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半脱位
肩关节半脱位在偏瘫患者中很常见,几乎所有的患者软瘫期都会有的。主要特点为肩胛带下降,肩关节腔向下倾斜,肩胛骨下角位置较健侧低,患侧呈翼状肩。
病因:
解剖结构不稳定
肩关节周围肌肉功能下降
肩胛骨周围肌肉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肩胛骨向下旋转
患侧上肢自身重力的牵拉
临床表现和诊断:
早期无任何不适,部分患者当患肢垂放时间较长时,可有不适或疼痛感。体格检查可见患侧肩部三角肌坍塌、关节囊松弛、肱骨头向下前移位,方肩,肩胛骨沿胸壁下移并向下旋转,关节盂向下倾斜。随着肌张力增高,肩胛骨后缩,内缘隆起,多靠近脊柱,尤其下角内收,低于对侧。关节盂处空虚,肩峰与关节盂之间明显有凹陷可容纳1/2~1横指,即可确诊。
肩关节半脱位的预防:
上肢处于软瘫期时,保持肩胛骨的正确位置是预防半脱位的关键。如卧位时采取良好的体位摆放,坐位时将患肢放于轮椅扶手或支撑台上,站立位可用肩托防止重力作用对肩部的不利影响等。
治疗:目的是纠正肩胛骨的位置,进而纠正关节盂的位置,恢复肩部的固定机制。
手法纠正肩胛骨的位置,使其充分牵伸。
刺激肩胛周围肌群的肌张力,如拍打、刷擦、冰刺激等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刺激肌肉收缩。
在不损伤肩关节及周围组织的情况下,进行关节被动活动。
传统康复:针灸、电针等
避免牵拉患侧,以防止加重半脱位的严重程度。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广西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