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肩关节脱位会成为习惯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可满足人体的日常生活和特殊运动需要,但它也是人体内最易发生脱位的关节,其发生比例在所有关节脱位中竟然高达45%-50%。肩关节脱位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往认为治疗外伤性肩关节初次脱位非常简单,仅需手法复位、三角巾固定几周即可。然而,跟踪研究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不少患者经这样治疗后在肩关节某个特定位置会经常脱位,如钓鱼甩鱼竿时、投篮和排球扣杀时、手拉扶杆遇到公交车急刹车时等。甚至肩关节脱位在轻微外伤后即可发生,且发生频率增加,严重影响患肢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少患者因担心发生脱位还会产生一种恐惧心理,不敢运动,更不敢将手举过头,这些不良情况的发生对传统肩关节脱位的治疗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什么肩关节外伤初次脱位后会逐步成为一种“习惯”?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从肩关节的解剖说起。简单地说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盂组成盂肱关节,肱骨头大而肩胛窝浅,属于多轴球窝关节。周围关节囊对其的限制比较薄弱,使之成为人体活动度最大、最灵活的关节。由于肩关节缺乏足够坚强的保护,易受外力影响等使其极易发生脱位;其次,肩关节脱位形式多样,存在肩关节部分脱位和完全脱位;也存在前脱位、后脱位和多向脱位;当肩关节在轻微外力下可反复脱位,且多半能自行复位时,称为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可见,肩关节脱位并非简单,其实非常复杂;另外,肩关节脱位后是否再次发生脱位,还与患者最初发生脱位的年龄密切相关。文献统计,当小于30岁的患者发生初次肩关节脱位后在2年内再次发生肩关节脱位的比例超过50%,有的甚至超过95%,这与肩关节脱位复位后是否采取固定无显著相关性;最后,肩关节脱位的病理主要是脱位引起肩关节囊韧带和关节盂唇损伤。外伤后肩关节初次脱位的传统治疗以手法复位三角巾固定为主,治疗方法过于单一,而肩关节脱位复杂、多样,影响因素众多,因此这样单一的治疗难以胜任肩关节脱位后的各种复杂情况,其结果自然难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那么肩关节脱位养成“习惯”后存在哪些危害?肩关节脱位后易引起肩关节囊韧带和关节盂唇损伤,非手术治疗在许多年轻、运动量大的患者中往往效果欠佳,极易再次脱位,甚至成为一种“习惯”。这样的“习惯”易引起肩关节囊韧带的进一步损伤,导致肱骨头和关节盂骨缺损,造成关节软骨、肱二头肌腱和肩袖损伤,甚至导致神经损伤,严重防碍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出现心里障碍。肩关节脱位成为一种“习惯”后不仅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且使治疗更加复杂困难,严重的只有遗憾地接受人工关节治疗。因而,国际运动医学界和肩关节专科学会建议,对于在30岁以前因创伤发生肩关节初次脱位的患者,应尽早手术修复撕裂的肩关节囊韧带和盂唇,从而有效预防这样的“习惯”发生。王跃庆博士目前是医院特邀专家,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缺血性股骨头坏死、骨关节创伤及畸形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以后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骨科相关知识!

赞赏

长按







































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im.com/wadzz/6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