谁也无法逃避。但不是谁都这么幸运,有医学“大咖”慷慨施援。
在人生的道路上,谁能为你解除病痛?谁能为你减轻疾患?谁又把你的生命置于首位?
唯有医生!
如果你想在危难紧急时刻帮助有需要的人,最重要的是跟着中六君多学科普涨姿势啦~!
遇到这些情况别去坐飞机中六君了解到,一些疾病不宜乘机,乘客应提早了解相关知识,尽量避免带“病”上机。哪怕飞行时间只有一两个小时,一旦在空中发生危险,很难及时获得充分救治。
遇到到不适,应马上向空乘人员求助,不要默默忍受。空乘人员可通过广播寻找医生。在航班上遇到医生的几率较大。如果机上紧急处理效果不佳,或者病情严重,机长可选择最近机场尽快降落,飞机落地后救护车医护人员会在机舱门口接受处理。
1、有糖尿病(需用胰岛素治疗且病情控制不稳定)、高血压、动脉硬化、静脉炎病史的高龄老人。
2、心肌炎、心肌梗塞病后1月以内,脑血管意外病后2周以内。
3、预产期在4周以内,或预产期不确定但已知为多胎分娩或预计有分娩并发症者。
4、出生14天以内的婴儿。
5、严重肺结核空洞、肺功能不全的肺心病、先天性肺囊肿。
6、近期患自发性气胸的病人或近期做过气胸造影的神经系统病症的患者。
7、严重的中耳炎,伴随有耳咽道堵塞。
8、急性鼻窦炎、固定下颌手术者。
9、大纵隔瘤,特大疝肿及肠梗阻的病人;头部损伤颅内压增高颅骨骨折者。
10、患有脊髓灰质炎的病人,延髓型脊髓灰质炎患者。
11、带有严重咯血、吐血、出血、呕吐及呻吟症状的病人。
12、近期做过外科手术,伤口尚未完全愈合者。
13、癌症晚期患者。
14、重症贫血者。
15、患有传染性疾病;面部或身体外部严重损伤,容易引起其他旅客不安者;有特殊恶臭,或外形怪异,或有特殊癖好,可能引起其他旅客厌恶者。
16、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病患者,无医护人员陪伴的癫痫病患者。
17、某些需要进行紧急医疗处置的疾病,在乘机前无医师许可证明和医护人员护送者,以及可能在航程中出现恶化者。
带病坐飞机紧急情况这样应对带病坐飞机,如何应对紧急情况?为此,中六君也请教了多位专家。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介入学组副组长、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陈正贤教授指出,严重肺结核空洞、肺功能不全的肺心病、先天性肺囊肿等病人禁坐飞机。发烧者最好不要乘机旅行。如果是候机时被空调吹到打喷嚏流鼻涕,登机后可向空乘人员索要毛毯保暖,旅途中多喝温水,避免病情加重。
哮喘或慢阻肺患者,有可能在旅行途中病情突然发作或加重。乘坐飞机前,必须咨询医生的意见,携带足量的药物。哮喘患者最好随身携带雾化药物和便携式雾化机,一旦发生危急情况,尽快进行雾化治疗。慢阻肺患者在旅途中要减少运动。
当旅行途中突发呼吸系统疾病时,首先要向空乘人员求助,进行吸氧,其次要保持平静,避免情绪波动增加耗氧量,进而加重呼吸系统的负担。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病情波动期不要乘机。旅行时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救急药物。
登机前受伤再急也要先看医生医院骨科副主任苏汝堃主任医师指出,对于骨科疾病,要分两种情形处理。
第一类是上飞机前受伤,出现骨折、脱位、严重脊柱损伤。医院照X光检查,确诊受伤部位和程度。
如果是脊柱骨折尤其是颈椎骨折或脱位,坐飞机有可能导致伤情加重,危及生命或致残,那么最好放弃乘坐飞机,马上在当地治疗,病情稳定后再考虑转回。
如果属于对生命威胁不大的四肢骨折、脱位和韧带损伤,可以请当地医生进行固定,例如上夹板、石膏或者用简单的三角巾,固定受伤肢体,仍可继续乘坐航班。登机后,请求乘务人员协助,换坐到头等舱或者清理出一排座位,以便平躺。
如果属于腰椎骨折,可与航空公司协商,由航空医疗转运团队负责提供担架和医疗监护,搭乘飞机时需平躺在担架上,用腰围固定伤处。
航班上发生骨折学学“自我固定法”第二类是飞行过程中因遭遇气流等意外事件,身体受撞击,尤其是有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乘客,易发生骨折、关节脱位。
应急处理时,首先要查看伤口,止血、包扎。航班上配备的应急药箱一般会提供止血药品和绷带。如果外表没有伤口,但肢体局部肿胀严重,需抬高受伤的肢体,进行冰敷、加压包扎。
如果四肢有反常活动、畸形和骨擦音时,应怀疑骨折,则需要用固定支具、小夹板或者三角巾固定受伤肢体,如果航班应急药箱中没有三角巾,用蹦带或围巾等其他物品也可以进行外固定。
如果出现骨折,苏汝堃主任传授一招“机上自我固定方法”:平躺状态下,将正常的一侧腿与受伤的一侧腿捆绑在一起,能固定下肢骨折;上臂绑在躯干上,能固定上臂骨折。
如果踝关节扭伤或者韧带撕裂,可以用U形胶布加“8”绷带作外固定。
如果是上肢骨折,可采用三角巾进行悬吊,邻座最好能空出来,避免与邻座发生碰撞。
行走困难的伤者,一定不要自行下舷梯。四肢骨折者可请航班乘务人员向机场申请,乘坐轮椅,脊柱受损者应由担架接送。
戳“阅读原文”就知道兰平院长干嘛去了哦~
白癜风治疗小偏方北京最好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