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胳膊抬不起来了
代林整脊推拿馆里,小东妈妈带着小东急急忙忙冲了进来,小东疼痛难忍,自诉:“胳膊抬不起来。”张代林医生连忙问小东的妈妈有没有拉小东的胳膊,一边询问一边查看小东的胳膊,他发现小东的胳膊不能上举,肘部周围疼痛。经过自己的问诊及查体后,张代林告诉小东妈妈,小东这种情况叫桡骨小头半脱位。张代林关节桡骨小头半脱位又叫牵拉肘,是儿童中常见的意外损伤,5岁以下最常见,男孩多,左手较右手多见,1至3岁是发病高峰。一些日常动作极易造成桡骨头脱位,常见于父母拉着小儿,遇到台阶时父母的手突然提起小儿的上肢;或用强制的手段帮小儿穿上衣,粗暴的牵拉力引起。当患儿出现以下症状即可考虑为桡骨小头半脱位:1、患儿哭闹,拒绝使用患肢,肘部呈轻度屈曲位,前臂呈旋前状;2、患儿不敢上举、旋转患肢,当被动活动肘关节时,剧烈疼痛;3、桡骨头部外侧压痛。如果一旦明确,可不用影像学检查,但如果患儿病史不典型,没有明确的牵拉史,或者疼痛、苦恼不止,局部肿胀明显,应行X线片检查,排除肘关节周围骨折可能。张代林明确后,不用麻醉即给小东进行手法复位,用一只手的手指向后向内按压桡骨头,另一手执腕部,将前臂稍向远端轻柔的牵引并同时作旋前、旋后活动,逐渐屈曲患儿肘关节至90度,可感到或听到复位的轻微弹响声,表明复位成功。此时小东疼痛立即消失,可像正常一样将手举过头顶或持物玩耍,并能作前臂的屈、伸和旋转运动。如若有时桡骨头半脱位时间长,复位后症状不能立刻消除,需观察一段时间后才能明确复位是否成功。告诫家长避免牵拉患儿上肢,以防止发生再脱位。如果多次发生脱位,则可在复位后石膏固定3周,避免发展成为习惯性桡骨头半脱位。张代林关节复位最后临走时张代林交代小东妈妈,以后牵拉小儿手部时,应同时牵拉衣袖;注意尽量避免牵拉手;避免反复脱位,形成习惯性脱位;穿衣服时,应避免手部旋前位牵拉,应和衣袖同时拉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