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从江在从江县中医院的最后一周,

6月10日(周六)凌晨,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曹建标、手外科主治医师洪生虎结束了一个月的从江帮扶工作,回到了萧山。他们自5月12日远赴医院开展驻点帮扶工作一个月来,与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结对帮扶最后一周时间里,曹建标、洪生虎站好最后一班岗,圆满地完成了此次帮扶任务!

5月25日,周四,雨转晴

已经连续下了好多天的雨,今天中午,雨终于停了。

早上门诊来了个78岁的黄老太太,之前医院住院治疗,治疗期间出现了下肢浮肿、乏力等症状。近二个月来老太太胃口不开,人明显消瘦了许多,体重减轻了约有10斤,本来就不胖只有70多斤,现在只剩60斤了。家属非常焦虑,今天医院来看看。我建议先入院治疗,家属也同意了。但是这个病人病情比较复杂,医院的检查项目也不多,能不能把疾病诊断清楚,我心想只能尽力而为了。

接近中午,来了一个胖胖的袁老太太,走路气急、双侧下肢浮肿、左侧肢体麻木。我让洪医生先看,洪医生仔细检查后发现患者有心脏疾病,让我再看一下。我检查后考虑患者可能存在心脏功能不全,做了心电图检查,发现ST段下移明显,我建议她立即住院治疗。

今天,洪医生的门诊来了一个棘手的病人,病情非常复杂,脊柱的血管瘤突入椎管,医院进行过手术,手术后大约3个月不能下床,下半身无知觉。上午她只是过来简单地询问了一下,可能是比较相信洪医生,下午一上班,她又带来了大量的就诊资料希望洪医生帮她仔细看看。洪医生仔细地看了她的CT、MRI片子和其他就诊资料后,将她的病情仔细地分析了一下。他告诉病人,其实这个疾病的治疗是非常棘手的,目前能恢复到这样的状况已经非常不错了,建议患者不要负重锻炼。最后,洪医生还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给了病人,如果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与他联系。洪医生与病人一直谈到下午4点半才结束。

晚餐后,我们见到了久违的太阳,心情无比的兴奋,终于可以出去活动活动,走,打篮球去!

5月26日,周五,晴

上午8点,交班结束,我带领住院部的4位年轻医生去查房,昨日住院的两位老太太的检查结果出来了。患有心脏病的袁老太,X线检查提示心脏增大明显,双肺间质性改变,血管纹理增粗,我到放射科仔细地看了她的胸片,建议医院做一个CT检查。

下午3点钟,洪医生给当地医生上了一堂关于痛风的讲座。由于我们每次的讲课都是根据之前碰到过的病例来定主题的,所以一讲完,大家都踊跃地发言,积极地讨论,围着洪医生提了好多的问题。如痛风石如何手术切除?切除后关节能否改善?为何有些人血尿酸升高痛风却没有发作?为什么痛风发作夜间比较多?洪医生一—作了回答。

5月30日,周二,晴

今天是端午节,门诊病人不多。上午来了一位女病人,双侧上臂有大量的皮疹,其上有小丘疹、鳞屑附着。因为患者三天前使用过皮质激素(当地医生考虑过敏性皮疹),皮疹呈播散状分布。我考虑她很可能是皮质激素使用后,局部皮肤免疫力下降而造成致病真菌播散,在我的建议下,让她使用了抗真菌的药物。

下午,在放射科与小吴医生一起探讨如何看肺纹理、如何看胸片。放射科的小吴医生(既是放射科的医生又是B超室的医生),在临床上还不是很有经验,所以到看胸片的时候,她总是要让我也看一下,一起商量如何下检查结论。当拍摄颈椎片和腰椎片时,她又会与洪医生一起共同探讨。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临床实践,现在她看X片也有一定的经验了。

5月31日,周三,晴

端午节后,一部分住院病人已经出院了。

早上到住院部查房,发现他们这里的病人晚上都是回家住的,医院病房里(医院病房条件很差也是一部分原因)。4床的老太太血糖每日在15-20mmol/L之间,吃药出现了呕吐,胃纳仍然不佳。同家属沟通后,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但是家属要讨论后才能决定,估计又要到明天了。

今日门诊病人还是不多,收款处的小张出现了腹痛,右侧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均存在。我建议他去手术治疗,但是他医院行手术治疗,要求用药治疗。我建议输液一天,如果症状有好转,就继续输液治疗,如果腹痛加重,就立即手术治疗。

下午,我提早半小时开始讲课,他们非常喜欢病例分析(上次讲课时,我拿了一个病例讨论,反应非常好)。今日我拿了一个胆心综合征病例,表面上看看好像是一个急性冠脉综合征,经过一步一步的分析,告诉他们不要被表面的现象迷惑,要抽丝剥茧,把每个阳性体征结合起来。因为今日讲课内容是腹部的体格检查,从望触叩听来完成腹部体检。我还给他们讲解了胆红素产生及肝胆循环,让他们理解疾病的缘由,不要死记硬背去记住。

6月1日,周四,暴雨

天气变得非常闷热,动一动就出汗。早上听完早交班,13床病人昨晚突然出现了胸闷、心悸,医务人员昨晚给此患者上了监护仪,各项生命体征倒比较平稳。我立即跑到病床前,详细询问了病史。该患者是一位19岁的女孩,因为月经不调入院行中医药调理,已经服用中药3贴了,此次胸闷发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患者此前也有类似发作五六次,医院去检查,也未发现任何问题,包括24小时动态心电图、甲状腺功能、心脏、甲状腺B超、内分泌检查,未发现异常改变,我考虑是患者睡眠差、压力大导致类似症状发作,建议加用抗疲劳的中成药和抗焦虑药物,完善必要的检查。

中饭后,下了大暴雨,雨后空气清新了许多。下午来了一个腹痛病人,我让患者住院治疗,同时叮嘱值班医生急查血常规和电解质。大约下午3点钟,来了一个洪医生的专科病人(甲沟炎)。洪医生仔细查看,建议患者立即行手术治疗,把左侧第一足趾的指甲切除三分之一,可以保证患者不会复发。医院无手术清创包,也无手术室,医院就诊,医院也不会做此类手术。哎,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6月3日,周六,多云

今天是休息天,得知娘家有人要来看望我们,我们一早都非常激动。下午,医院的院长全仁夫、党政办主任朱国香等一医院,他们明天要在贵医院签订帮扶协议,特意提早医院看望我和洪医生,我们很感动。

6月5日,周一,阵雨

星期一参加早交班后,一位因肺炎入院的患者经过3天的血糖测定,空腹血糖维持在10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在15-18mmol/L。此患者因为咳嗽症状好转要出院,在我的建议下,建议测血糖3天,加用口服阿卡波糖片和格列齐特片控制血糖(医院也就2-3种口服降糖药)。上次那个2周岁的儿童(考虑支原体肺炎)经过3天的输液后,咳嗽症状好转,明日再输液后给予出院。

大约10点钟,门诊来了一位87岁的老爷爷,听力明显减退,在门诊护士的“翻译”下,了解了病史。患者因为每天8-10点会出现呼吸困难,连讲话都困难,但是到了下午及夜间均无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因为这个原因,医院住院治疗,行24小时心电图检查后,给予患者安装了起搏器,但是安装后,患者症状并无好转,还是在上午特定时间发作呼吸困难。家属医院门口的海报,今天特意跑来让我给他看病。我让患者复查了心电图后,发现患者无特殊改变,起搏心律在70次左右,建议患者服用中药调理,但是老爷爷一定让我开中药。哎!没办法呀!把他带到2楼中医科让杨院长开了中药。

接着又来了一位5岁的小朋友,反复咳嗽1年了,每月咳嗽发作3-4次,每次约3-7天后好转(一般是患儿服用抗生素后症状才会好转)。检查了患儿的咽喉部,发现患儿慢性咽炎比较厉害,考虑是鼻窦炎引起的慢性咳嗽和慢性咽喉炎,建议患儿进一步检查。

雨下下停停,难受极了。下午是每周的讲课时间,今日是我的最后一次讲课了,今日讲了神经系统的检查。经过5次的讲课,我基本上把全身体格检查详细都讲了一遍。晚餐非常丰富(我烧了生炒鸡、红烧肉、咸蛋黄南瓜等),请了医院的3位萧山朋友(医院新生儿科的蔡主任、妇产科的李主任、放射科的夏主任,麻醉科的马医生因为有事来不了)一起吃饭,医院几位医生沟通了一下,如果有需要萧山专家帮助的话,可以去找他们。

6月6日,周二,大雨

大雨下了一天,河水涨了很多。因为大雨,门诊病人不多,住院病人病情都比较稳定,听杨院长说,5月份的住院病人及业务量都有非常大的提升。这是对我和洪医生工作的肯定,也是医院援助的医生的鼓励。

今日在门诊来了位8岁的小男孩,皮肤红疹,前胸及颈后明显,伴有皮肤瘙痒,我建议患者使用皮炎平先治疗,3天后复诊。

6月7日,周三,多云

今天早上来了一位儿科病人,患儿只有11个月大。患儿的爷爷讲述了患儿有咳嗽,夜间有气喘,呼吸困难,让我给患儿瞧瞧是怎么回事?首先查看患儿的扁桃腺,发现肿大不明显,双肺听诊呼吸音略粗,可闻及喘鸣音,考虑毛细支气管炎。在询问病史时发现患儿生长发育有问题。患儿11月大,竟然不会站立,也不会爬,眼裂增宽明显。仔细检查,发现患儿头颅特大,前囟饱满,伴有鸡胸。患儿爷爷告诉我,患儿医院检查过,未见特殊异常改变(除了脑部)。经过仔细询问和检查,考虑患儿有脑积水和佝偻病,医院就诊。

6月8日,周四,多云

今日去停洞卫生院义诊,发现患肩周炎的病人非常多。其中有一位40岁的男性病人,因为一年前因外伤致右侧肩关节脱位,伴有肌腱撕脱伤,右侧上臂已经无法上抬到90度。予止痛药物后,建议加强锻炼,如果有不适,建议手术治疗。

刚刚看完这个病人,来了一个眼睛干痒的病人,让我们给她看一下眼睛(因为随医院消化科、普内科、眼科的三位医师),本医院的眼科医师过来检查。突然间发现患者眼球凸出明显,然后仔细询问,患者告诉我,近一年来患者眼球凸出越来越明显,还会有出汗、手抖,人渐渐地消瘦,医院看病,诊断为甲亢,服药一月后症状无明显好转,就未再服药。她也不知道甲状腺功能亢进必须服药一年以上,以为用药一月就可以了。这时我和她慢慢地沟通(加上旁边当地医生的翻译),医院复查甲状腺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继续服药,要到各项指标均正常12-18个月,才能停用药物,而且停药期间还是要复查甲状腺功能,大约要2年左右才能决定是否完全康复。

义诊最忙的要数洪医生了。一个50岁的农民,手指被割伤了,在36小时前,用当地的草药在伤口上覆盖,血是止住了,但是并发了感染,手指肿大如帝王蕉,洪医生在卫生院的简易清创室给予处理好,并给了患者口服的抗生素。

忙碌了一上午,12点半吃饭。上了3个菜,清水煮鲤鱼,就是电磁炉上放个锅,放入清水,水开了,把鱼放入,煮3-5分钟,就这样吃了,他们沾辣酱(把辣椒磨成粉,放在小碗里,放一瓢锅里的水就成了辣酱),给了我和洪医生酱油,发现是老抽,哎!放点开水稀释一下就沾着吃了,这个还能接受。另外的东西,洪医生和我非常不能接受(当然他们认为是名菜),一个是清炒南瓜藤,一根根如小手指长,尝了下,难以下咽;另一个是停洞牛瘪炒牛肉,是黔东南地区独特的一种食品,深受侗族苗族人民喜爱,被黔东南少数民族视为待客上品。“牛瘪”的制作工序复杂,人们将牛宰杀后,把牛胃及小肠里未完全消化的内容物拿出来,挤出其中的液体,加入牛胆汁及佐料放入锅内文火慢熬,煮沸后将液体表面的泡沫过滤后食用。不少外地人难以接受,实际是卫生、科学、可口的菜肴。这一餐吃得我俩够呛的,洪医生和我就吃了点鱼,因为最后,他们把鱼肚肠等都放到锅里一起煮。医院,连晚饭都吃不下。

6月9日,周五,多云

医院工作的最后一天了,早上8医院,站好最后一班岗。惯例去病房查房,发现病人比较稳定,和几个老病人打了招呼。一上午,收了四个新病人,都比较稳定。

之后,我们去住宿的地方收拾行李。内科的罗医生送了我们每人10KG的从江县七香之一——香糯米,发现搬回家有些困难,医院到萧山机场需要转汽车、高铁、飞机才能到达(医院到高铁站,要1小时,这条路是县里唯一的双向共4个车道,最好的一条马路,花了26亿;再从高铁从江站到贵阳北,要2小时;然后从高铁站出来坐车去龙洞堡机场,最后坐飞机到萧山机场,而且到萧山的飞机经常延误,这次回到萧山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

中午11:30和从江县全体上班的医务人员合影之后,食堂为我们准备了土鸡(白斩鸡)。经过一个月的磨合,关于吃的方面,食堂阿姨也开始慢慢地迎合了我们的口味。

一个月的从江工作经历就此结束了!在从江让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人非常淳朴,这里的医疗条件还非常落后,没有先进的设备也缺乏有经验的医生,老百姓对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有迫切的需求。此次的帮扶工作对我和洪医生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希望有更多的同事能积极地参加帮扶工作,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更好地为当地老百姓服务!

其他精彩内容

◆不到半个月,住院病人就破了记录!医院两位帮扶医生成了“香饽饽”

◆查房、会诊、授课……在从江的第一天他们是这么度过的!

◆奔跑吧,医生!医院两名医生赴从江驻点帮扶

◆在贵州,我们有了第二个兄弟!医院医院签定对口帮扶协议

长按指纹,识别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im.com/wacs/6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