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立功院长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六届骨科学术会
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肩部运动损伤,约占肩部损伤的12%,占全身骨关节脱位3.2%。
肩锁关节脱位历经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锁骨钩钢板内固定、Dewar手术、双Endotutton重建喙锁韧带等。
闭合复位弹性加压半环形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优点
1创伤小、对局部血运的干扰小,有利于韧带在稳定的环境下愈合;
2术后早期可进行功能锻炼;
3术中无需暴露肩峰,使得术后不会出现肩峰撞击;
4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本组最快手术时间不足20min;
5取出方便,门诊即可;
6术后疤痕小,有利于美观,尤其是不乐意开刀的患者;
7术后调整方便,皮外即可;
8局部皮肤条件不利于切开的,可首选。
闭合复位弹性加压半环形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研究
我科自年3月至年2月采用闭合复位弹性加压外固定支架治疗21例肩锁关节脱位,术后随访14~42个月,平均2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外支架及固定针松动、弯曲及神经损伤。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入选标准
(1)年龄18.O~60.0岁;
(2)闭合性或伴有局部皮肤擦伤的RockwoodⅢ~V型脱位;
(3)单侧肩锁关节脱位阿;
(4)手术时间为伤后14d内;
(5)手术由创伤骨科副高级以上职称医生完成;
(6)拒绝切开修复者;
(7)随访时间在6个月以上。
排除标准
(1)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同侧锁骨远端骨折;
(2)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同侧肩部其他部位骨折及脱位(包括肱骨近端骨折、喙突骨折、肩胛骨骨折、胸锁关节脱位等);
(3)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4)狭窄变异的喙突;
(5)既往有肩部手术病史、慢性代谢性疾病及精神病病史。
本组男8例,女13例;年龄18~60岁,平均31岁。左侧10例,右侧11例。致伤原因:交通伤9例,跌伤7例,运动伤5例。所有患者均由肩部直接撞击所致。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4d,平均2d。根据Rockwood分型,Ⅲ型7例,Ⅳ型8例、V型6例。
手术方法
臂丛麻醉或结合局麻下,取健侧侧卧位或端座位。标记出锁骨远端、肩峰的轮廓及喙突(进针端)、肩胛冈(出针端)的位置。
将直径3.5~4.0mm克氏针从喙突外缘向肩胛冈外1/3穿出,将多余的克氏针剪去,将半环形的外固定架固定在克氏针的喙突端和肩胛冈端,然后用两枚2.0~2.5mm直径的克氏针相对倾斜于锁骨远端30°(距肩锁关节25px左右)并半皮质固定锁骨远端。
在C-臂监视下将肩锁关节复位后,将克氏针加压固定于半环架上,并拧紧,处理针尾。术毕,折弯剪短固定克氏针,患肢悬吊。
术后处理
术后6~8周摄肩锁关节正常时则去除半环形外固定支架。
结果
所有患者经14~42个月,平均22个月。术后根据Karlsson评定标准,优14例,良6例,差l例,优良率为95%;所有患者均已取出半环形外固定支架,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症状以及再脱位的发生。Constant—Murley评分为75~分,平均94分。
更远期的结果尚需进一步临床随访。
总之,虽然该方法临床应用时间较短,手术技巧有待进一步的摸索完善,就目前短期的随访结果来看,其临床疗效令人鼓舞。在本研究中手术样本量偏少,随访时间尚短,目前仅为早期的研究结果,而且一些指标评估存在评估者和患者的主观偏差,故可能会对结果产生一些影响。我们将在后期进一步完善设计,继续扩大样本量,进行远期随访,以便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
医院温馨提示:明天晴气温2-9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