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下地孟氏架治愈79岁骨折老人
人体进入衰老阶段后,在发育、代谢、内分泌等许多方面与年轻人截然不同,骨骼肌肉系统方面的变化尤为明显。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骨折已成为社会问题困扰众多家庭,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甚至会危及生命。
“孟氏架”救治79岁老年骨折患者,5天下地行走
不久前,周奶奶遭遇了晚年生活最难过的一次煎熬。原来老人因为在家时不小心摔了一跤,顿时感觉一阵剧烈疼痛,在家躺了半个月也没见好转。到医院一检查,X线片显示:胫骨中下段骨折。医院以老人年纪大,手术风险高为由拒绝为其进行手术。经人介绍,周奶奶的家人将医院名医堂。
4月2日到院后,名医堂著名骨科专家孟和教授的骨科团队,并医院常见的切开复位的钢板内固定手术疗法,而是采用了著名的“孟氏架”进行“左小腿闭合穿针外固定器固定术”,术后拍片复查见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5天后,周奶奶已经可以借助助行器下地行走。老人快速重新站立了起来,让家属惊讶不已:“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没想到老人能恢复这么快。”
骨科患者的福音
据名医堂骨科团队专家,同时也是孟和教授学生的王振海主任医师介绍,以往骨折多用小夹板、石膏或卧床骨牵引来处理。人们常说的“伤筋动骨一百天”,就是指患者长时间不能或不便动弹,造成肌肉萎缩。医院开展的手术复位钢板内固定,虽然可直接对接骨头稳定性好,但因为开刀存在手术、麻醉及感染风险,还需在骨头长好后进行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钢板或钛合金材料,不仅手术时间长、花费多,病人还留下较大疤痕。
“孟氏架”则在骨折后采用外固定,用指头粗细的半环或环形支架,在骨折两端穿两根钢针,在架子上不同高度、不同长度、不同角度用复位针和固定栓弹性固定,将骨折治疗原则中的复位、固定及功能活动完善地融为一体。这样的手术时间短,损伤肌肉、韧带、神经、血管少,愈合快,而且费用少、风险小,还可避免二次手术,无手术疤、并发症少,实在是一种福祉百姓的手术变革,可谓骨科患者的福音!
△孟氏架
誉满中华的“孟氏架”
许多人第一次听说“孟氏架”,其实早在年唐山大地震时,为了应对大量的骨伤患者,医院名医堂孟和教授就经过潜心研究,研制出被称为“孟氏架”的骨折复位外固定器,逐渐形成了在国内外骨伤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医骨伤“孟氏疗法”。年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及“卫生部十年百项成果推广计划”,年经权威专家评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除了老年人骨折,孟氏架对于幼儿等未成年人的骨折也有较好疗效,孟和教授和王振海教授表示,孟氏架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对于小儿骨折效果满意,具有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儿童骨折的有效疗法。
据不完全统计,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10年间,全国各地有医院应用孟氏架疗法,治疗新伤与陈旧性骨折病人多例,没有发现一例再发生骨折。在进入21世纪的10年中,全国有家医院应用孟氏架疗法,治疗新伤与陈旧骨折病人上升为30例,同样没有发现一例再发生骨折。
孟氏架创始人--孟和教授△孟和教授
孟和教授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外固定器疗法“孟氏架”的创始人和倡导者,半个多世纪的辛勤耕耘,孟和教授作为中西医结合骨科资深专家,历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生物力学室主任、医院创伤科主任、矫形专家、博士后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孟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他首先提出骨折治疗的弹性固定准则;也从骨折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内外用药形成了骨折复位外固定器疗法的规范化治疗体系;同时对骨折理论、技术方法和基础研究、医疗器具(材)等有所创新,实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骨病”、“矫形”技术和方法原创性的“创新”,是骨科领域的里程碑。年,国家卫生部已将孟氏架疗法列为全国十年百项重大成果向全国推广,曾获卫生部、北京市、河北省、广东省、中研院奖10项。在美国匹兹堡举行的第九届国际发明博览会上,“孟氏架”、“孟氏架治骨折”获美国匹兹堡发明展(INPEX)金奖二枚,“孟氏架助残”获铜奖一枚。
主要著作:
《骨科复位固定器疗法》、《骨伤科生物力学》、《中国骨科外固定博览》、《中国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膝内外翻防治》、《中西医结合外固定治疗学》、《骨伤科微创案例评析》。
两届卫生部部长钱信忠、陈敏章为他题词肯定。陈敏章题词称他“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
孟和教授骨科团队专家:△王振海
主任医师,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临床医学专家,师承著名专家孟和教授,从事医疗、科研工作近50年。历任中西医结合科主任、骨伤科主任等,医学基础理论深厚,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股骨头坏死及多发性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痛风、类风湿、老年多发性骨折、未成年人骨折等。
更多了解,请拨打专家咨询预约热线-//
裕和传承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