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咀嚼槟榔引起相关颌骨疾病及颞下颌关节损

槟榔树是热带棕榈科常绿乔木植物,其果实就是槟榔,通常呈3~5cm长,直径2~4cm的卵圆形或椭圆形,外皮坚硬。在世界范围中,咀嚼槟榔是仅次于吸烟、饮酒和饮用含咖啡因饮料之后排名第四的精神依赖性物质,提神、缓解压力成为咀嚼槟榔人群的主要目的。目前全球约6亿人(占全球人口10%)在食用不同类型的槟榔嚼块。全国咀嚼槟榔的地区以湖南省、海南省、台湾地区、云南省为主,且咀嚼槟榔的女性越来越多,青少年受到家属及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槟榔会刺激神经中枢产生欣快感,长期咀嚼不但使人产生依赖性还将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图1)。图1各种形式的槟榔制品作者:郭峰高兴廖亚洲单位: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咀嚼槟榔的危害如今,咀嚼槟榔已然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通过相关知识的科普,人们已逐渐认识到长期咀嚼槟榔可导致口腔癌,并可能导致食管癌、肝癌、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牙周疾病、牙体缺损等疾病,其成瘾性甚至会导致贫血、不良妊娠及急性重症哮喘的发生。然而,很少有人会意识到咀嚼槟榔亦会造成颌骨的形态及功能异常,同时导致颞下颌关节疾病,引起关节弹响、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导致关节盘穿孔。咀嚼槟榔对颌骨的危害咀嚼槟榔对颌骨的损害主要包括骨发育异常和骨结构形态的异常。颌骨发育异常这类异常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就有咀嚼槟榔习惯的人群。由于颌骨的生长发育在成年以后才停止(女性约18岁,男性约20岁),而喜好咀嚼槟榔的人通常有偏侧咀嚼的习惯,通过曲面体层片上对咀嚼槟榔者们习惯性咀嚼侧及对侧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习惯性咀嚼侧下颌角角度小于对侧,下颌角高度亦低于对侧。可见偏侧咀嚼槟榔可致颌骨发育异常,造成偏颌畸形,影响面型,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长期咀嚼槟榔不利于颌骨发育。由于槟榔纤维粗大、食用的嚼块体积大,在咀嚼时,常会不自觉用极大的咀嚼力量,且持续时间较长,极易导致双侧的咀嚼肌(咬肌为主)的肥大,进一步导致咬肌在下颌角外侧的附着受力增加,下颌角变粗大,形成方形面容,即方脸,影响美观。颌骨结构形态异常这类异常主要发生在有牙体、牙周疾病的咀嚼槟榔人群。由于咀嚼槟榔常导致牙周卫生情况较差,并且咬合力极大,牙周炎逐步加重,当出现因牙周炎、牙齿折裂后造成牙齿缺失、牙列缺损,进一步导致颌骨高度的降低,颌骨内行骨纤维结构的破坏,丧失种植牙或义齿修复的机会,造成永久性缺牙;最为严重的情况下,咬硬物时可导致颌骨的骨折。咀嚼槟榔相关的颞下颌关节损伤

颞下颌关节是人体中最复杂的关节之一,位于双侧耳屏前,由下颌骨髁状突与颞骨下颌窝和关节结节组成,中央有关节盘,左右各一,是人体全身唯一的一对联动关节,主理张闭口和咀嚼运动(图2)。长期咀嚼槟榔可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主要表现为:①颞下颌关节区及咀嚼肌疼痛;②下颌运动受限;③关节区、弹响及杂音。颞下颌关节的长期不适感将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其发病原因主要与咀嚼槟榔后下列因素有关。

图2颞下颌关节示意图

创伤因素槟榔质地较硬,且据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咀嚼槟榔者习惯偏侧咀嚼,长期使用均会引起关节挫伤或劳损、咀嚼肌功能失调。偏侧咀嚼槟榔亦导致双侧关节不平衡运动,从而使关节结构发生变化,伴有髁状突软骨及关节囊创伤。

咬合因素长期反复咀嚼槟榔造成牙齿磨耗,咀嚼时间越长,频率越高,磨耗严重的牙齿越多,牙面磨耗越重,咬合关系越容易出现紊乱,同时颌间距离降低,破坏关节内部结构之间的平衡,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关节负荷过重长期食用槟榔此类硬物,导致双侧颞下颌关节过度负重,超出生理限度会造成关节的退行性改变甚至破坏。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等病变导致张口受限长期咀嚼槟榔极易导致一种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的疾病: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这是一种以口腔黏膜失去弹性变硬、黏膜颜色苍白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罹患OSF的患者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张口受限,甚至是无法张口(又称牙关紧闭),颞下颌关节运动逐渐减少,甚至不活动,久而久之,导致关节退行性变,甚至关节强直,形成恶性循环。

如何挽救受损的颌骨和颞下颌关节健康教育:拒绝槟榔诱惑,向槟榔说“不”早在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包括槟榔果、含烟草的槟榔嚼块、不含烟草的槟榔嚼块。在致癌威力上,槟榔和烟草、酒精、黄曲霉素、砒霜为同一等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年公布致癌物清单时,已将槟榔果列入一级致癌物。年3月7日,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下发了《关于停止广告宣传的通知》,通知要求:湖南所有槟榔生产企业即日起停止国内全部广告宣传。这一系列的消息都旨在告诫人们槟榔有害健康。因此,首先从病因上控制,尚勿食用槟榔的人们,拒绝槟榔;正在咀嚼槟榔的人群戒除槟榔;已有相关症状的人群尽早就医。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热敷、超短波、红外线治疗、磁疗、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等有一定疗效。有咬合创伤、牙齿磨耗过重等情况可以采用佩戴??垫的方法改善咬合关系,从而改善关节位置的异常。全身药物治疗对于急性创伤,可采用非类固醇抗炎药物、镇痛药缓解疼痛,同时结合局部休息和进软食;如有肌肉痉挛,可适度按摩,关节区肿痛者可局部冰敷。关节腔注射关节腔通常使用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等药物治疗,将药物注射进颞下颌关节上、下腔内,主要作用为保持和润滑、恢复滑膜及软骨的生理屏障作用;抑制炎症过程、减少关节内的渗出、缓解关节疼痛。一般一个疗程连续3次注射治疗,一次注射间隔1~2周。但此种治疗有较大的潜在风险,必医院内开展。手术治疗关节盘穿孔者可通过核磁共振(MRI)、锥体束CT(CBCT)等影像学手段,结合临床症状,做出诊断(图3)。早期治疗采用以保守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达到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及促进髁状突骨质修复的目的。图3关节盘穿孔示意图对于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如疼痛不能缓解,张口无明显改善,髁状突破坏严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如关节内镜手术、关节盘修补术及关节盘置换术等。康复治疗患病期间同时结合局部休息和进软食,避免咀嚼生冷坚硬的食物如坚果类,避免张口过大。行手术治疗者,术后需适当进行张口训练时,双手握拳抵住颊部,患者缓缓张口,保持1~2秒后再闭口,每次训练15~20分钟;或借助开口器训练。此外,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尤为重要。病例患者基本信息男性患者,39岁,咀嚼槟榔4年余,平均每日2包,近来因张口受限,左侧咀嚼肌疼痛,无法进食辛辣食物,大张口时左侧关节区可闻及单声弹响,饮食、睡眠差。体格检查左侧面部较右侧丰满,左侧颞下颌关节区压痛明显,开口型偏左,开口度约两指,左侧颞肌、咬肌张力较大,口内见下前磨牙磨耗较明显,双侧颊黏膜颜色偏白,能扪及弹性降低、有条索感。MRI检查左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关节盘扭曲(图4)。

图4治疗前闭口照,关节盘前移位治疗前张口照,关节盘无法回到髁突顶(红色为关节盘,黄色为髁突)

诊断左侧颞下颌关节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治疗于左侧关节下腔注射1ml透明质酸钠凝胶,每次间隔1周,总共3次治疗;双侧颊黏膜下多点注射曲安奈德+丹参注射液各2ml,每次间隔10天,共10次治疗。戒槟榔,配合适当的张口训练。经过上述系统治疗后,张口度改善,疼痛症状减轻,口腔颊部黏膜逐渐红润、恢复部分弹性,约半年后临床症状消失。治疗11个月后,复查MRI见左侧关节盘可在张口时回到髁突顶部,形态正常,基本行使正常功能(图5)。(病例由廖亚洲提供)图5治疗后张口照,关节盘位于髁突顶(红色为关节盘,黄色为髁突)

作者简介

郭峰主任医师郭峰,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头颈肿瘤组委员,亚太重建显微外科学会中国部委员,AOCMF讲师,湖南省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委会副主委。研究方向为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与癌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一项,湖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及面上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

高兴博士

高兴,博士、主治医师、助理研究员。湖南省口腔医学会颌面外科专委会秘书、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精准与数字医学分会首届理事和颅颌面整复专业委员会首届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4项,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湖南省卫生计生委课题1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高水平文章10余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在顶级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影响因子9.75)发表文章。

参考文献

1.AI-SalehMA,etal.MRIandCBCTimageregistionoftemporomandibularjoint:asystematicreview,JOtolaryngplHeadHeadNeckSurg,;45(1):30

2.沈佩,等,颚下颌关节盘穿孔的MRI诊断,《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2(6):-

近日来今日口腔陆续推送了“槟榔与口腔健康”系列文章,往期请戳:?咀嚼槟榔对口腔健康的影响?咀嚼槟榔相关口腔黏膜疾病的诊治——吴颖芳博士?咀嚼槟榔相关的口腔疾病外科手术治疗

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第期06~07版

★转载请获本公众平台许可

疫情期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im.com/wadzz/10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