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磨损异常,趁年轻尽早修复最
北京治疗白癜风三甲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糖尿病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牙周病口腔菌群构成发生改变南非的一项研究显示,不同血糖水平伴随不同程度牙周病患者之间的口腔菌群构成具有差异,但其差异究竟是由高血糖还是牙周病引起的,尚未完全明确,需要进一步纵向研究数据资料论证。该论文年4月16日在线发表于《牙科学研究杂志》(JDentRes)。(图片来自网络)该研究纳入了例具有不同血糖水平的牙周病患者,采集他们的牙菌斑,运用16SrDNA测序(2、3、4、6、7、8、9可变区域)技术分析牙菌斑中的菌群构成。结果为,在受检的9个菌门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占98%以上。糖尿病患者中,梭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显著增高,而变形菌门丰度更低。然而,与无牙龈出血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相比,有牙龈出血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具有明显更低的放线菌门丰度,但具有更高的拟杆菌门丰度。在牙周袋深度≥4mm和<4mm的糖尿病患者之间,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丰度无显著差异。在菌属水平上,糖尿病和牙周病群体中的各菌属丰度特点与菌门丰度类似。条件逻辑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腰围以及5种主要菌门类别后,提示在牙龈出血患者中,放线菌门使糖尿病几率增加了10%,梭杆菌门使糖尿病几率增加了14%;在牙周袋深度≥4mm患者中,梭杆菌门使糖尿病几率降低47%。(李佳静编译)原文链接:OralMicrobiomeSignaturesinDiabetesMellitusandPeriodontalDisease颞下颌关节磨损异常患者中青少年患者修复潜能高挪威的一项研究显示,青少年颞下颌关节(TMJ)骨磨损异常患者接受非手术治疗后修复潜能很高,但是该研究患者数量较少且在随访中大多数患者将其症状严重程度评估为低级。该论文年3月26日发表于《口腔颌面放射学》(DentomaxillofacRadiol)杂志。(图片来自网络)该研究对22例TMJ骨磨损异常患者接受非手术治疗后[基线水平中位年龄16(12~18)岁]进行了锥形束CT(CBCT)随访检查[中位随访4.1(1.3~6.4)年],分析其影像特征并将两次检查的变化进行分类,A改善、B无变化、C恶化,研究者根据随访症状的严重程度使用下颌功能受限量表(JFLS-8)和慢性疼痛量表(0-IV级)进行评估,分别对左右两侧颞下颌关节进行分析。使用McNemar检验比较基线水平和随访期的结果,以说明相关性,并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评估两次检查之间硬组织比例的变化。结果为,随访过程中发现骨磨损异常患者的比例显著降低[59.1%,95%可信区间(CI)为36.4%~79.3%]。与基线水平相比,75%(9/12)的右颞下颌关节和93%(14/15)的左颞下颌关节磨损病变得到改善。约50%的患者自行修复,形成完整的皮质轮廓,且带骨赘的关节数量增加(右侧P<0.04,左侧P<0.),骨赘物多见于有磨损表现的关节。随访时,55%(12/22)的患者下颌功能限制量表显示低或无限制,86%(19/22)的患者表示无明显疼痛或出现疼痛较弱(分级慢性疼痛量表0级或I级)。(李源编译)原文链接:Improvementofbone-erosive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abnormalitiesinadolescentsundergoingnon-surgicaltreatment:alongitudinalstudy.·三因素与口腔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有关巴西一项研究显示,社会经济地位、社会心理因素和社会支持程度与民众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CPQ11-14)有关。该论文在线发表于年4月15日《龋病研究》(CariesRes)杂志。(图片来自网络)研究者对来自巴西马瑙斯市东部地区公立学校的名12岁青少年进行了追踪流行率研究。基线数据包括未治疗龋齿的临床后果(PUFA/pufa指数)、龋失补指数(DMFT)、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社会心理因素[SOC-13量表、口腔健康信念和自尊心(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和社会支持程度(SSA问卷)]。在6个月的随访中评估其OHRQoL,并且自我评估口腔健康状况,通过结构方程建模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为,整体PUFA/pufa的患病率为17.8%,平均DMFT为1.5。未经治疗龋齿产生临床后果的牙齿数量预示了在6个月的随访中自我评估的口腔健康状况较差。父母教育程度低预示着家庭收入低,社会心理因素直接预测OHRQoL,间接预测口腔健康状况。OHRQoL与自我评估的口腔健康有关。未经治疗的龋齿临床后果介导了父母教育与OHRQoL和自我评估的口腔健康之间的关系。OHRQoL介导了心理社会因素和性别与自我评估的口腔健康之间的关系。未经治疗的龋齿临床后果与青少年的口腔健康状况有关。(米思颖编译)原文链接:ClinicalConsequencesofUntreatedDentalCaries,IndividualCharacteristics,andEnvironmentalFactorsonSelf-ReportedOralHealthMeasuresinAdolescents:AFollow-UpPrevalenceStudy口腔鳞癌miRNA-b可提示癌转移医院的一项研究首次显示,miRNA-b表达下调提示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侵袭和转移。该论文年4月11日在线发表于《口腔颌面外科学杂志》(JOralMaxillofacSurg)。(图片来自网络)该研究选取了71例存在淋巴结转移的OSCC组织和50例无转移的OSCC组织,采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测定miRNA-b表达水平,并且构建了miRNA-bmimic转染的HN4和HN12细胞系。研究者通过细胞计数实验(CCK8)、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miRNA-b过表达对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分析OSCC临床病理特征与miRNA-b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为,存在淋巴结转移和无转移OSCC组织中的miRNA-b表达量分别为(0.33±0.11)和(0.54±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在OSCC患者中,OSCC表达与患者总体生存呈负相关(P=0.)。miRNA-b过表达可抑制OSCC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李佳静编译)原文链接:DownregulationofmiR-bcorrelateswithdisseminationofhumanoralsquamouscellcarcinoma·颈部扭伤早期影响颌颈运动瑞典的一项研究显示,颈部扭伤早期可影响下颌及颈部运动功能,颈部疼痛强度越高,不良影响越大。该论文年4月19日在线发表于《口腔康复学杂志》(JOralRehabil)。(图片来自网络)该研究纳入了23例1个月内遭受颈部扭伤的患者(观察组,男性4例、女性19例,年龄18~66岁)和27例颈部无损伤者(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20~66岁),采用光电系统记录他们开口、闭口过程中下颌及头部运动的幅度、头部/下颌运动幅度比值、运动周期时间,采用数字评分量表(NRS)评估下颌及颈部疼痛程度,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颈椎功能障碍程度。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曼-惠特尼(Mann-Whitney)U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为,观察组的下颌运动幅度较对照组显著减小(P=0.),但两组间的头部运动幅度、头部/下颌运动幅度比值和运动周期时间无显著差异。运动幅度、运动周期时间与下颌及颈部疼痛、颈椎功能障碍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观察组颈部疼痛严重者的下颌运动幅度显著小于轻度颈部疼痛者(P=0.)。(李佳静编译)原文链接:Jaw‐neckmotorfunctionintheacutestageafterwhiplashtrauma
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第期02版
★转载请获本公众平台许可
本期编辑:CMT零一
口腔医生的贴身课堂“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