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如何帮助伤员快速进行转移四川省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6297_lab.html伤员转运是指在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中,应急救援队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救助并将其从危险区域转移至安全区域的行动,它贯穿整个救援过程。在救援中,通常先整理伤员,确认伤员意识是否清醒,受伤部位,检查呼吸、心跳,视情况调整伤员姿势,进行简易处理,然后,根据伤员不同的伤情,实施伤员转运。一般来讲,伤员的转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徒手转运在地震灾害救援现场,因废墟结构不稳或余震频繁发生,救援队员应立即将伤员转离危险区,但是经常来不及准备救护装备器材,对于伤情不严重的伤员,通常采用徒手将伤员迅速转运。1.掮法☆掮法通常在伤员需要紧急转运且没有骨折脱臼、胸部无损伤的情况下实施。此法转运伤员速度快,便于观察、寻找转运伤员的行动路径。动作要领是:救援队员将伤员扶起后,双腿屈曲,将伤员的胸、腹部置于队员的肩部上,左手抱住伤员的右手臂,右手抱紧伤员右腿,站起行进。2.抱法☆抱法主要针对体重轻,身材较小的伤员。此法简单便捷、易于操作。动作要领是:救援队员先将伤员单臂搭于肩上,一手托起伤员背部,另一手托起伤员下肢抱起行进。3.拖行☆拖行主要适用于狭小空间中转运。转运狭小通道中平躺的伤员时,由于通道狭小,有时仅容1人通行,转运比较困难,救援队员要根据现场周围环境对伤员进行拖行。动作要领是:救援队员将双手置于伤员肩部下,抓住其衣物,并用两前臂拖起伤员头部,向出口方向拖拉伤员,若通道不平,可在伤员身下垫木板或者用担架转运伤员。4.背负☆背负主要适用于可站立或坐下的伤员,但不适用于手臂骨折者。此法便于队员观察周围情况,快速转运。动作要领是:救援队员扶伤员站立,背对着伤员,将伤员的两只手臂搭在自己的肩膀上,使其两手腕在胸前交叉,握住手腕,使伤员的胸部紧靠于自己的背部,用两手分别抱住伤员的左右大腿,调整、转运伤员。注意:上面四种徒手转运方式都是单人转运的一些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双人转运的一些方法,比如说椅托式转运法、拉车式搬运法等等。(图片来源:新华网)二器材转运在地震灾害救援现场,为了安全地把伤员从危险地带转移到救治地点,通常利用器材转运。器材转运的优点是:一是长时间长距离路线转运;二是可以较好的转移伤势严重的伤员,比如脑颅、颈椎、脊柱、胸腔、关节等部位受伤的伤员。1.绳索式背法☆绳索式背法通常用于单人长途搬运伤员。由于地震的破坏,废墟现场复杂多样,利用此法能够便于救援队员观察行走路径,还可简单清理路径上的障碍物,但此法不适于特别胖和特别高大的伤员。2.绳索式抱法☆绳索式抱法也通常用于单人长途搬运伤员,但此法要求救援队员在能力范围内转运伤员。其特点是,转运时间长,便于救援队员随时观察伤员的情况,还可简单清理路径上的障碍物。3.利用担架转运☆利用担架转运伤员主要是对有颅部、颈椎、脊柱、胸腔、骨折、脱臼和不便于行动的伤员进行转运,是最安全、最常用的伤员转运方法。由于担架的规格不同,采用的转运方法也不同,为了避免压迫伤员的受伤部位,通常使用硬质担架。由于地震破坏力大,周围道路建筑物损坏严重,经常会在不平的路面上转运伤员,为了保证伤员身体安全,通常采用四名救援队员抬运担架,并对伤员进行固定保护。(图片来源:央广网)三大规模伤员转运受灾地区在遭受重大地震灾害侵袭后,其地理交通环境、居民房屋建设以及各工作部门的服务体系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甚至出现运作瘫痪。特别是当灾区医疗服务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向大批灾区伤员提供及时的救治时,批量伤员的转运工作便成为灾害救援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及时高效的转运不仅可以减少危重伤员的病死率,而且使医疗卫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另外,由于转运距离长远不一、地区路况各有差异以及伤员病情的千变万化,转运方式的选择十分复杂。目前常见的转运方式为空运和路运,具体的转运工具有汽车、火车、飞机等。参考资料与图片:《浅谈地震应急救援中伤员转运方法》杨志强;《重大灾害后大批伤员转运工作的研究现状》罗羽,杨雅娜,刘秀娜,何孝崇来源:济震微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