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髋rdquo款而来患
近日,医院在第27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上被授予“全国股骨头坏死保髋联盟单位”,骨三科张绍安被授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医工结合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在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髋关节中心联盟成立大会上张绍安主任当选为联盟学术委员会委员,医院被授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髋关节中心联盟成员单位"。张绍安主任受邀在大会上做学术发言。
这表明漯河市髋关节中心建设得到了国内、省内专家的认可,同时张绍安主任当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工结合专家委员会委员,必将对我院数字骨科、3D打印及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应用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
张绍安主任应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精准、微创、智能化完成了豫南地区首例FNS系统治疗高危股骨颈骨折,并被邀请在省内骨科学术会上做大会发言。
本周,我科在张绍安主任带领下完成5例(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病例一
苑XX,女性,48岁,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并骨性关节炎。该病人无法正常行走多年,股骨髓腔发育不良,髋臼严重变形、上移、缺损、增生硬化,我们术前运用3D打印技术1:1还原髋关节真实情况,术前进行模拟操作,选用小号螺旋臼,配合BB1组合柄(柄远端最细直径6mm、并有3D打印锥形袖套,近端牢固固定,根据需要任意调节前倾角)、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臼衬、BLOLOXdelat陶瓷头,“化繁为简”,手术顺利完成,目前病人已下床康复功能锻炼。
术前X线及CT
真实骨骼模型(左侧)与3D打印1:1病人髋关节模型(右侧)对比
股骨髓腔发育异常,细小(测量6mm),前倾角大,选用BB1组合柄、3D打印袖套(上图右侧)
术后X线正侧位显示假体位置良好,下肢长度恢复满意
病例二
马XX,女,72岁,右侧股骨颈骨折,进入“漯河髋关节中心老年髋部骨折救治绿色通道”,伤后22小时内完成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第二天拄拐下地锻炼,快速康复!
病例三
李XX,男,51岁,双侧股骨头坏死,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全陶)
病例四
于XX,男,36岁,双侧股骨头坏死,先行左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全陶)
本周内还完成6例老年髋部骨折(股骨转子间)病人,均进入老年髋部骨折救治绿色通道,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快速康复,最大程度减少老年病人长期卧床并发症。
骨三科简介
医院创伤骨科与髋关节疾病诊疗中心病区,是集医疗、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河南省重点培育学科、漯河市临床医学重点学科、中国关节外科多中心研究工程临床基地、漯河市骨科创伤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医疗与骨科3D打印重点实验室;是医院“加速康复外科、老年髋部骨折救治绿色通道”病区;豫中南首家骨科无痛病房,医院的优质护理示范病区。
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特色鲜明,在肢体严重创伤的急、危、重症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以四肢骨关节损伤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为技术特色,在严重肢体外伤性或发育性畸形的骨科矫形、严重骨与关节损伤的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的治疗、四肢骨折的微创技术、老年髋部骨折的综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期治疗等方面在省内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高难度髋关节置换和人工关节翻修手术的临床疗效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应用PRP(富血小板血浆)技术治疗各种慢性损伤、关节炎、骨折不愈合、各种慢性创面等方面在省内领先。科室已医院、医院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常年与国内顶尖专家保持广泛合作。
科室将瞄准国内发展前沿,紧密跟踪骨科最新发展动态,着力开拓创新性技术,将在精准医疗及骨科手术机器人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不断提高诊治水平,为伤残病人造福,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长按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