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关键知识点汇总肩关节关键知识点汇总
肩关节的运动
肩关节的活动涉及几个关节综合活动。如胸锁关节、肩锁关节、肩胛关节和盂肱关节。盂肱关节是肩部的主要关节。
一、肩关节的主动运动
屈/伸(-度/50-60度)
外展/内收(-度/50-75度)
在肩胛平面的外展(-)
外旋/内旋(80-90度/60-度)
水平位的外展/内收(45度/度)
二、肩肱节律
肩胛骨:肱骨=2:1
阶段一:在肩关节外展的第一个30度,主要由盂肱关节完成
阶段二:肩关节外展30度后,肩胛骨开始在胸壁上上旋,肩胛下角向前移动。
胸锁关节:锁骨上抬大约30度(或25度)
肩锁关节:上旋5度
盂肱关节:外展60度
阶段三:胸锁关节:锁骨保持上抬30度,围绕长轴向后大约旋转45度(或25度)
肩锁关节:上旋30度(或35度)
盂肱关节:外展度
三、肩关节的运动肌肉
肩胛骨
上抬:肩胛提肌、菱形肌
下降:下斜方肌、背阔肌、胸小肌、锁骨下肌(作用不被确定)
上旋:上斜方肌、下斜方肌、前锯肌
下旋:肩胛提肌、菱形肌、胸小肌
前伸: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
后伸:小菱形肌、斜方肌中束、背阔肌
盂肱关节
外展:三角肌中束、肩袖
内收:三角肌前束、后束、背阔肌、胸大肌、喙肱肌、大圆肌、肱三头肌长头
屈:胸大肌锁骨部、三角肌前部、喙肱肌、肱二头肌长头
伸:肱三头肌长头、三角肌后束、小圆肌、背阔肌
内旋:胸大肌、三角肌前束、大圆肌、背阔肌、肩胛下肌
外旋:三角肌后束、冈下肌、小圆肌
四、肩关节的稳定性
肩关节结构松弛,活动度较大,其稳定性主要由关节囊韧带、关节组件、关节腔内负压、和盂唇共同维持。
关节囊的韧带复合结构由盂肱上韧带、盂肱中韧带、盂肱前下、后下韧带和喙肱韧带共同组成。
1、盂肱上韧带:限制肱骨头的外旋和下移
2、盂肱中韧带:限制肱骨头的外旋和前移
3、盂肱下韧带:
前支:限制肱骨头的外旋,向上和向前移动
后支:限制肱骨头的内旋和前移
上肢在躯干两侧时,盂肱上韧带、盂肱中韧带限制作用最大。
上肢外展45度时,盂肱中韧带、盂肱下韧带限制作用最大。
上肢外展90度时,盂肱下韧带限制作用最大。
4、喙肱韧带:起于喙突,与关节囊混合后共同附于肱骨上。在肩部外旋时,该韧带紧张并防止肩关节半脱位。
动态稳定
肩关节的动态因素由肩关节周围的肌肉维持。其中肩袖是维持动态稳定的关键。肩袖主要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组成。冈上肌通过将肱骨头向关节盂牵拉来保持肩部的稳定;冈下肌、小圆肌在冈上肌被激活后,能外旋肱骨头,并且通过对关节加压来稳定肩关节;肩胛下肌的功能类似于内旋肌。
五、神经结构
盂肱关节的运动和感觉支主要来自C5和C6水平
盂肱关节囊主要被肩胛上神经(C5,C6)和腋神经(C5,C6)支配
臂丛神经被包埋后,容易受压迫的地方:颈椎孔;前、中斜角肌;锁骨和第一肋骨间隙;胸小肌
PM自然恢复疗法培训班通知
授课讲师:孟建华教授(PhllipMeng)PM自然恢复疗法创始人美籍华人、刘寿山亲传弟子、全国整脊调理师学术委员会主席唯一一位为了探寻无痛治疗手法而走访和体验了世界多个国家的学者,从而总结了这一套PM人体自然恢复疗法。一、授课内容1、树正念,增心能,医者身、心合一的训练方法;2、脊柱手摸心会、无痛诊断检测术;3、四位空间引导术:4、精神、物理与手法:(1)手摸心会术(2)刘寿山的“宫廷理筋术”(3)9大无痛治疗脊柱病手法(唯一无痛手法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痛风等相关脊柱疾病)二、开班时间:年3月
报到地点: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北大街5号(金成建国5号)室-李老师()三、优秀学员可优先推荐去马来西亚工作。
更多信息请关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2017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