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盏茶,浓酽酽的上海铁人人物志

十年,总是有很多故事要讲。上海铁人俱乐部成立十年,上海铁人大家庭同舟十载。纪念十年,我们推出上海铁人人物志系列。正是这一张张面孔,让这项运动魅力无穷。

初识铁人,了解无多,难免意淫,觉得铁人就是铁做的,是摩登时代里那些钢铁齿轮,不食烟火,不进油盐,不知冷暖,不解风情,你说hello,他说goodbye。再识铁人,一番拨乱反正之后,觉得他们多能写出“澎湃如昨”的字句,也爱闭上眼睛、扯着喉咙向着天吼几句汪峰,也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恨不能扛一把粉红色的锄头、抹着泪去葬一抔落花。但杨宁两者皆不属于。

大暑,腐草为萤。清晨五点,东边天际的云已经烧了起来。给未满周岁的女儿朵朵喂过奶,唤醒太太之后,杨宁一头钻进世纪公园,蝉鸣聒噪,荷花正盛。跑了片刻,手臂上已渗出细密的汗珠。若不是这大热天,定要低心率慢跑一个全马。虽然自称既怕热又怕冷,曾数次在冷和热面前逡巡踌躇,但跑在今日的酷暑之中,杨宁不会抱怨,因为历经生活、工作、世事的洗礼,此刻再穿上跑鞋,为明年的UTMB环勃朗峰越野跑而战,他只有感恩的心,就如他在TNF北京百公里越野跑之后写的:谢天,天降大雨,比赛成全了他这个怕热的;谢地,路虽崎岖,但总算完璧归赵,把他还了回来;谢太太,愿执他这铁人之手,与他偕老。

杨宁在年河南睢县铁三

年锦州,杨宁首个标铁

不记得是在《读者》还是《知音》一类的地方曾经读到,人心如茶,泡的越久,越淡。起初茶汤呈亮,茶香清高,续水添杯之后,纵然七泡有余香,终将寡淡无味,伤痛、离别、纷扰都将冲淡自己最初的狂热和痴迷,无论你情愿不情愿。然而有人甘于空守一壶残渣冷末,有人选择暖杯落茶,再来一壶。十年间,铁三于杨宁,有如茶一般,一次次从生活中淡出,又一次次浓墨重彩重新亮相。此时此刻,杨宁的这一盏茶,重又浓酽起来。

十年前,刚沏好的那一壶,水滚烫,茶香四溢。北京马拉松,受朋友影响,时年三十有余的杨宁蠢蠢欲动,决定挑战这一“望尘莫及”的距离。杨宁不时提起,马拉松不是傻跑,骑车也不是傻骑。他的马拉松训练计划理性精确,如咬合的齿轮一般,北京马拉松训练日志中他记录道:“九月初训练开始时,我的身体基本状况,静止心率(晨脉)54,最大心率高于,(60%心率;70%心率;85%心率),体重61公斤。”对于普通马拉松跑者而言,短短的四周训练辅以一周赛前调整,能取得3小时30分的成绩,实属不易,不得不说,铁人那理性自律的一面在闪光。他严格按照心率训练法,训练项目精确的让人瞠目:“周四,极速跑,即加快跑步速度,使心率达到85%,然后大幅减缓速度,直至心率恢复至70%,然后再加速,依次循环跑4-5km…周六,以85%精确心率水平,匀速跑12-15分钟…”一块PolarS心率表和一双Asics马拉松竞赛跑鞋贯穿始终。至比赛日,拉伤的小腿肌肉仍未恢复,只得打封闭硬上弓。三个半小时之后,穿过终点线的那一刻,喜悦中竟然夹杂着些许遗憾。心率表告诉他,这场比赛他并未尽全力。全程下来,平均心率略高于70%的水平,最大心率略低于85%,前半程放的太松,后半程加速太晚。但这毕竟是一次收获颇丰的尝试。“这一次选择马拉松,对自己来说不但是一次新的挑战,也是一次对生活方式的重新选择,”杨宁赛后写道。此时,这一壶新泡的茶,姑且当它是铁观音,青蒂绿腹,在滚烫的水中伸展腰肢,送出一缕高香。

大暑,本是沉香消溽、卧席听蝉的节气,跑步难免有些虐人虐己,于是杨宁停了下来,于公园寻一处僻静——正是常和太太女儿共度周末的一处草地,如数家珍一般,回想最近跑的路和山,只为有资格一睹勃朗峰的芳容。待到兴奋处,他的手下意识的抚了一下右肩,Asics跑步背心的覆盖下,一道S型伤疤,来自九年前的一次肩锁再造手术。那些日子里,原本一壶酽茶,几经冲泡,已是寡淡无味,还添了几分说不出的温吞和苦涩。

年杨宁准备暂别北京,赴中欧读书,开学前的一周,骑行俱乐部为他准备了一次告别训练,谁料这次训练真的让他暂别铁三,一别就是一年多。关于骑行训练,杨宁再次强调了“骑车不是傻骑”的理论。“前后车之间近到只有20厘米的距离,怎么跟车,怎么让车队始终保持高速高效的状态,上山怎么骑,下山怎么骑,计时赛怎么骑,这些都需要有经验的教练来指导。”虽然刚刚装好的一台SpecializedShiv闲置两月有余,但提起自行车训练经,十年前学到的依然满仓满囤,一点没丢。那次告别训练中,在北京的经典骑行路线上,大村至高崖口的一段,一个下坡急速转弯,车速60迈时不慎摔车,人飞出去几米远,头和右肩着地,锁骨脱位,韧带撕裂。医生折腾了几个小时,截去一段锁骨,自左腿抽取几束韧带,重新绑在打了孔的锁骨上,相当于再造了一个肩锁关节。术后杨宁被告知,恢复需要一年。

子曾经曰过:theshowmustgoon。于是作别北京,迁至上海,拖着吊挂固定的右臂,坐进中欧MBA的课堂,学业繁重,独自生活,前途未知。由于长时间固定,右肩、右臂和背部的肌肉群逐渐萎缩。春秋辗转,日月递嬗,这盏凉茶已变得难以下咽,杨宁独自啜饮。半年后他逐渐开始通过游泳辅助康复训练,继而重拾跑步,进行力量恢复,但挥之难去的是心理上的恐惧。骑行下山时始终不敢放,全身紧张,不停刹车。一次千岛湖骑行比赛,杨宁半开玩笑半认真:“不如骑上去,然后坐收容车下来算了!”那次骑行,他和老布落了单,收容车一直跟在屁股后面,伺机把他们扫进去。然而他们两个轮番领骑,像电影里讲的那样永不言弃,不但追上了大部队,连收容车大叔也折服了,拿起大喇叭朝他们喊:“你们哥俩加油啊!”

然而在老布看来,那时杨宁仍然没有完全准备好投入到比赛中,无论心理上还是生理上。这一年金秋,北京标铁。为备赛他已经恢复了每周一个全程标铁的训练量,但心中仍隐约有一丝不安,只是一直没在意,直到赛前一日试水。十三陵水库水温低,杨宁原本就怕水冷。赛前一日照例失眠,加之对水冷的恐惧,两片安眠药也没帮上太大的忙。半夜醒后再也睡不着,对游泳的恐惧一直啃噬着他的神经。终于挨到天明,比赛发令汽笛响起,本想着不论三七二十一跃入水中,游开了就好了。谁料水冷引起胸闷、心跳加速、恐惧、胸更闷,心跳更快,形成了恶性循环,心中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占上风,“退赛”两个字仿佛就是上嘴唇碰下嘴唇的事。救生艇的上的人拿着大喇叭喊:“注意最后一名选手!”随后朝他驶来,作势要把他捞上来。天知道彼时杨宁的头脑中多少个镜头在闪回,小学操场上不论寒冬酷暑的跑圈晨读,首场马拉松32公里之后的一路超越,摔车时右肩沉重落地的一霎那,独自舔舐伤口并应对繁重学业的日子…就这样抱着浮标纠结了一盏茶的功夫,无数次想举手退赛,无数次话到嘴边却又说不出口,在极度的矛盾中第一圈已经游好上岸了。面对第二圈,入水前再次陷入煎熬,最终凭着一股“宁可就西而死,岂能归东而生”的气概,跳入水中,不断加速。最终用时3小时06分,不是他满意的成绩,但至少预示着他走出了伤痛的阴影。最后五百米的冲刺酣畅淋漓,仿佛那一壶淡出鸟来的残茶终于被泼掉,连同伤痛、怀疑、低谷、彷徨,一同进了下水道。

那一日,老布新店开业,杨宁来捧场。一件年海口铁人赛的完赛Tshirt被装裱在墙上,杨宁驻足看的出神,Tshirt胸前一处污渍显得扎眼,不知是汗是泪,Tshirt底下似有一颗心在跳动,让他想起自己的第一个铁人赛,活生生的仿佛就在眼前。朋友圈曾经疯转一篇文章,历数海口铁人赛赛场上的中国铁人,知名的,不知名的,拥抱母亲的,牵手太太的。照片中,杨宁站在夜幕里,疲惫和兴奋揉在一起,挂在脸上,手握那枚椰壳完赛奖牌,手臂被烈日烤的通红。“那时我们连wetsuit这回事都不知道,”杨宁很羡慕今天的年轻打铁者,物质极大丰富,装备戳手可及。由于没有经验,他的首场铁人赛充斥各种插科打诨。首先是拉肚子,能量棒能量胶倒了肠胃,中途经过自己入住的酒店,索性回酒店如厕。而后又发现一位疑似中暑的参赛者,跑的左摇右晃,于是他又充当了一把救死扶伤的角色,搀扶别人走了一段,直至医疗救援到来。两段插曲过后,还能以15小时完赛。次年第二届中国铁人赛,赛前一天试水,水面上电闪雷鸣,铁三险些变成铁二。比赛日杨宁终于没能敌过毒辣的太阳,躺在赛道边良久,在太太的劝说下,终于选择了退出。

世人纵然感慨人生如白驹过隙,但毕竟不是三五日就过完的,生活也好工作也罢,训练也好比赛也罢,茶过三巡,日子长了总有淡而无味的那一天。即使同一场比赛,也难免经历鸣锣开赛时的极度兴奋,到战天斗地的豪情,到天知地知的无奈,最终如跑者荒城一般,在比赛半路上抛下一句:“这比赛真没意思,我的心已经淡了。”但完赛后却又写下了《竟逐大西山,迷途不知返》的文字。罢了,淡也是他,浓也是他。杨宁也出现在这场比赛中,今年的TNF北京百公里越野赛,赛道延西山龙脉铺陈,被称为迄今为止亚洲难度最大的赛道。比赛日乌云密布,浓雾锁山,赛道并行之处,见白山羊往复于坟茔之间觅食。赛后杨宁说这样的赛道虐一次就够了,正应了荒城那颗变淡的心。

杨宁在年海口中国铁人赛

杨宁在年北京铁三

北京TNF完赛

世事混着五味百态,合着滚烫的水不断冲刷着各自的那壶茶,茶叶一次次起舞,茶汤一遍遍褪色,茶香一缕缕散尽,如落花流水一般无可奈何。只是这茶变得寡淡之后,大可不必勉强再饮,另寻佳茗,浓酽酽的重沏一壶就是了。于是杨宁照例倒掉那残的冷的,泡上一壶酽的,只是这一次多了一重味道——女儿朵朵出生了。一直以来,工作未曾成为训练路上的绊脚石,身为公司高管,负责上下内外沟通公司上市事宜,工作称不上繁重,也够不上压力。只是朵朵出生前后,杨宁在家庭责任这一头自加砝码,减少了比赛和训练时间,但力求训练效率不缩水。家住23楼,上下楼梯往返数次,全当跑山。若是路跑,则一下楼就按下佳明,计时开始,节省时间。沉溺于照顾太太女儿的杨宁乐此不疲,给女儿洗澡,换尿片,哄睡觉,晨起喂奶,多项全能。还是太太提醒他,是否和比赛告别的太久太久,因为她突然发现和朋友谈起自己的铁人先生时,竟无新鲜谈资。

于是杨宁煮了甘泉,暖了杯盏,寻了上等好茶,高山流水沏了一壶,只待浓香沁脾,仿佛正亲吻那神奇梦幻的勃朗峰,在公里的赛道上穿越四季,跨越时空。

--------

上海铁人人物志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im.com/wadzz/5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