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踝关节扭伤的康复方案

完整有效的康复方案有助于恢复正常的踝关节功能,预防复发扭伤。以下介绍的康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常见损伤,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在你开始正规康复治疗前,最好咨询运动损伤专科医生,对你的损伤情况进行评估,以明确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我比较推荐个体化的康复方案,量身定制,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康复目标:

●控制疼痛和肿胀;

●改善关节活动度;

●改善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恢复神经控制和本体感觉;

●恢复正常运动。

第一阶段——损伤早期(0-2周)

目标:控制疼痛和肿胀

时机:受伤即刻需要开始,一般从伤后当天到2周的时间段,视损伤的具体情况而定。

实施:以P.R.I.C.E.M.M.作为依据(Protection,Rest,Ice,Compression,Elevation,Modality,Medication)

★Protection:保护,防止再损伤,患肢尽量不要负重。

石膏和支具:可以使用石膏或者支具保护,有助于更好更快的恢复。在能够足够限制踝关节内外翻活动的情况下,可允许适当进行矢状面上的前后摆动练习(即足背伸和跖屈)。活动的前提必需是外侧受损的韧带最大程度地固定好。建议使用限制内外翻带有凝胶的固定夹板,在保护制动的同时可以起冷敷作用,一举两得。但在康复晚期不适合使用此类支具。

★Rest:休息,制动是必须的,损伤头几天可以使用双拐,以减少患肢负重。康复早期过早过多牵拉损伤的韧带可能会阻碍愈合。是否可以全负重,需要根据疼痛情况而定。

踝部周围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只要在疼痛能忍受的情况下即可开始。

踝关节背伸跖屈等长收缩练习(所谓的踝泵),在护具保护下,只要不痛即可开始做。但是要绝对避免使用踝关节做内外翻动作。

★Ice:冷敷肿痛部位(冰块、冰袋、冷制品等)10-15分钟,每天数次(可每2小时一次)。不要让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可用毛巾隔离,避免冻伤皮肤。冷敷可以缓解肿痛,收缩血管减少出血,缓解肌肉痉挛。冷敷是比较好的方法,整个康复过程中都可以进行。

★Compression:可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它可以阻止继续出血、预防严重的踝关节肿胀。踝关节在肿胀消退前不建议使用粘胶支持带包扎固定。部分踝关节护具亦有加压功能。

★Elevation:尽量将小腿和踝关节抬起高过心脏水平(比如,躺下并在腿下放置几个枕头)。正确的抬高下肢方法应该是:踝关节超过膝关节,膝关节超过髋关节,髋关节超过身体水平位。

★Modality:早期可以做些超声或者激光等理疗,用于控制肿胀和疼痛。

★Medication:药物治疗,如果疼痛肿胀较严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消炎镇痛类和控制水肿类药物。这些药主要是口服,我通常不建议急性期使用外敷药物,容易刺激局部肿胀的皮肤,甚至引起表皮破损。

肌内贴:急性期使用肌内贴(爪形贴扎法)可以有效的缓解局部肿胀,同时帮助相关肌群放松。一般需要注意两点:

1注意踝关节淋巴回流走行;2

选择材质较好的贴布,防止背胶刺激及损伤本已肿胀脆弱的皮肤。急性期后可以使用踝关节加强固定贴法。

拐杖:需要适当活动时建议使用拐杖,不要怕难看。可以使伤脚不负重,更好的保护制动,保证活动安全。

第二阶段——恢复阶段

随着疼痛及肿胀缓解,即可以开始此阶段康复。通过之前的固定制定,此时损伤的韧带基本趋于稳定,开始向愈合阶段进行,轻微的应力牵拉不至于加重。

改善关节活动度

在损伤早期的2-7天里就可以开始做踝关节背伸跖屈训练(踝泵),但是不要内外翻。这个可以更早地恢复活动度,加强关节周围肌力。只要疼痛可以忍受,即可进行。建议每做2-3组,每组20个左右,同时配合冰敷和抬高患肢。

可以在治疗师帮助下,手法进行更大活动度的练习。同样是踝关节背伸和跖屈动作为主。

当肿胀和疼痛控制后,可以开始一些简单内外翻训练。但是不要使损伤部位过度用力和牵拉。

可将足后跟放在地上,大足趾空中写数字或字母练习。

可以在坐位使用平衡板,从背伸跖屈练习开始,再过渡到内外翻。

牵拉腓肠肌和跟腱训练,一天多次。当然牵拉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借助台阶或者斜坡,也可以使用弹力训练带。原则是先进行非负重训练,再开始负重下的牵拉。

改善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可以在踝泵基础上,背伸位Hold住10秒左右,然后跖屈位Hold住10秒。之后可以再增加内外翻位的10秒练习。每天做2次,每次3组,每组10次。

如果缓解不明显,此时可以增加热敷,然后交替冰敷。每次一般先热敷5分钟,然后再冰敷5分钟。重复几组,总的不超过20分钟。

弹力带辅助的肌力训练是比较简单且有效的训练方法。

使用肌内贴或者轻质护具(此时不建议再使用支具夹板,以保证足够关节活动度),逐渐增加全负重的练习。

可以开始游泳和自行车,但要确保不痛的情况下进行。

恢复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预防复发扭伤。本体感觉是一种深感觉,控制关节的运动和位置觉,是分布在韧带和肌腱上的细小的神经末稍感受器。一般是通过平衡能力的训练来改善本体感觉功能。可以使用平衡板,从开始坐位练习到双腿站立练习,再到单腿站立练习。

如果没有平衡板,也可以使用简单的单腿站立进行训练。如果可以轻松控制了,也可以增加难度,比如移动双臂、扭转身体或者弯曲膝关节。最后可以闭上双眼,来增加难度。整个训练需要保证安全,并且在有足够肌肉力量恢复之后再进行。如果训练不当或者操之过急,也容易发生再损伤。

什么时候可以恢复正常运动?

☆恢复正常运动时机把握非常重要,过早回到运动容易再扭伤。

☆在恢复正常运动之前,要保证关节活动度至少恢复到了80%-90%,而且能够完成以上所述的训练。

☆可以做一些固定自行车、上肢自行车、水中跑台以及游泳以恢复心肺功能。但是要根据损伤处疼痛耐受度来选择。

☆踮脚行走20秒,踮脚跳跃10次,可以增加慢跑练习。

☆训练时建议配带护具或者肌内贴保护至少6个月,直到本体感觉和肌力等完全恢复。

☆跑步一定要选择平坦路面,不建议在斜坡、草地或者不平的路面,容易增加再扭伤风险。跑步练习直线跑,但是可以增加曲线的行走。建议穿着舒适厚底的运动鞋。

☆跑步速度缓慢增加,之后可以增加加速跑。

☆可以增加急停转身跑,绕桩8字跑等难度训练。

如何预防再扭伤大约有30-40%的踝关节内翻扭伤会发生再损伤,复发率还是比较高的。首先功能训练需要持续进行直到恢复完整的体适能。重新建立本体感觉非常重要。需要加强平衡能力的训练提高本体感觉。肌力也是维持关节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足够的肌肉力量可以防止关节囊及韧带等静力性装置过度牵拉损伤。功能训练中需要加强肌力训练。注意选择合适和舒适的护具,也可以使用肌内贴技术。如果合并严重韧带撕裂,手术修复是防止反复扭伤的重要途径。

(文章来源:康复医学网)

康复科医师团队

陶泉

个人简介

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系(原同济医科大学),同年医院康复科工作,主要从事中风后遗症、周围神经损伤、骨关节术后、手外伤康复。

年到上海交通大医院康复科从事脊柱病及其相关疾病的整脊治疗,期间师从我国著名脊柱相关疾病专家龙层花教授。

医院合作组建疼痛科,开始疼痛病症及疼痛疾病的诊断和微创治疗。

年到上海交通大医院康复科负责成人康复医疗工作,主要从事神经损伤康复、脊柱病及其脊柱相关疾病康复、骨盆旋移症、孕产妇腰背痛、耻骨联合分离症以及躯体性耳鸣的诊治与研究。

医院主持康复医学科工作。

擅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脊柱侧凸、腰椎滑脱症等脊柱病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骨折与关节术后、手外伤、骨关节炎、运动损伤、软组织损伤的康复治疗;脑血管损伤后偏瘫、截瘫、脑瘫、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骨盆旋移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躯体性耳鸣的诊断和治疗;病理性神经疼痛的诊断和治疗;头晕或眩晕的诊断与治疗。

学术职务

中国残疾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颈肩腰腿痛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论文著作

以第一作者先后在《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康复》、《中国临床康复》、《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为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脊柱病及其相关疾病康复诊疗新技术学习班”负责人。

著《手部损伤康复》专著一部,全国高等学校康复治疗专业原卫生部“十一五”、“十二五”本科规划教材《肌肉骨骼康复学》编委。

专家门诊:周一、周四8:00-11:45

王颖

个人简介

王颖,主任医师,教授,原上海交通大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从事康复医学诊疗工作30余年,是我国最早学习康复医学的专业人员之一。擅长颈肩腰腿痛的无创痛康复治疗技术,研究设计一系列简易疗法,诊治患者数千例,曾被CCTV-10《健康之路》作为专题报道(年10月)。上海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腰痛的运动防治专题,拇外翻康复专题等。

擅长:颈肩腰腿痛的分型诊断与快速治疗,各种骨伤、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特别是擅长为患者制定各种简易、有效、适合家庭自治的运动疗法,解决患者各种老年性慢性疼痛问题。特别擅长运用S-E-T运动疗法治疗腰背疼痛、网球肘等,拇外翻,膝关节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等症。

学术职务

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第五、六届理事会副会长(年、年当选)

上海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第四届主任委员(年当选)

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第一、二届理事、常务理事

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三届常委

上海市康复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

论文著作

参编本专业学术专著十余部,以第一作者发表于核心期刊专业论文数十篇;作为第一负责人申请成功并完成多项区级、市级、部级招标课题以及国际合作课题。

专家门诊:周五8:00-11:45,13:00-17:00

汪杰

个人简介

汪杰,针灸专业主治医师,中华医学会上海针灸协会会员。

年医院针推伤科工作。

年受聘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讲师。

-参加中国赴摩洛哥援外医疗队。

–医院康复科副主任。

从事针灸临床工作38年,先后参与:针刺治疗冠心病、经络导平仪临床应用、药物离子透入治疗骨质增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年获得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三等奖一项。

擅长:熟练运用针灸、推拿、康复理疗、中药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等方法综合治疗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如中风后遗症、面瘫、突发性或神经性耳聋耳鸣、假性近视、偏头痛、神经衰弱、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网球肘、腱鞘炎、哮喘、老慢支、心率失常、早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失眠症、更年期综合症、慢性胆囊炎、阑尾炎、结肠炎、盆腔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软组织扭挫伤及颈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症、月经不调、痛经、遗尿、阳痿早泄、膀胱综合症、手术后顽固性呃逆、肠胃功能紊乱、神经损伤功能恢复及骨关节术后的功能恢复等。尤其对一些疑难病症如针刺治疗冠心病、针刺至阴穴转胎位等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取得显著疗效。

李星

个人简介

李星,主治医师。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推拿系毕业,医院中医科从事推拿、针灸治疗颈椎病、腰突症等伤科方面的疾病,年曾在日本滨松医科大学大学院就读研究生,年去马来西亚工作,年回国后,医院从事临床治疗,以调整整个脊柱平衡为中心的整体治疗术。从事推拿二十余年,精通推拿针灸技术及调息方法;自悟正骨手法及关节脱臼复位方法;熟悉刮痧、走罐、放血等中医外治法及埋线瘦身方法,并创一效果很好的治面瘫药膏;掌握用肉毒毒素松弛肌张力的方法。

专业特长:

1.颈椎病、腰突症等伤科方面疾病

2.面瘫

3.肩关节脱臼,桡骨小头半脱位,颞颌关节脱臼等小关节的复位

4.瘦身减肥

5.用肉毒毒素松弛肌张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im.com/wazz/9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