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呼吸都痛小cage解决大问题

余先生近2年一直被脖子痛所困扰,并且越来越严重,脖子一用力就手脚麻木,近来连大力呼吸、咳嗽都觉得全身像触电一样,甚至有用手扶着脑袋的冲动。医院就诊,发现患有颅底凹陷症,需要手术治疗。

颅底凹陷,是指先天性骨质发育不良或者后天各种因素所致颈椎顶端的骨头进入到颅腔内(如下图),患者的齿状突(橙色)向上方、后方脱位压迫延髓和高位颈髓,常合并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四肢无力、颈痛、行走不稳、肢体麻木、呼吸困难等并逐渐加重。

治疗方式治疗

治疗方法自然就是想办法把骨头拉出来,回到正常的位置上。如图所示,通过手术把齿状突(橙色)拉回红线以下,并以钉棒固定(蓝色)。

手术方式

学者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想出了各种治疗方法,譬如经前路—嘴巴—切开咽后壁,松解关节囊、韧带等等,然后再翻过来在枕骨和颈椎植入螺钉和钢板固定,也有单纯经过后方松解关节韧带并植入钉棒固定(上图简易示意图)。两种术式各有优缺点,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以及各自优势来选择。

前路经口手术

新技术名称

后路关节间松解撑开椎间融合器植入+悬臂复位钉棒内固定术

细节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不断努力,发明并改进的一种新的术式:后路关节间松解撑开椎间融合器植入+悬臂复位钉棒内固定术,逐渐得到业界的青睐。手术通过在关节之间撑开后,植入椎间融合器(cage),使齿状突往下移,恢复到正常的位置上,有效的解决了其对脑干的压迫问题,并且降低术后复发率。

目前,医院神经外科脊柱脊髓亚专科的指导下,我科已引入该技术并在医务科备案,获评为省级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本地区空白。

实际应用术式

余先生接受的就是该新技术

术前术后对照图中可见术后齿状突(黄色圈圈)位置回到正常,术后片子可见双侧关节内植入cage(红色圈圈)红色圈圈内,可见关节间植入的cage

术中情况,可见植入的cage(红色圈圈内)

术中情况,植入的钉棒内固定系统

术后

术后余先生脖子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完全消失,自觉“浑身轻松很多”,大力呼吸或者咳嗽,都毫无不适感,且术后第二天即可佩戴颈托下地活动。

小结

枕颈交界区的结构涉及人类的生命中枢,主管呼吸心跳功能的延髓,还有供应大脑血液的椎动脉,均在该区域内,故其手术风险极高。

而凭着成熟的显微操作技术以及显微外科理念,神经外科医生在该区域的手术上显得游刃有余。

本术式椎间融合器(cage)的使用,配合悬臂复位技术,使关节间的高度重新建立起来,从而使齿状突下移到正常的位置,达到治疗目的。

关于我们

神经外科神经脊髓亚专科,擅长椎管肿瘤、各种原因所致神经疼痛、脊髓空洞症、脊髓栓系、颅颈交界区畸形、中风、外伤等各种原因导致的神经、脊髓功能障碍等疾病的诊断和微创显微手术治疗。

撰稿、编辑:古机泳

审核:伍益,李智斌

砥砺前进,不忘初心。

医院神经外科,伴您同行。

-(神经外科一区)

-(神经外科二区)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im.com/wahl/10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