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走路像鸭子萌萌哒很可爱真相可能是先
“3月抬头、6月独坐、1岁走路”。看着小宝宝在学习走路时,像小鸭子那样左右摇晃的,家长们还觉得很萌很可爱。殊不知,这可能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导致的,严重起来会引起终身跛行。
绝大多数大家都不会往坏处想,但是疫苗君还是要提醒各位,若宝宝已过了学走路年龄但走路时却仍像鸭子般左右摇晃或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那家长们就得注意了,有可能是宝宝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并没有任何夸张,以下的真实病例希望能给家长们起到警示作用。
近日,医院小儿骨科接诊了一位4岁6月大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伴脱位的女孩,并成功为其手术治疗。
此外,儿保科门诊中也曾接诊过一些患儿,家长说,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没有怎么做过体检,到学走路时才发现腿有问题,进一步检查是髋关节脱位,医院做了3期手术。但这种病在很小的时候如果早发现就不用手术遭受这么大的罪了。
01
什么是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即股骨头不在髋骨臼窝里,或容易从里面滑出来,如果及时进行积极治疗,将不影响正常走路,也不会影响日后生活,但是如果耽误了治疗,就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跛行,或是髋关节炎。
髋关节脱位的发病率有多高呢?数据显示达到1‰左右;但这个平均数值当中,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比如:从性别的角度看:女孩的发病率是男孩的6倍左右。从左右侧概率看,左侧髋关节脱位约为右侧的2倍,双侧脱位则约占35%。
02
如何治疗
对于这位特殊的女童,医院高度重视,召集多名专家进行大会诊,对手术细节和术后康复方案做了反复、仔细研讨,在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后,以杜恒胜、胡钟旭为首的小儿骨科专家团队成功施行了左侧骨盆截骨术+内收肌切断+髋人字石膏固定术,切断内收肌、切开关节囊、髋关节上截骨,克氏针固定、修补关节囊、石膏固定,为发育差的髋关节提供了正常的发育环境,复位脱位关节,避免了人工关节置换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03
为什么需要专项检查
髋关节脱位这种疾病,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单从表面看,新生儿髋关节脱位是不容易看出的;除非一出生就出现以下几种特征:
1
婴儿呈现出长短腿;
2
大腿腿纹极不对称;
3
女婴的会阴大小不一等。
有上述3种情况出现,证明新生儿极有可能已经髋关节脱位;但是如非上述情况,则必须由医生对新生婴儿进行专业判断。
04
为什么越早检查越早发现越好
据相关数据显示,髋关节脱位的诊断,最好在新生婴儿期做出。一经发现,立即治疗。
目前常用Pavlic连衣挽具治疗,对于一出生就判断出髋关节脱位症状的患儿说,佩戴连衣挽具的恢复率达95%;可是一旦超过6个月以上在佩戴Pavlic连衣挽具治疗,失败率大于50%。不仅失败率高,治疗方案也更加复杂。
05
家长怎样做好观察工作
如果没有条件给新生婴儿行髋关节脱位的专项检查,家长们就只能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细心观察了:
在婴儿期,DDH(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主要表现为臀纹不对称,会阴部增宽,髋关节屈曲外展受限,肢体不等长。
已经学步行走的幼儿,除了臀纹不对称、会阴部增宽、肢体不等长外,还会表现为摇摆步态或跛行。
如孩子出现以上异常情况,医院拍髋关节正位片确定诊断,以便尽可能早发现早治疗。
另外,家长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