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响髋与针刀诊疗思路
剖析弹响髋与针刀治疗
弹响髋是指髋关节在主动伸屈活动和行走时,出现听得见或感觉得到的响声。关节外弹响较常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髂胫束的后缘或臀大肌肌腱部的前缘增厚,在髋关节作屈曲、内收、内旋活动时,增厚的组织在大粗隆部前后滑动而发出弹响,同时可见到和摸到一条粗而紧的纤维带在大粗隆上滑过。被动运动时无此现象,多见于青壮年,常为双侧性。这种弹响往往是自发的出现,可以发展到走一步响一声的严重程度。但一般无疼痛,如出现疼痛,则常是并发大粗隆部滑囊炎的结果。
髂胫束或臀大肌肌腱前缘增厚与外伤或劳损有关,外伤或劳损后受累组织充血水肿及无菌性炎症反应,导致纤维组织增生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有时增大的大粗隆上缘钩住髂胫束后部而产生弹响;有时髋部弹响系由髂腰肌腱于髂耻结节上和/或髂前下棘上滑移所致;有时是于屈髋位时紧张的臀大肌下缘与坐骨磨擦而产生弹响;大粗隆骨软骨瘤也可引起弹响髋。弹响髋病人常有髋内翻,由于股骨颈干角变小,使得臀中肌和臀小肌力臂变短,外展功能受影响,这会增加髂胫束上部的张力,引起弹响和功能障碍。
相关解剖臀中肌:
起点:起于髂骨翼外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功能:在固定时使大腿外展.前部使大腿屈和内旋;后部使大腿伸和外旋.走路站立保持良好的骨盆姿势的重要肌肉
阔筋膜张肌:
起点:髂前上棘
止点:向下移行为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
功能:使髋外展、屈髋和髋内旋,并且有稳定膝关节外侧的功能(属于臀中肌协同肌)
代偿原理:走路时,随着双脚交替,两侧骨盆会有一高一低的运动,保持躯干正直,髋相对固定,在提腿跨步时由臀中肌收缩抬高(左图,正常);右图显示右腿支撑,右侧骨盆升高,成内侧屈,表明右侧臂中肌就是无力的,它没有一个有力的向下的力量去牵拉住这一侧的骨盆,右侧阔筋膜张肌会代偿性的肌力增高。
髂胫束:包绕大腿的深筋膜——阔筋膜的外侧增厚部分。起自髂嵴前方的外侧缘,其上分为两层,包裹阔筋膜张肌,并与之紧密结合不宜分离。下部的纵行纤维明显增厚呈扁带状,后缘于臀大肌肌腱相延续。髂胫束下端附着于胫骨外侧髁、腓骨头和膝关节囊。
腹直肌:
位置: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内,为上宽下窄的带形多腹肌
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肌纤维向上
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前面
功能:腹腔脏器,维持腹内压;参与完成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等生理功能;并能降肋助呼气,使脊柱前屈。也能骨盆后倾,当骨盆前倾时,会牵拉腹直肌损伤。
解剖学分析(1)代偿机制:当臀中肌力量弱的时候,阔张筋膜肌会代偿,也就是臀中肌提供不了足够支持来保持跑姿的情况下身体会过度依赖阔张筋膜肌来支撑跑姿,久而久之阔张筋膜肌就会负荷过重,增加了远端对膝盖外侧的压力,也就造成了髂胫束综合症。
(2)弹响髋:阔张筋膜肌会代偿性肌力增加,髂胫束的后缘或臀大肌肌腱部的前缘增厚,在髋关节作屈曲、内收、内旋活动时,增厚的组织在大粗隆部前后滑动而发出弹响,同时可见到和摸到一条粗而紧的纤维带在大粗隆上滑过,多见于青壮年。
(3)阔张筋膜肌会代偿性肌力增加:同侧骨盆前倾,牵拉损伤同侧腹直肌损伤。如左侧臀中肌肌力下降→左侧阔张筋膜肌会代偿性肌力增加→左侧骨盆前倾→牵拉损伤左侧腹直肌损伤。
儿童发病可能是先天的,或是由于儿童身高增长过快引起,多为两侧发病。成人可能是外伤和劳损。髂胫束的纤维来自臀大肌与阔筋膜张肌,正常情况下两腱纤维在股骨大粗隆部汇合,向下行成髂胫束。该束与大粗隆之间有一滑囊,伸屈髋关节时,该束借助滑囊在大粗隆表
面磨擦滑动。病理状态下,短缩,主要是该束与阔筋膜张肌移行部前缘的挛缩,久之增厚,于伸屈髋时出现钝粗的弹动并闻及弹响,束下的滑囊受到长期的挤压而出现肥厚、炎症及疼痛。
针刀医学的理论认为:滑囊炎的发生是滑囊受到损伤后,引起滑囊闭锁,而使囊内滑液排泄障碍,造成滑囊膨胀而出现疼痛等症状[。儿童复发原因也与身高增长进快有关。
1.症状:行走时髋部弹响并有疼痛,感;
2.体征:在股骨大粗隆部位可触及纵形条索在大粗隆前后滑动,伴有滑囊炎时,股骨大粗隆部有压痛。
1.体位:患者取侧卧位,屈膝屈髋;
2.定位:在大粗隆水平纵形条索前缘定一点,在此点下约3cm的纵形条索后缘再定一点,两定点均以龙胆紫标记。
3.麻醉:局部常规消毒铺洞巾,以1%利多卡因2~4ml,在纵形条索周围浸润麻醉;
4.定向:在确定好的两点分别进针刀,刀口线与髂胫束纤维方向平行,刺入纵形条索;
5.定法:针刀刺入纵形条索后先横行和纵行剥离几刀,在调转针刀使刀口与髂胫束纤维垂直,将纵行条索部分纤维切断,然后提刀至皮下。刀尖沿两进针刀点连线向另一进针刀点移动约2cm,重复以上操作,两针刀分别重复上述操作10次左右,出刀后压迫止血,再以手法弹拨纵行条索几下。伴有滑囊炎者需同时予以治疗,在压痛点进针刀,刺入髂胫束深面,将滑囊切开剥离3~4点,即可出刀。针眼以无菌纱布或创可贴保护2~3天。治疗后立即进行并腿下蹲练习,并经常进行以拉长髂胫束。每周治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