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急症之颈部外伤
咽喉位于颈前,上有上颌骨,下有胸骨,两侧有胸锁乳突肌前缘遮盖,后部受颈椎保护,喉头可向左右上下移动,因而受创伤机会较少,但在意外事故、自杀、战伤时可被累及。
咽喉具有呼吸、吞咽发声等功能,邻近又有重要的大血管、神经,遭受创伤时,轻则影响进食、发声,重则引起呼吸困难、窒息、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02分类:咽喉外伤包括:
A:闭合性损伤:挫伤、软骨骨折和脱位
B:开放性损伤:如切割伤、刺伤、贯通伤
发生外伤后,除出现咽喉部症状外,在重症病例,还可因颈部大血管受伤而发生致命性大出血,脑供血障碍及脑缺氧等症状;如臂丛受伤,则引起上肢瘫痪;脊髓受伤,可出现高位截瘫;胸膜顶受伤,可发生气胸。
咽喉外伤时出现的症状:
早期:以呼吸困难、吞咽障碍及大出血为主;
中期:以继发性大出血及邻近器官炎性病发症(如颈深部感染、纵膈炎、颈椎骨髓炎等)为主;
晚期:有咽喉瘢痕性狭窄、瘘管形成及声带麻痹等后遗症。
闭合性损伤(喉挫伤、软骨骨折及脱位):多因受到外力打击、坚硬物体挤压、扼勒颈部等外伤所引起。
症状以局部疼痛为主,说话、吞咽或咳嗽时疼痛加重,有时放射至耳部;常有声嘶或失声;喉粘膜如有破裂则发生窒息;伤势严重者,一般情况不佳,可失去知觉。
喉挫伤时常见颈部肿胀或出现瘀斑,如伴有颈部软组织内出血及气肿,则颈部变得极为粗大。触诊除有喉压痛外,有时可听到不明显的软骨摩擦声。喉部可能出现不正常的运动,也可发生皮下气肿、气胸或纵膈气肿。
喉镜检查,轻者仅见粘膜下出血,重者可见喉粘膜破裂、喉内软组织变形或移位,喉腔狭窄或声带活动障碍。
X线拍片及CT检查,可显示软骨骨折或脱位,喉狭窄的范围,有无胸部并发症等。
1、对喉部单纯性挫伤,对症治疗,无需特殊处理。
2、软骨骨折而无移位者,宜固定头颈部,避免做太多的颈部运动及吞咽动作。
3、如发生多发性骨折,软骨已成碎块和发生移位,宜先行低位气管切开术,然后通过喉裂开术进行复位并用细钢丝固定碎裂软骨,缝合撕裂的粘膜,喉内置橡皮管或塑料膜三周。
4、环杓关节及环甲关节脱位者,应及早使其复位。
应予严密观察,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和纵膈气肿发生,必要时宜行气管切开术。对喉粘膜已发生水肿者,气管切开术宜早不宜迟。
开放性损伤(咽喉刺伤、切伤及贯通伤):
1、咽喉刺伤:较少见。伤口虽小但损伤较深,大多并发皮下气肿及咯血。单纯口咽部刺伤可见于儿童口含竹筷或铅笔等物,不慎跌扑而造成。
2、咽喉切伤:多见于刎颈者,以横切口多见。损伤甲状舌骨膜时可与咽部相通,伤及甲状软骨时可累及会厌软骨。
3、咽喉贯通伤:多发生于战时,如枪伤、炸伤和玻片伤等。损伤范围广泛,常伴有颈部大血管、颈椎的外伤,常来不及救治而死亡。
症状——因创口的深浅、范围而异。浅表的外伤,未伤及软骨及穿通咽壁而仅有咽喉外软组织损伤者,与一般颈部表浅外伤的症状相同。涉及咽腔和喉内的外伤则一般情况严重,可因频繁咳嗽而使局部疼痛加重,伴有声嘶或失声,常发生大出血、休克和呼吸困难,有时发生咽下困难。
首先要注意病人一般情况,如呼吸、脉搏、血压等。
严重的咽喉开放性外伤病人,可见唾液从伤口流出,通过伤口,常可见到咽壁及喉内组织,颈部大血管及神经束也往往暴露于伤口之中。对此类病人的检查须特别慎重,检查前应事先准备好良好的照明设备及抢救止血器械。如无充分准备,不能冒然取出伤口内的凝血块或异物,也不宜用探针探查伤口,以免引起大出血。
通过迅速而仔细地检查,及时抓住主要矛盾(如出血、休克、窒息、颈椎外伤等),首先进行抢救处理。
对开放性咽喉外伤病人,应立即进行抢救并收住院治疗观察,按一般外科处理原则防止休克、出血和窒息,并随时准备施行气管切开术。
1、咽喉外伤病人在未脱离危险前,须有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一般采平卧位,避免头、颈部的活动。
3、对疑有咽部贯通伤者,应予禁食,嘱病人将唾液随时吐出。
4、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5、对喉外伤病人已行气管切开术者,拔管时间不能太早,尤其是喉、气管软骨有损伤者,宜观察1~2个月,如无喉狭窄发生,再行拔管。
小结:
颈部外伤是一类急症,诊断容易,重点是要发现复合伤及并发症,做出正确的诊断。
治疗的重点放在先救命,后治病上,一定想方设法先把命保住,再考虑其他治疗。
重者治标!缓者治本!
在看你就赞赞我!编辑:王薇
专业审核:尤建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