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也不一定知道的17条新生儿护理建议
1、尽量要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的第一天然食品,宝宝出生后6个月内,最好是以纯母乳的方式喂养。如果一开始出现奶水不足的情况,新手妈妈也不要有心理压力,很多时候都是喂奶姿势不对才奶量不足,多让宝宝吮吸能够增加乳汁分泌。母乳实在不充足,还能给孩子配方奶粉,千万别因此而产生抑郁焦虑。
2、奶水够不够,孩子说了算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胃口很小,一次需要的奶量不会很多,大人不能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胃口。在早期,妈妈应该按需喂养,孩子有需求了就要及时喂奶,没有时间次数的规定。宝宝在两次喂奶期间可以安静熟睡2个小时左右,喂奶后妈妈的乳房变得松软,就说明宝宝够吃了。
3、不需要额外大量补钙
国外专业儿科医生通常都不推荐婴幼儿额外补钙,婴幼儿的主要食物是母乳以及各种辅食,饮食中的钙含量已经足够满足孩子生长所需,因此不需要给孩子额外大量地补钙。
4、孩子患湿疹,饮食要注意
母乳喂养有助于避免牛奶过敏所引起的湿疹,给宝宝添加辅食要注意,部分食物过敏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宝宝的湿疹,因此妈妈在添加辅食时,可以做好记录,密切观察宝宝对食物的反应。
5、预防孩子出现缺铁性贫血
贫血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孩子贫血主要是缺铁性贫血,对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妈妈要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强化铁的奶粉、米粉等,孩子开始吃肉类辅食后,也可以在辅食中添加动物肝脏、瘦肉、鱼等富含血红铁素的食物。同时,还可以让宝宝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帮助吸收铁质。妈妈一旦发现孩子贫血了,应该及时去看医生。
6、有助于预防孩子近视的营养素
维生素A对视力非常有益,维生素B1是视觉神经的营养来源之一,维生素B2是角膜及视网膜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钙离子与维持眼睛巩膜的弹性有关。此外,硒、铬也是与眼睛营养密切相关的元素。日常饮食中注意摄入这类营养素,有助于预防孩子近视。
7、注意保护刚萌出的乳牙
孩子的牙齿要从小开始注意保护,还没长牙的宝宝,每次喂奶后喝点清水可以起到清洁作用。宝宝长牙后,妈妈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蘸清水轻轻擦拭他的牙齿,等到宝宝3岁以后,就可以开始教他自己刷牙了。
8、孩子生病不要乱吃药
孩子的身体跟大人不一样,很多常见药物都是针对成年人的,剂量并不适合孩子。有些家长把抗生素当万金油,孩子一感冒就给他吃抗生素,千万别这样做。如果药物不对症,不但不起作用,还容易导致很多副反应。孩子生病应该使用儿童药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9、要高度重视装修对孩子健康的危害
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装修公司,尽可能选择环保材料及家具,儿童房尽量少用家具,装修结束后要通风3个月或者半年以上,最好请专业人员检测你家的室内空气质量,合格后再入住。
10、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作标准
孩子吃多少,长多高,什么时候开始走路,什么时候开始说话,这些都没有一个标准的,每个孩子的发育不一样,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来跟自己的对比。
11、多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
明媚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是促进孩子生长发育,预防疾病好的方法之一。多带孩子出门晒太阳,还能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
12、最适合孩子的肉类是鸡肉和鱼肉
鸡肉和鱼肉比起牛、羊、猪肉更容易消化,鱼肉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吸收后对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非常有益。
13、孩子的饮食口味要清淡
给宝宝做辅食,不宜用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少盐少油。最好用蒸、煮、炖、煨等烹调方法,这样做出的菜熟烂,软、易嚼、好消化、不油腻,炸和煎的方法最好不用。
14、牵孩子最好拉手肘或上臂
孩子肘部关节囊较弱,容易引起桡骨脱位,因此牵拉孩子时,应该拉手肘或者上臂,1岁的宝宝学走路时,最好将两手放在孩子的腋窝下。
15、孩子意外烫伤,要用流动冷水冲洗30分钟
水流不宜过急,在冷水中,将伤口表面的衣物小心除去,不宜强行剥掉,避免弄破水疱。将烫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以缓解疼痛,发散热量。注意观察宝宝的体温。通过以上处理后,用洁净无菌的纱布或毛巾覆盖伤口并固定,保持伤口清洁,减少感染。最后,将宝医院进行治疗。如果是重度烫伤就千万不能用水冲洗,赶紧呼叫吧!
16、摔倒肿包别忽视
孩子的头部或身体其他部位摔伤,会出现皮下血肿,这时不要去按揉肿包,会越揉越肿,应该用冷敷的方法,先消肿,过几天后再热敷去淤血。如果摔到脑袋,那么还要注意观察孩子有没有内出血或脑震荡,以便及时送医。
17、6个月以内的宝宝不需要经常喂白开水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提到: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不需要额外喂水;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宝宝,只要奶量充足,一般也不需要喂水。除非宝宝出现嘴唇干、尿黄、尿少、腹泻脱水等情形,否则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给宝宝额外喝水的。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