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飞机上手脱臼,东莞医生做了一件事暖爆
“见义勇为,医术精湛”
近日
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张军
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
来自东方航空公司送给他的一面锦旗
▼
医生接到锦旗不新鲜
但东莞医生接到航空公司送的锦旗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事得从几天前说起
机舱内寻医
3月21日下午,从西安咸阳飞往深圳宝安的MU航班上,突然广播响起:“女士们先生们,现在飞机上有一位生病的小旅客需要帮助,如果您是医生或护士,请立即与乘务员联系”,“我是医生……”出于一名医务人员的本能反应,坐在前排的张军毫不犹豫地向机组人员举手示意。
张军来到小女孩的座位上,只见2岁的小女孩坐在爷爷的怀抱里,右手拿着面包,左手搁在腹部前方不能动弹,哭闹不停。“她一只手抓着前面的椅背,我就把她往后拉了一下,她就成这样了,左胳膊动不了,一碰就喊疼,一直哭闹。”小女孩的爷爷向张军描述了情况。
张军凭着多年的行医经验,初步判定孩子是上肢关节脱臼。考虑到孩子骨骼发育不完全,加之其情绪不稳定,不能准确告知痛点,且不能配合查体,在确认孩子生命体征正常后,他建议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同时,张军再三叮嘱孩子爷爷千万不要随意移动她的患肢,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再次返回紧急施救
约过了20分钟,机组人员告诉张军:女孩哭闹不止,家长很着急。张军便再次来到孩子身旁,孩子这次很配合,经过查体张军确认患儿左肘关节脱臼。
“我现在准备对孩子进行肘关节手法复位,爷爷跟她聊天来分散她的注意力。”在爷爷的配合下,张军一只手托住小女孩的肘关节,另一只手握住小女孩的手掌,迅速将脱臼的关节复位。
“我现在只是将她的肘关节进行了复位,下飞机后,一医院去检查。”张军向孩子的爷爷嘱咐道。复位后,孩子很快停止了哭闹,到下飞机时,孩子左上肢已经可以自由活动了。
(乘务组和张军合影留念▲)
从医12年,紧急施救并非第一次
张军,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从医12年。
其实这并不是张军第一次挺身而出了。年底,在一列从西安北开往深圳北的火车上,一名中年妇女被大件行李包砸中了头部,张军听到求救广播后,迅速来到现场施救,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使其伤势不再随活动加重。
张军说:“作为一名医生,我想不管是遇到谁,都会出手相救。”
相关新闻
去年9月13日,在一架拉萨到重庆的航班上,医院的3位医生遇到一位五旬乘客突发过度通气综合症,危急关头,3位医生紧急为发病乘客施救,最终顺利让患者安全度过航程。
(左起黄福香、刘丽芳、杨林)
新闻加点料
宝宝脱臼了怎么办?
千万不要强行把孩子的手臂拉直,也不要试图复位关节。
单纯的脱臼往往比骨折要更加疼痛,手会垂在胸前,可用大围巾折成三角形把手臂吊在脖子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千万别随意移动宝宝患肢,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先固定患部后施以冰敷,医院治疗。
如果孩子并没有其他损伤,脱臼处理是非常简单的医疗需求,医院,就近尽快处理就足够了。一般来说,医生不需要给宝宝任何止痛措施,用手法就可以使脱臼的关节复位。
大部分孩子在关节复位后10-15分钟就能够正常活动。
患者乘机小贴士
高血压
恶性高血压患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等严禁乘机,否则随时可能发生危险。对于血压控制比较平稳的高血压患者,乘机时应随身携带一些降压药物和急救药品。登机前,为避免紧张情绪的发生,可酌情服用一点镇静剂,必要时还可小剂量加服一点降压药。飞行途中,如觉得不适,可酌情加服一次降压药,也可伴随掐合谷穴辅助降压。当发生剧烈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则要立刻服用速效降压药,另外迅速向机组报告,请求帮助。
心脏病
平时就患有哮喘、支气管炎、心绞痛等疾病的患者,乘机时可能感到呼吸费力、胸闷气短、胸痛等不适,长时间飞行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如果存在以下情况,暂时不宜乘坐飞机:2周内发作过心脏病(心肌梗死)者;2周内冠状动脉内安放过支架者;3周内做过冠状动脉搭桥术者;合并有呼吸系统疾病大于3周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没有得到很好控制者。心脏病患者乘坐飞机前一定要咨询医生,不能因为短途飞行,就抱侥幸心理。
一般来说要使病人平卧,身下铺上毯子。然后初步判断病情(主要是心跳、呼吸和意识),将患者头部托起,下巴上倾,确保呼吸道通畅。一只手扶住额头,同时抬高其下巴(保持“抬头看”的姿势)。如果无法触到脉搏,那么应实施30∶2胸腔按压和人工呼吸(按压30次,人工呼吸两次)。人工呼吸时,可垫上口罩或手帕。有的老病号随身携带有急救药品,其他人可以寻找并帮其服药。这些办法简单易行,可以为进一步抢救赢得时间。
消息来源/李广李健武,综合东莞时报等
本期编辑/姚家辉李芳波
新媒体编辑/何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