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乘客打哈欠下巴掉了,医生施救后默默离开

近日

过敏男孩坐飞机

幸遇钟南山院士高空“特诊”

同样幸运的

还有一位“掉下巴”的女乘客

在高铁上遇到了

广医三院急诊科医生出手相救

......

打个哈欠,下巴却掉了

9月1日

在一列由昆明南开往广州南的列车上

一名女乘客因为打哈欠

导致下巴脱落

出现恶心、呕吐

言语不清

口角歪斜等突发状况

列车广播救助,他第一时间冲过去

“请问有没有医生,

有患者需要帮助,

请迅速前往7号车厢……”

坐在从云南老家返程回广州的列车上,广医三院急诊科罗文元医生因为夜里要值班,原本在闭目养神的他被列车广播中的一句话惊醒。

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罗文元医生下意识地紧张起来,毫不迟疑地往7号车厢走。

等他到达7号车厢时,他看到好几个人围着一个身穿白色上衣的女乘客,他打量了一下这位乘客,发现她此时言语不清、口角歪斜、不时恶心呕吐。他第一反应是难道是中风了?

于是他走上前仔细询问,经过体查和对过往病史的询问,罗医生快速判断这位女乘客应该是“掉下巴”了。

女乘客告诉罗医生她之前有过掉下巴的经历,这次打了个哈欠下巴又掉了。罗文元医生及时安抚了她的焦虑,并告诉她,可以帮她进行手法复位。

及时施救不留姓名

罗医生从乘务员那里要来手套,伸进这位乘客的嘴里进行复位。但由于该乘客紧张、焦虑面部肌肉僵硬,第一次尝试复位失败了。

但得知高铁列车到达该乘客目的地还需要两个半小时,最近一站也需要一个多小时,而此时该乘客由于关节得不到及时复位而显得更焦虑、烦躁且痛苦不堪,罗文元医生当即决定再次进行复位。

简单安抚女乘客的情绪后,罗医生嘱该乘客稳坐于座椅上、头部紧靠墙壁,他穿戴好手套并在拇指上缠上纱布,保证手指的抓持力以及复位的效果。

趁着列车乘务员与乘客交谈转移注意力的瞬间,他突然发力牵拉下颌骨并快速将关节复位,成功了!在众人的称赞声中他已经给患者进行了关节固定,并交待后续注意事项以防止关节再次脱位。

成功复位后,女乘客突然起身往罗医生口袋里塞钱以表感谢,罗医生婉言谢绝了,他再次嘱咐患者注意事医院进一步处置,便默默离开了。

在这位女乘客心中,这可能是特殊的一天,也是幸运的一天,因为不幸地她幸运地遇上了他;同样,罗文元医生也觉得他是幸运的,因为他可以用他的知识帮助别人,并且一直在帮助别人,“医”路前行,从“医”而终。

打哈欠或大笑可致“掉下巴”

很多人在哈哈大笑过后,或者是打呵欠的时候嘴张得太大等,都会出现突然合不上嘴“掉下巴”的情况。

广州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陈德雄表示,“掉下巴”即颞下颌关节脱位,打哈欠导致“掉下巴”是由于张口过大引起颞下颌关节脱位。

下颏轮周围有筋肉包绕,但前壁较松弛薄弱。当过度张口时,下颌骨的髁状突脱出关节之外,而不能自行复位。

当发生颞下颌关节脱位后,人的嘴巴无法正常闭合,流口水,无法咀嚼食物,说话含糊不清,张嘴时会感觉疼痛。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大笑和打哈欠外,下颌收到外力冲击,下颌关节损伤以及下颌周围肌肉损伤等都可以引起掉下巴。

如何预防“掉下巴”?

陈德雄建议:

平时注意用牙和咀嚼习惯,不要长期使用一侧牙齿咀嚼,以免造成单侧关节“过劳”;

进食或大笑时,不要张口过大,用力过猛;

食用硬物时,如螃蟹,尽量先利用工具处理;

有夜间磨牙的习惯,睡觉时最好佩戴夜磨牙颌垫;

牙齿咬合不好的人,医院矫正牙齿,减少上下牙齿咬合时对撞产生的咬合创伤,避免引发颞下颌关节疾患。

不小心“掉下巴了”怎么办?

如果不小心“掉下巴”了,罗文元医生建议,不要惊慌,不建议自行进行复位,医院寻求专业帮助。

因为下巴脱落的时间越久复位越困难,如没有及时复位还可能导致后期复位困难需要手术干预。有过“掉下巴”经历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不要张口过大、用力过猛。

医学指导

陈德雄

广医三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罗文元

广医三院急诊科医师

文/综合自广州日报、今日头条、新快报、南方+

通讯员/苏晓彤、祝森志

图/部分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im.com/ways/11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