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限制政府新规村医退出后,可开办个体

早在年两会期间,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曾说过:要用各种政策解决村医薪酬、执业前途和养老保险的问题!

但是,随着乡村一体化的步伐越来越快时,广大乡村医生到底活成什么样了?答案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如今,乡村医生队伍老龄化现象加剧,足以表明当前基层医疗发展遇到重重阻碍,特别是老村医退出后面临着老无所养的难题。

乡村一体化下,政府有新规

近日,河北省衡水市政府发布《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就此次《方案》而言,涉及乡村医生内容如下:

01

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

对纳入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要规范名称、统一标识标牌。

村卫生室的命名规则是:乡镇名+行政村名+卫生室。

如一个行政村设立多个村卫生室,可在村卫生室名称前增加识别名。

02

保障待遇,在岗村医优先入编

切实保障聘用乡村医生的合理收入,实行绩效工资制,使其收入达到或接近乡镇卫生院同类人员收入水平,若村医在缴纳养老金后收入达不到相应工资标准的,县级财政应实行兜底保障

同时,乡镇卫生院出现岗位空缺招聘人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在岗乡村医生。

03

到龄退出的村医,允许开办个体卫生室

建立乡村医生到龄退出和考核不合格退出机制,原则上对年满60周岁或考核不合格的村医,不再予以注册和签订劳动合同,确因情况特殊、工作需要,对超过60周岁且身体健康、群众信赖的村医可予以返聘。

同时,对于到龄退出的乡村医生允许开办个体卫生室。

允许退出村医开办个体村卫生室,

是好还是坏?

众所周知,近年来即将退出的村医,很少能享受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待遇。而是按照各地的政策,每个月领取微薄的补助金,几十到几百不等。

但随着当前人民群众物质水平的提高,这笔补助金根本无济于事,更不论上了年纪的村医或多或少有着慢性病,需要一笔固定资金买药。

以往,老村医退出后不能再继续行医,只能闲赋在家或者外出干点苦力活。但如今衡水市这一政策让老村医看到希望。

老村医大多都是在基层干了一辈子,对乡亲们的情况了如指掌,同时又有着丰富的从医经验。退出后,若能开办个体村卫生室也是一件美事,老村医可以继续发挥余热。

但同时也有人表示若退出后村医能开办个体村卫生室,这是对持证的医生的侮辱。

就衡水市这一政策,大家持有不同的态度。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老去的村医,最期盼解决养老问题

据了解,目前整个河北省养老政策是:乡村医生退出后服务年限每满一年每月补助20元,最高每月元。

也就是说干了四五十年的老村医,一个月最多也只能拿块钱。按照当前物价水平,啥也干不了。

说实话,当笔者看到衡水市这一政策后,认为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老村医经验丰富,可以利用自己的医术发挥余热,正所谓“医生越老越吃香”。

其次则是乡村医生养老全面解决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养老问题伴随着村医的一生,对于即将退出的老村医,养老更是他们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迟迟无法落地。而老无所依又是多少离岗村医的真实写照,建议各级领导实地走访看一看!

终其一生,愿每个老去的村医都能得偿所愿!

来源:乡村白大褂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如果您是一名基层医生,请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im.com/wazlyy/1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