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膝关节病的概述
退行性膝关节病又称退行性膝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行走困难、上楼下楼艰难、站着难蹲下、蹲着站不起来,病人十分痛苦。
主要发病的机制是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
关于退行性膝关节病,主要的常规治疗手段有止疼消炎药、针灸、膏药等,这些治疗达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舒经通络的作用,解除关节僵硬、疼痛、肿胀的症状,恢复膝关节活动。但这些治疗手段基本只能治标不治本,只有暂时止痛的效果。
现阶段对于重度退行性膝关节病的治疗,主要手段有膝关节镜微创手术,膝关节置换术,均可以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减缓退行性膝关节病的发展,手术后如何最快恢复膝关节功能呢?就需要专业的康复治疗师来帮忙了:
稳定关节:坚持双侧股四肌的静力训练。润滑关节:减少负重下活动膝关节(空蹬自行车、游泳)
练习两个月后,膝痛一般会明显减轻,膝关节的强度也会显著增强,此时应抓紧时机进一步进行膝关节运动康复疗法,以稳固疗效。
膝痛缓解后首先应进行行走训练。开始时可缓步行走,腿要缓抬轻放,避免膝关节骨面撞击,加重损伤。步速可控制在每分钟60步以内,每日进行20~30分钟。
骑自行车时,大腿肌肉有节律地收缩,能使股四头肌得到很好的锻炼,而膝关节运动范围不是很大,关节受力较小,减少了关节面撞击和磨损的机会。每天30~40分钟的骑车运动,可以令膝痛老人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以上都是减缓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的方法,那么手术后如何进行膝关节的康复治疗呢:
术后1~3天:
此期以被动活动为主,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和防止组织粘连为目的。
关节被动活动器(CPM)训练
股四头肌练习:绷紧您的大腿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
直腿抬高:在床上伸直绷紧膝关节,稍稍抬起并保持5-10秒钟,慢慢放下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
屈伸踝关节:有节奏的屈伸您的踝关节,每隔1小时练习10次。直到您完全康复为止。转动踝关节:由内向外转动您的踝关节;每天3-4次,每次重复5遍。膝关节伸直练习:在您的脚跟下放置一小垫子保持脚跟不与床面接触。努力绷紧大腿肌肉并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
术后4-14天:
此期的重点是恢复膝关节活动度,至少为0°~90°;其次是肌力恢复锻炼。在床上屈伸膝关节:保持脚在床上滑动尽量屈曲膝关节。在最大屈曲位保持5-10秒钟,然后伸直膝关节。
术后尽快下地活动有助于您的康复,具体什么时候应该下地需要严格听从医生的指导。下蹲练习:尽量下蹲,同时脚跟不要离地,坚持5-10秒后慢慢站起。站立位屈膝练习:借助助行器或双拐平稳站立,尽量屈髋、屈膝,然后保持5-10秒钟,伸直膝关节。
术后2-6周(即出院后的康复计划):
此期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肌肉力量,保持已获得的膝关节活动度。此处的康复治疗方法可参考减缓退行性膝关节病的运动方案。
通过以上的科学普及,希望大家都能有健康的膝关节,强健的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