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医院骨科开展保留鹰嘴关
年11月2日,甘医院骨科顺利为75岁的赵女士施行了左侧肱骨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采用保留鹰嘴关节面并采取楔形截骨的前提下,行双柱钢板固定治疗左侧肱骨髁间骨折、左肱骨髁上骨折。
患者赵某某,女,75岁,于入院前2小时,干活时不慎滑倒摔伤,左上肢着地,致即感左肘关节肿胀、疼痛,伴活动受限。在当地卫生院就诊,考虑“左肱骨骨折”。医院就诊,为求进一步治疗,到我院就诊,行左肘关节拍片:左侧尺桡骨远端骨折;左侧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左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急诊以“左上肢多发性骨折”收住我科。
专科情况:左侧肘部肿胀、畸形,肘部皮下可见皮下血肿包块,肘后部压痛阳性,局部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感,肘后三角异常,左手各指活动好,桡动脉搏动正常,皮肤感觉正常。
辅助检查:肘关节X线:左侧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左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肘关节CT(平扫及重建):左肱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
胸部X线:双肺肺纹理增粗,未见明显异常。
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田鹏住院医师于年10月25日16:12收住病人,认真查体后判断:1.患者左侧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左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应行手术治疗;2、入院后行左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石膏托固定术;3、抬高患肢30°,以利于患肢消肿。
骨外科马骥主任得知患者病情后,为确保手术效果,于年10月25日08:30分组织本科全体医生,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认真分析和讨论。
河西医院组团式帮扶专家李旭伟主治医师指出:1、肱骨髁间骨折是肘部严重骨折,骨折远端多为关节软骨,对患者肘功能及日常生活影响严重,临床治疗原则:骨折解剖复位,恢复关节面平整关节功能。
2、手术入路的合理选择是保证骨折固定效果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基础。大量研究显示,较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而言,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等多种优势,主要得益于该术式能够使肱骨远端关节面显露达57%,故可为术中解剖复位和固定提供良好的视野,可保证在不损伤肱三头肌的基础上,实现骨-骨愈合而非肌肉-肌肉愈合,从而达到降低肘关节粘连风险、促进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
3、采用保留鹰嘴关节面的楔形截骨术式。其理论依据为:楔形不完全截骨能够保留内侧骨皮质,避免截骨远端再移位,降低内固定失败风险。
4、与克氏针张力带技术相比,双柱钢板固定具有更为理想的生物力学性能,主要基于解剖学“双柱理论”。坚强内固定为外固定支具的早期解除、肘关节功能锻炼也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骨科马骥主任总结:了解病史,该患者左肘关节肿胀畸形,在我院行三维CT示:左侧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左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且骨折移位明显,手术指征明确,经全科医师积极讨论后,认为患者既往体健,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待患肢肿胀消退后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于年11月2日在臂丛麻醉下行左侧肱骨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取左侧卧位,肩关节外展90度,屈肘关节90度,常规消毒铺巾。行右肘后侧切开,V形凿开尺骨鹰嘴,向上翻转肱三头肌,见肱骨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行骨折端复位,用数枚克氏针固定,在内、外侧分别置入2副解剖型钢棒,予以螺钉固定,“C”臂透视示内固定在位,位置良好有效,给与尺骨鹰嘴复位,打入2枚克氏针,并用钛丝“8”字结扎。止血后逐层缝合。由骨科马骥主任、李旭伟主治医师、二助田鹏住院医师与手术室主任左凤等医护人员密切配合,11:50分手术获得圆满成功。术后指导患者加强功能锻炼。
术后查体:左侧肘关节、前臂肿胀,肘后三角关系恢复正常,左手各指活动正常,桡动脉搏动正常,皮肤感觉正常。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干肱骨髁的交界处发生的骨折。其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2.91%。肱骨干轴线与肱骨髁轴线之间有30°-50°的前倾角,这是容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的解剖因素。监制:金玉盛
审核:侯小成
校审:石 桢
供稿:李旭伟
编辑:王 仁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