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的健康宣教
1.什么是肱骨髁上骨折?
指肱骨内外髁上方约2~3cm处的骨折,多是由运动、交通事故等间接暴力造成,以小儿最多见。
2.肱骨髁上骨折的分类
根据受伤的机制可分为伸直型、屈曲型和粉碎型
3.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特征
(1)肿胀:尤以伸直型及粉碎型者为甚。
(2)疼痛:骨折疼痛明显,患儿多因疼痛而拒绝检查。
(3)活动受限:会出现明显的肘关节活动受限,患者不敢活动肘关节。
4.常规检查有哪些?
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X线检查:对患者使用X线检查时,除正、侧位X线摄片外,尚应根据伤情拍摄特殊体位,酌情CT检查。
5.常见的并发症、
6.如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目前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以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治疗方法。
7.骨折愈合各期康复锻炼重点
1骨折愈合早期(骨折后1~2周)
此期肢体肿胀,疼痛,骨折断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因此训练重点是消肿止痛,保护骨折部位,预防肌肉萎缩,适当增加关节活动度。
2骨折愈合中期(骨折后3~8周)
此期上肢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骨折断端有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处日趋稳定。训练重点是促进骨痂形成,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增加肌肉力量,提高肢体活动能力。
3骨折愈合后期(骨折后8~12周)
此期骨性骨痂已逐步形成,骨痂有了一定的支撑力,但可能仍存在关节活动范围受限,肌肉萎缩等问题,训练重点是消除残存肿胀,进一步减清疤痕挛缩,粘连,最大限度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增加肌力,恢复肢体功能。
9.影响患儿功能锻炼的因素
儿童情感表达单纯、直接,住院前一直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更有甚者有求必应,一旦生病住院,对医院陌生的环境及医务人员不适应,会感到恐惧,患儿恐惧,会使患儿不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患肢早期功能锻炼,导致患儿对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
儿童对疼痛的耐受性差,患儿骨折后患肢疼痛明显,患儿不能忍受,再加上手术、消肿药物的影响,加重了患儿疼痛,使患儿更惧怕疼痛,不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患肢早期功能锻炼。
游戏式功能锻炼
① 环境准备
康复环境布置符合小儿心理、生理特点,在墙上张贴卡通画,地毯选择卡通可爱图案且颜色鲜艳的软质材料,四周墙体用软的特殊建材包裹,并在一面墙体装上玻璃。根据孩子的年龄各期特点购置游戏式功能锻炼所需用具。
② 游戏式功能锻炼:骨折早期外固定在位时,主要指导患儿进行手指和腕部以及肩关节的锻炼,可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复位或手术后,让患儿患肢平放在床边或软垫上,手掌向上,在患儿手腕部放一患儿感兴趣的玩具,鼓励患儿用手指向上触及玩具,触及玩具后,手掌向上坚持20s,放松20s;如果患儿不太配合,可选择进行作业疗法,增加趣味性,如捏橡皮圈、撑橡皮筋、插棍和拧螺丝等游戏项目;
第2周,在锻炼肩关节的外展、前屈、后伸运动时,可进行自编的肩关节操,配以欢快的音乐,也可用磨砂板嘱患儿进行肩关节的外展、前屈、后伸运动,均为每天3次,每次15~20min。
外固定去除后,主要以增强肌力、改善关节活动受限、加强主动运动为主游戏方法主要有利用设备进行上肢的屈伸训练,结合设备自带的游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每天2次,每次20min。比如采蘑菇游戏,电脑边放“采蘑菇的小姑娘”音乐,边在孩子双肩背上一个小背篓,鼓励孩子用患肢捡乒乓球放到小背篓里。在骨折后期可进行打羽毛球、乒乓球等游戏并增加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如刷牙、洗脸和梳头等动作。
10.发生肱骨髁上的注意事项
发生肱骨髁上骨折后,不要过于恐慌,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注意在医生指导下坚持肘关节功能锻炼,以利于恢复,家长要教育患儿认识到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有很好的预后,家长切记要避免病急乱投医,要去正规医疗机构就医,防止上当受骗,延误病情,引起后遗症。
11.饮食如何调理
忌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糯米饭、粽子、年糕、米糕;
忌吃容易产气的食物;如红薯、芋头、黄豆;
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大蒜。
宜吃富含钙磷元素的食物,如鲫鱼。
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
宜吃膳食纤维类食物,如西葫芦。
12.如何预防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在儿童的跌倒伤,或者高能量的车祸伤、高处坠落伤等情况下,因此生活中预防肱骨髁上骨折主要是教育小儿预防跌倒,避免嬉戏打闹,以减少肱骨髁上骨折的几率。
参考文献
朱超,沈海琦,侯明夫,梁斌,唐金山,顾强荣.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的康复锻炼[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5:-
吴文英,钱定金,许蓉,肖丽青,张英.游戏式功能锻炼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锻炼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29:-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