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重点
1.在口腔内,以牙列为分界线,将口腔分为牙列内的固有口腔和牙列外周的口腔前庭两部份。口腔前庭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构成,因此唇、颊器官的表面形态即为口腔前庭的表面形态。2.牙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3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腔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牙釉质是人体中最硬的一种组织。3.从萌出时间和次序来看,一般从6岁至12岁,口腔内乳牙逐步脱落,恒牙相继萌出,恒牙和乳牙产生交替,此时口腔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这类乳、恒牙混合排列于牙弓上的时期成为混合牙列期。4.上颌动脉(颌内动脉)位置较深。自颈动脉分出,向内前方走行,经下颌骨髁突颈部内侧至颞下窝,散布于上、下颌骨和咀嚼肌。行颞下颌关节区手术时易伤及该动脉,应特别当心。5.口腔检查经常使用的器械为:口镜、镊子、探针及其他(如挖匙)。6.牙髓活力测试:临床上经常使用牙髓对温度或电流的不同反应来协助诊断牙髓是不是得病,病变的发展阶段,和牙髓的活力是不是存在。正常情况下,牙髓对20℃~50℃之间的温度刺激不产生反应。一旦产生炎症,则对温度刺激反应敏感;如产生变性或坏死,则反应迟钝或消失。7.X线牙片检查又称根尖片,为临床最常用于牙影象检查的X线片,是口腔颌脸部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检查方法。体层摄影检查技术分为平面体层摄影和曲面体层摄影,用于口腔颌脸部检查的曲面体层摄影检查又称全景X线片检查,是体层摄影技术应用于口腔颌脸部检查的最主要方法。8.口腔卫生保健的方法:刷牙、漱口、洁牙间隙、牙龈推拿、龈上洁治术。9.蛀牙是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产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临床特点是牙体硬组织,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在色彩、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均产生变化。10.蛀牙的病因:①口腔致龋菌群的作用;②蔗糖等适合的细菌底物;③敏感的宿主;④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这是龋病病因的4联因素理论。11.四环素牙初呈黄色,在阳光照耀下出现明亮的黄色荧光,以后逐步由黄色变成棕褐色或深灰色。四环素还可在母体通过胎盘引发乳牙着色。前牙比后牙着色明显,乳牙比恒牙着色明显。四环素牙对牙的影响主要是着色,有时也合并釉质发育不全。12.牙隐裂临床表现:表浅常无明显症状,较深时则遇冷热刺激敏感,或有咬合不适感。深达牙本质者,多有慢性牙髓炎症状,有时也可急性发作,并出现定点性咀嚼剧痛。13.急性牙髓炎临床特点是病发急,疼痛剧烈。临床表现:①疼痛剧烈,疼痛性质具有以下特点:自发性阵痛;夜间疼痛加重;温度刺激疼痛加重;疼痛不能定位。②患牙可查及极近髓腔的深龋、填充物、深牙周袋或外伤等。③探诊常可引发剧烈疼痛,有时可探及微小穿髓孔。④温度测验时,患牙的反应极为敏感。⑤处于晚期炎症的患牙,可出现垂直方向的轻度叩痛。14.逆行性牙髓炎的感染来源于患牙牙周病而至的深牙周袋。袋内的细菌及毒素通过根尖孔或侧、副根管逆行进入牙髓,引发根部牙髓的慢性炎症。15.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临床表现:①根尖脓肿;②骨膜下脓肿;③黏膜下脓肿。16.应急处理:①开髓引流: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②切开排脓;③抚慰医治;④调牙合;⑤消炎止痛。17.慢性龈缘炎病因:牙菌斑是始动因子,其他如牙石、食品嵌塞、不良修复体等都可促使菌斑积聚,引发或加重牙龈的炎症。临床表现:病损局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牙龈变成鲜红或暗红色,炎性充血可波及附着龈。龈乳头圆钝肥大,点彩消失,表面光亮。牙龈轻触即出血。龈沟可加深达3cm以上,构成假性牙周袋。是不是有附着丧失是区分牙龈炎和牙周炎的重要指征。18.青春期龈炎是青春期内分泌特别是性激素的改变,可使牙龈组织对微量局部刺激产生明显的炎症反应。19.牙龈瘤是一种炎症反应性瘤样增生物,多发生于牙龈乳头,亦可发生于龈缘。20.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发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致使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牙周袋构成、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最后可致使牙松动拔除,是我国成人丧失牙的首位因素。慢性牙周炎病因:牙菌斑,和牙石、食品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加重菌斑滞留的因素。慢性牙周炎晚期表现:除牙周袋构成、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四大特点外,常可伴发其他症状,①牙移位;②食品嵌塞;③继发性牙合创伤;④牙根暴露,对温度敏感或发生根面龋;⑤急性牙周脓肿;⑥逆行性牙髓炎;⑦口臭。2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为HSV-1引发,以6岁以下儿童多见,尤其是6个月到2岁。22.念珠菌口角炎局部医治:①2%~4%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是医治婴幼儿鹅口疮的常用药,用于清洗婴幼儿口腔。②0.05%甲紫(龙胆紫)水溶液23.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复发性阿弗他口炎等,是最常见口腔黏膜疾病。病因: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系统性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及其他。临床表现:①轻型:最常见,发作时溃疡有“红、黄、凹、痛”特点;②重型:溃疡常单个产生,大而深,似“弹坑”状;③疱疹样阿弗他溃疡:溃疡小,直径小于2mm,数目多,散在黏膜任何部位,“满天星”状。可伴头痛,低热,全身不适等症状。愈后不留痕。24.天疱疮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皮肤黏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表现为出现不容易愈合的大疱性伤害。病损在棘层。医治肾上腺皮质激素首选。25.口腔念珠菌病是HIV感染者最常见的口腔伤害。26.口腔麻醉最经常使用的方法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27.经常使用的局麻药物:①利多卡因:毒性较大,作局麻药物浓度是2%~4%溶液。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为1%~2%溶液。②普鲁卡因:不适于表面麻醉。③布比卡因:0.5%溶液加上少许肾上腺素作阻滞麻醉。④丁卡因:主要用于表面麻醉。⑤碧兰麻:起效时间为2~3分钟,对组织渗透力强,麻醉效能高,毒副作用小。一般采取黏膜局部浸润注射方法,也可用于阻滞麻醉。28.局麻的并发症:①全身并发症:晕厥、过敏反应、中毒等;②局部并发症:注射区疼痛,血肿,感染,注射针折断,暂时性面瘫,暂时性牙关紧闭,暂时性复视或失明等。29.拔牙适应证:①严重龋病;②严重牙周病;③牙髓坏死;④额外牙、错位牙、埋伏牙等致使邻近软组织创伤,影响美观,或致使牙列拥堵;⑤阻生牙;⑥牙外伤;⑦乳牙;⑧需要医治的牙;⑨病灶牙;⑩其他30.拔牙忌讳证:①血液系统疾病;②心血管系统疾病;③糖尿病;④甲状腺功能亢进;⑤肾脏疾病;⑥肝脏疾病;⑦月经及妊娠期;⑧急性炎症期;⑨恶性肿瘤。31.拔牙后注意事项:当天不能漱口,第二天可刷牙,不要用舌尖舔或吸吮伤口,以避免拔牙创口内的血凝块脱落。拔牙当天半流质或软食,食品不宜过热,以避免拔牙侧咀嚼。32.拔牙术后并发症:①出血;②感染:急性感染、干槽症、慢性感染。33.口腔颌脸部感染特点:①口腔、鼻腔及鼻窦长时间与外界相通,常驻有各种细菌,这些部位有利于细菌的滋生繁殖;②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脸部独有的饿感染;③口腔颌脸部的筋膜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这些组织的抗感染能力较弱,感染可经此途径迅速散布和蔓延;④颌脸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⑤颜面部的汗腺、毛囊和皮脂腺也是细菌常驻的部位,又暴露在外,容易遭到各种缘由的损伤,细菌可经破损的皮肤引发局部感染。34.颜面部的经脉瓣膜希少或缺如,特别是内眦静脉和翼静脉丛直接与颅内海绵窦相通,是颌脸部血管解剖的弱点。放这些静脉遭到挤压时,容易致使血液逆流。从鼻根到两侧口角连线构成的三角区内,一旦产生感染,可经此途径引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和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故称鼻唇区为“危险三角区”。35.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又称智牙冠周炎,是指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产生炎症。常见于18~25岁的青年,是口腔科常见疾病和多发病。医治:急性期以消炎、镇痛、建立引流及对症处理为主;全身医治应注意休息,进流质饮食,勤漱口,运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慢性期以去除病因为主,可消除盲袋或拔牙。36.颌脸部间隙感染脓肿切开引流的目的:①使脓液、坏死感染物迅速排出,减少毒素吸收;②减轻局部肿胀、疼痛及张力,减缓对呼吸道和咽腔的压迫,避免产生窒息;③可防止感染向邻近间隙蔓延,避免向颅内、纵膈和血液散布,避免严重并发症;④可防止产生边沿性骨髓炎。37.咬肌间隙感染在局部穿刺抽出脓液后,应及时切开引流。切口在下颌角下缘下1.5~2cm,作长5cm左右的弧形切口,以引流通畅为原则。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直达下颌角,注意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及腮腺组织。切断部份咬肌附着,即见脓液排出。术中探查下颌支外侧骨面是不是光滑或粗涩,有没有边沿性骨髓炎产生。38.单个毛囊和皮脂腺产生浅层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为疖。感染在多个毛囊和皮脂腺内引发较深层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称为痈。39.窒息是口腔颌脸部创伤后的一种危急并发症,急救的关键在于初期发现,及时处理。①对异物阻塞,应立即用手指(或裹以纱布)取出,或用塑料管吸出梗塞物,同时改变体位,采取侧卧位或俯卧位,继续清除分泌物,以消除窒息。②因舌后坠引发,因迅速撬开牙列,用舌钳或巾钳把舌牵向口外。即便在窒息减缓后,还应在舌尖后2cm处用粗丝线或别针穿过全层舌组织,将舌牵出,并将引线固定于绷带或衣服上,同时托下颌角向前,保持透偏向一侧,或俯卧位,便于分泌物外流。③上颌骨骨折及软腭下坠时,可用夹板、木棍、筷子等,通过两侧上颌磨牙,将下坠的上颌骨托起,并固定在头部的绷带上。④对口咽部肿胀的可安置不同型号的通气管。⑤情况紧急,气管切开术。⑥活瓣样阻塞应将下垂的黏膜瓣缝回原处或剪掉,必要时气管造口术。⑦对吸入性窒息应立即进行气管造口术。40.止血:①指压止血;②包扎止血;③填塞止血;④结扎止血;⑤药物止血。41.颞下颌关节的硬组织:关节窝、关节结节、髁突。(关节盘为软组织)42.下颌运动包括转动和滑动运动,基本方式有:开闭口、前伸、后退及侧向运动。43.可复性盘前移位病变初期关节弹响产生在开口初,闭口末。44.颞下颌关节脱位是指大张口时,髁突与关节窝、关节结节或关节盘之间完全分离,不能自行回复到正常的位置。根据脱位方向分为前方脱位、后方脱位、上方脱位、内侧脱位和外侧脱位。临床上急性前脱位、复发性和陈腐性前脱位多见。45.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具有自愈性。46.涎石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导管阻塞。症状及体征:①进食时,腺体肿大,患者自觉涨感及疼痛。停止进食后,腺体复原,疼痛消失。②导管口黏膜红肿,挤压腺体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出。③导管内结石,双手触诊可及硬块,并有压痛。④可引发腺体继发感染,并反复发作。47.舍格伦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外分泌腺的进行性破坏,致使黏膜及结膜干燥,并伴随各种本身免疫性病征。48.唾液腺良性肿瘤中多形性腺瘤包膜常不完全,在包膜中可有瘤细胞存在。49.沃辛瘤诊断:99mTc核素现象显示肿瘤所在处核素摄取浓聚,即呈“热”结节,具有特点性,有助于诊断。50.手术“无瘤”操作原则:切除肿瘤手术在正常组织内进行;避免切破肿瘤,污染手术视野;避免挤压瘤体,以避免播散;应行整体切除,不宜分块挖除;对肿瘤外露部位应以纱布覆盖、缝包;表面溃疡者,可采用电灼或化学药物处理,避免手术过程中污染种植;缝合前运用大量低渗盐水及化学药物(5%mg氮芥)作冲洗湿敷;创口缝合时必须更换手套及器械;为了避免肿瘤散布,还可采用电刀,也可于术中及术后运用静脉或区域性动脉注射化学药物。51.牙源性颌骨囊肿根据来源分为:①根尖囊肿;②始基囊肿;③含牙囊肿;④牙源性角化囊肿。52.成釉细胞瘤临床表现:多发生于青中年,以下颌骨体及下颌角部为常见。53.舌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54.艾滋病的口腔表征:①口腔黏膜白色念珠菌感染;②口腔毛状黏膜白斑;③口腔卡波济赘瘤;④牙龈炎、牙周炎;⑤口腔疱疹;⑥面颈部淋巴结肿大;⑦唾液腺感染,腮腺、下颌下腺肿大。
===============================================================
延续更新,请添加收藏,继续
有治好白癜风的吗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