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步家长需小心不正确的牵拉手臂易脱臼

蹒跚学步的宝宝,小小的身体左摇右晃,既可爱又逗趣。于是很多家长会“大手拉小手”,牵着宝宝一步一步往前走。只是,看似温馨的场面,背后却隐藏着隐患。“如果这时宝宝不小心往前摔了一跤,家长再用力一拉,就可能造成孩子手臂脱臼。”专家说,这就是民间常说的“牵手肘”。

牵手走了几步,女儿手肘脱臼

说起“牵手肘”,30岁的陈先生心有余悸:“我就这么拉了她一下,孩子就大哭了。”

就因为这一下,刚刚一岁的女儿圆圆手肘脱臼了。在医院看到她时,她小小的脸上还挂着泪珠。

陈先生说,昨天中午他一回到家,女儿就坐着学步车“横冲直撞”地往他怀里冲了过来。

陈先生有点担心:“万一磕着了怎么办?”于是他一个箭步把孩子给抱出了学步车,牵起女儿的小手在家里练起了走路。

刚开始,女儿很开心,可还没未走上几圈,她忽然就哭闹了起来,而且左手臂垂下来不能动弹了。

“给她玩具她不要,问她哪疼又不说。”陈先生也慌了神,医院。

经检查,圆圆患的是“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也就是民间常说的“牵手肘”。

“牵手肘”,2到5岁儿童最易发生

只是轻轻拉一下,怎么会让孩子“牵手肘”呢?

专家解释,因为孩子的环状韧带尚未发育完全,家长在拉着孩子手进行学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摔倒的情况,或者猛然牵拉孩子的胳膊时,就可能会用力过猛,导致环状韧带下部纤维下部撕裂损伤,从而嵌入肱桡关节。

这样的病例,医院门诊几乎每天都能碰得上。

“这种错位最易发生在2~5岁的儿童。”吴恙说,拉着孩子散步、爬楼梯甚至是脱衣服的时候都会发生“牵手肘”。

若是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及时就医,“医生一旋转、一复位,就好了,但要是孩子脱臼的次数多了,复位就越困难,将来还有可能影响他的韧带发育。”吴恙说。

拉孩子的正确用力点,应在肘关节上部。

如何避免发生“牵手肘”?

专家说,父母在拉孩子时,用力点应在肘关节上部,“牵手或者是拽手腕都是不正确的。”

很多年轻的父母,喜欢跟孩子玩“荡秋千”游戏,吴恙说,这也是个“危险动作”。

专家建议,孩子在学步时,可以使用学步带来代替牵手,或者让孩子坐学步车,都会大大减少“牵手肘”发生的几率。









































昆明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im.com/wacs/3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