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火车上笑掉下巴,如何复位你知道吗
近日,在由广西南宁开往山东青岛的K次列车上,一位烟台老太太和同伴打牌娱乐时,因摸了一把好牌之后开心过度、捧腹大笑,不慎将下颚骨笑至脱臼。这位老太太患有糖尿病,如果不及时进食会引起并发症。为了尽快给她安上下巴,列车长紧急报告铁路局,请求提速,最终提前半小时到达广西桂林北站。经过2小时救治,老太太的下巴终于被“安”上了。
这位老太也太拼了,一手好牌就乐成了这样,在这小编提醒您下次玩牌可得注意了,淡定点哈。为何会“笑掉”下巴,哪些情况下还有可能发生这样的状况,有状况了该如何处理,小编一一为您科普。
为何下巴会“掉”?人全身关节都归骨科管,只有颞颌关节,即人头面部两旁各有一个的活动关节,归口腔科管。颞下颌关节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咀嚼、发音、吞咽和表情等。大笑时髁状凸会向前滑移、下颌会向下后滑移,假如一个人的颞颌关节先天较浅,周围韧带又松弛,下颌滑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脱落现象,俗称“掉下巴”。
双侧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患者
颞(niè)下颌关节位于耳屏前部,是可以旋转和滑动的屈戌关节。它连接下颌骨和颅骨并得以进行张口和闭口运动。颞下颌关节脱位的一个常见原因是过度开口,如打哈欠,长时间的牙科治疗或插管,或者由于机体碰撞或意外造成。急性颞下颌关节脱位患者通常见于急诊科,但也可能存在一般医疗或牙科诊所。
“掉下巴”的复位方法“掉下巴”因每个人的口腔结构不同,韧带松紧程度不同,发生的概率不同。有些人习惯性脱落,自己张合几下嘴,用手就能复位。医院的口腔专科,由专业大夫进行口外手法复位,实在万不得已,还要采取手术治疗,包括韧带手术、关节手术。否则就会导致闭不上嘴,没法说话。
1、需要的设备进行复位手术只需要一些基本设备,包括带头部支撑的椅子,防护眼镜,口罩,和无菌检查手套。此外,纱布垫可缠在临床医生的拇指以在手术过程中保护手指。
2、要做的准备使患者端坐在提供头部支撑的椅子上。术者戴上眼镜,口罩和检查手套。将纱布垫缠在拇指上以免被患者牙齿咬伤。
复位通常不需要患者使用肌肉松弛剂,镇静剂或全身麻醉剂,但当下颌骨复位时这些药物应考虑应用于严重疼痛或无法遵守指示的患者(例如,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
3、复位术的步骤一次复位一侧下颌骨。使患者头部位于术者身体和非惯用手之间。术者将惯用手的拇指放置复位侧的磨牙后区,其余手指托住下颌骨。这种方法可以使术者确认髁突的位置,给术者复位下颌骨提供参考点。
复位一侧颞下颌关节时双手的位置
复位时轻轻压下颌骨向下。逐渐增加力量,有时会长达5分钟,直到感觉髁突移动,然后将下颌向后轻轻推动,直到感觉髁突滑入关节窝。髁突向后运动一般是自动的,因为一旦滑过关节结节髁突便会自行复位。
复位一侧颞下颌关节后,术者用非惯手的手指在髁突的前面使其保持恰当的位置。然后用刚刚描述的方法复位另一侧颞下颌关节。当复位整个下颌骨后,确认患者咬合正常。
复位另一侧颞下颌关节时双手位置
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此手术并发症比较少见。最常见的问题是不能成功进行复位。如果初次尝试复位不成功,可考虑给与温和镇静剂,以放松咀嚼肌。
另一个可能的并发症是髁突骨折,在复位过程中向后方向施加过大的力时会发生。这个并发症比较罕见,它可能发生在老年患者或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复位过程中主要力量应始终向下。
复位术后护理早期的重复再脱位是一个显著临床风险。因此,为患者提供预防性术后指导很重要。
在术后2个月以内,患者应避免张口距离超过一个手指的宽度,并且打哈欠时应用手支持下颌。对于曾反复脱位的患者,在手术后应用固定绷带;绷带可以保持放置24小时,需要的话可放更长时间。
反复脱位的预防。术后2个月内,患者应避免张口距离超过一个手指的宽度,并且打哈欠时应用手支持下颌。
全家优营养,健康正能量!
我的能量堡垒!
中国营养素补充剂药店渠道第一品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