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户到年入百万的致富带头人,他扬言要

位于宣城市旌德县俞村镇的杨墅村赵川自然村四面环山,发展养殖业得天独厚。刚从江西某养殖基地考察学习归来的老陈正在和产业联盟的成员们分享他此行的所见所闻。成员们也很好学,都很认真的在听,遇到不懂的问题大家也积极地提出来。老陈都一一为他们解答,老陈之所以对养殖方面的知识那么了解,一方面是因为他常年养殖经验的累积,另一方面与他经常参加各种培训离不开,他的笔记记满了厚厚的4本,不仅自己从中获益,也为其他养殖户提供帮助。在村民眼里,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养殖专家。

老陈既是村里的养殖大户,也是致富带头人。7年前,老陈还是村里的贫困户加残疾户,老陈家中5口人,就有三人是残疾,也因此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在采访中他跟我们说:我当时就是想着我不能一辈子都做贫困户,都让国家来养着我,虽然我的眼睛有四级残疾,但是我的双手和双脚都是健全的,我要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善一家人的生活,甚至是全村的生活。

两位老人躺在床上,孩子还需要人照顾,这迫使老陈不得不决定在家乡寻求发展。杨墅村四面环山,发展养殖业得天独厚。村里帮扶人员建议他就地发展养殖业,老陈决定试一试。谁也没有想到,他这一试便开启了他开挂似的人生。

老陈采取的是传统放养的模式,目前养殖的品种有本地土鸡、土鸭、环江香猪、皖南小黄牛等。他饲养的皖南小黄牛体小灵活,耐热耐温,长期在山林里放养,食用山林杂草,所以牛的肉质细嫩,品质特别高。他饲养的鸡也从来不喂饲料,都是吃苞米和杂粮。

这7年养殖他有过失败和惨痛的教训,他也走了很多弯路,但生态养殖这个方向始终没有变过。他的产品质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他养殖的小黄牛、竹林鸡都不愁销路,广受市场热捧,这也更加坚定了他走生态养殖的这条道路。

我想用身残志坚来形容他是再合适不过了。他看准了养殖业,并坚持只做最原始的生态养殖,他的这一坚持就是整整7年。

通过这些年的发展,老陈的公司实现年销售额多万元、利润近万元。在谈到他的成功时,他笑着说:我能有今天,全靠政府政策的帮扶。现在养殖这条路被我走通了,我不能忘本,我要带领大家一起走,一起致富。

于是杨墅村产业联盟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残疾户在老陈的带领下带走上了养殖致富的道路。老陈无偿地教给他们养殖技术,指导他们养殖农场的建设,并且帮助他们找好销路。很多人通过走老陈的老路,也赚得盆满钵满。在他的带领下,大家的养殖热情都很高涨。老陈说:他要带动全村人致富,他要扶持至少位百万养殖户。

在自己的豪言壮志的激励下,他积极地为产业联盟的未来想好出路。目前正在筹划建立的养殖大棚正是老陈为产业联盟的发展提出的新方向。他特意从外面请来了专业的大棚建设人员为大家搭建现代化的养殖大棚。大棚的建立能够有效地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使养殖流程更加规范,带领大家走上更加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道路。

然而,在提出建立养殖大棚之初,联盟中的很多养殖户并不能够理解。本来就这样养得好好地,也见到不错的效益了,现在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无谓的钱去搭建大棚。面对大家的不解,老陈把大家聚在一起,耐心地跟他们讲清楚建大棚养殖的好处,并说自己先当先锋,打头阵,等真正看到了成效了你们再上,这才打消了大家心中的顾虑。

与此同时,老陈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杨墅村的村委会副主任。面对大家的信任与支持,他更加坚定了以产业带领大家脱贫的信心。这些年,他的公司为村里很多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残疾户提供了就业机会,老陈待大家亲如一家人,每天一起工作,一起吃饭,一起看着鸡、牛、猪慢慢长大。这个过程让大家找到了快乐,也找到了归属感。

说到老陈的女儿,老陈眼泪就禁不住的往下流,他说他的女儿最可怜,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没有了活蹦乱跳的童年,看着女儿这样,老陈不知自己在背后默默的哭了多少回。但是在他女儿面前,他展现出的总是积极阳光的一面,因此,他的女儿从小受到了他的熏陶,也逐渐变得积极阳光了起来。现在老陈已经让自己的女儿辞去学校安排的工作,回来自己的公司,学习电商知识,为开辟线上销售打下基础。

从年他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到现在的年销售额万的公司掌舵人,杨墅村村委会副主任,以及荣获“感动宣城”人物提名候选人,“宣城好人”“自强脱贫户”等称号,这一个个荣誉的背后都是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与艰辛。他总是努力刷新着自己一个又一个新身份。他更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阐述何为身残志坚,不断地给身边人带来温暖,给社会创造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im.com/wazz/13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