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偏瘫肩痛rdquo,你
据数据调查显示67%的正常人在一生之中的某个时候都有过肩部疼痛,而偏瘫患者们发生肩痛的概率大约有85%。当我们不正确的去治疗肩痛时,肩部疼痛会使患者昼夜无眠,严重时,甚至不能活动他的上肢,导致患者情绪焦虑,最终影响生活质量及康复治疗。因此肩痛是全面康复的主要障碍。本篇主要写了肩关节解剖、偏瘫肩痛的原因、预防及损伤性活动、检查方法和治疗措施,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偏瘫肩痛进行高效的康复治疗。
一、肩关节解剖知识1、肩关节骨性结构:
(1)肩胛骨:呈三角形,位于胸廓后面上外侧,介于第2~7肋之间,可分为3个角,3个缘和2个面。
(2)肱骨:位于上臂,分两端一体,上端内测有半球形的肱骨头其关节面与肩胛骨的关节盂肱关节,体成圆柱形。
2、肩关节的构成:
由肱骨、肩胛骨和锁骨及其附属结构组成。上肢连接躯干的部分,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由七个关节组成:
(1)盂肱关节:是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之间的滑膜性接连,是多轴球窝关节。
(2)胸锁关节:由锁骨的胸骨端关节面和胸骨柄的锁骨切迹组成。
(3)肩锁关节:由肩胛骨肩峰端和锁骨远端关节面构成。
(4)喙肱关节:由肩胛骨的喙突与肱骨构成。
(5)肩肱关节:由肩胛骨与肱骨头构成。
(6)肩胛胸壁关节:由肩胛骨与胸廓后壁构成,依靠肩胛提肌,大小菱形肌与斜方肌产生活动。
(7)肋椎关节:由肋骨后端与胸椎之间的连接组成。
3、肩关节周围肌肉解剖图:
二、为什么会发生肩痛?(一)、主要原因
1、肩关节的七个关节没有相互协调。
2、肩胛骨肱骨运动规律的丧失(肩肱节律丧失)。
3、肱骨外旋不充分。
4、肱骨头在关节盂内下移不充分。
5、肩关节半脱位。
(二)、其他原因
1、先天因素:异常的骨骼生长和肋骨连接。
2、颈椎:脊椎结构的病理改变可能会发生疼痛的局限性症状,关节活动度受限及肌无力。
3、神经系统不良张力:因为神经系统的任何损伤都可能引起整个系统的张力增高而发生疼痛。
4、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体态发生改变,复合关节表面软骨以及周围软组织也在退变从而产生自发性疼痛。
三、如何预防肩痛?1、保护肩关节,避免引起肩痛的诱发因素。
2、每天正确的体位摆放至少30分钟:
1)仰卧位:手放在头后。2)侧卧位:尽可能以正确的姿势向偏瘫侧卧,同时肩部充分前伸。3)坐轮椅时的体位:盂肱关节中立位,上肢放在扶手上,在白天的时间里,上肢不能摆放在内旋位。3、应鼓励患者继续进行上肢正确,无痛的自助性锻炼。
4、在做上肢的被动运动之前,都应进行肩胛骨的充分松动。
5、任何引起疼痛的体位和活动都应立即改变并停止或以无痛的方式进行。
6、对患者本人,照顾者及家属进行肩部保护及预防措施的健康宣教,注重患者心理教育。
7、避免引起肩部疼痛性损伤的活动:
(1)不正确的体位摆放及患者本身的行为姿势。
(2)被动运动范围内肩胛骨没有进入正常的位置,肱骨没有外旋。
(3)心理焦虑与情绪紧张也会导致肩痛加重。
(4)主动练习时手臂上举太剧烈。
(5)不正确的提起患者靠向轮椅靠背引起牵拉,导致被动肩外展与肩峰发生撞击。
(6)从远端抬起上肢。
四、肩痛如何检查?1、主、客观资料:主要了解患者主诉疼痛部位、疼痛感觉、疼痛时间、现病史、往病史(如肩部是否受到过损伤,是否有肩周炎,有无手术),临床影像学关于骨骼病变资料。
2、视诊:使患者轻松自然站立,检查肩部的外观、形状、大小、肤色或姿势的差异,有无肿胀、肌肉萎缩、肢体位置,骨性结构与姿势是否正常。
3、触诊:通过患者主诉触诊疼痛部位,检查肩关节的压痛点,对肩部施行全程被动活动范围检查并体会是否感觉到细捻发音、咔嗒声、沉闷声。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等级,了解疼痛性质,以及是否发生肿胀及炎症。
4、评估:根据患者自主活动患侧上肢的情形,进行肩关节的主动及被动检查,了解肩胛骨与肱骨的稳定性,测量各方向的关节活动度运动范围,评估肌张力和肌力有无异常。
五、肩痛如何治疗?1、医患沟通:进行肩部保护及预防措施的健康宣教,解除患者焦虑心理,放松就是最有效的办法。
2、体位摆放:
(1)健侧卧位:为保持肩无疼痛,必须很好的支持其偏瘫,要使肩胛骨能自由活动,从半侧卧位到全面侧卧位要逐渐进行,在胸前额外放一个枕头以防偏瘫臂内收。
(2)患侧卧位:以正确的姿势向偏瘫侧卧,同时患侧肩部充分前伸;抑制躯干和上肢的痉挛。
3、主动练习:鼓励患者上肢主动性的练习,维持关节活动度,可锻炼肩胛骨、肱骨、锁骨周围的肌肉力量及肌张力的稳定与平衡。
4、手法治疗:基于触发点机制的按摩治疗,徒手关节松动术(Maytland手法),肌肉牵张辅助治疗,无痛范围下关节活动度训练。
5、物理因子疗法:可使用电容电阻法能量转(care),局部振动治疗(evm),冰疗,红外线,低频及中频电疗法进行镇痛,消炎,缓解痉挛,兴奋神经肌肉等。
(1)电容电阻法能量转换仪(care),20%Hz的治疗频率,15分钟。
(2)局部振动治疗(evm),~Hz的治疗频率,30分钟。6、肌效贴治疗:是一种将较特殊的胶布贴于体表,以达到保护肌肉骨骼系统,促进运动功能的非侵入性治疗技术。可消除疼痛及软组织肿胀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感觉输入,放松软组织等。
7、针灸:可针灸身柱、风门、天宗、委中、肩井、肩周等穴位。
8、局麻注射:疼痛剧烈时,为解除肩痛并改善关节活动度,可以在肩峰下注射1%利多卡因。
六、总结患者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他们疾病缠身但却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他们在康复道路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们的关爱更应该附着于实际行动与提升自己,让我们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他们早日回归家庭与社会。参考文献:取自北京出版社年10月发行的{瑞士}帕特里夏?M.戴维斯著《循序渐进:偏瘫患者的全面康复治疗》第二版。作者:汪晓琳长寿康复中心实习生
陈晨长寿康复中心OT组长
总编:刘洋长寿康复中心治疗师长
秦文秋长寿康复中心PT组长
排版:汪晓琳长寿康复中心实习生
刘宇鑫长寿康复中心实习生
神经康复组——OT组介绍
一什么是作业治疗
有选择性和目的性地应用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等有关的各种活动来治疗患者躯体、心理等方面的功能障碍,预防生活及工作能力的丧失或残疾,发挥患者身心的最大潜能,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和恢复患者躯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其早日回归家庭,重返社会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
二作业治疗目的
1、增强功能活动的控制能力和耐力。
2、增强肢体尤其是手的灵活性及协调性。
3、改善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4、调节患者心理状态。
三OT与PT不同
类别
作业治疗(OT)(精细功能)
运动治疗(PT)(粗大运动)
治疗目标
改善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使患者运动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为OT准备)
治疗范围
躯体和心理功能障碍
躯体功能障碍
治疗手段
日常生活活动、生产性和休闲娱乐活动以辅助器具的使用和训练等
肌力训练、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牵引、手法治疗、器械训练、医疗体操等
治疗重点
体现患者的综合能力,增强功能活动的控制能力和耐力,增强手的灵活性、手眼的协调性,以及上肢或手的精细、协调为主
增强肌力及关节活动度,改善运动协调性、运动耐力及躯体平衡
患者参与
主动参与
主动为主,被动为辅
趣味性、积极性
强
弱
举例(步行)
去公园散步、外出购物(实用步行训练)
平衡杠内训练、治疗区训练(步态训练)
四作业治疗适应症
1、神经系统疾病:脑出血、梗死、外伤、脑瘫、脑炎、脑瘤术后所致的瘫痪、帕金森、老年痴呆、脊髓损伤、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等。2、运动系统疾病:四肢骨折、截肢、各种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手外伤、软组织损伤等所致功能障碍患者。
3、其他系统疾病及各种原因导致功能障碍患者:心肺系统疾病、糖尿病、烧伤、小儿精神发育迟滞、先天性畸形、学习障碍以及精神心理障碍性疾病等。
五作业治疗禁忌症
严重的精神、意识障碍、且不能合作的患者、急、危重症及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或者需要绝对休息的患者、均属于作业治疗的禁忌症。
六作业治疗的分类
1、日常生活活动:
只要你愿意伸出你那灵动的健手,你也可以独立完成日常洗脸刷牙。
2、休闲娱乐作业活动:
单手也可以重回牌场,愉悦心情。
3、生产性作业活动:
虽然功能活动不如从前利索,但是我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完成做饭。
七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治疗师治疗展示
病房的指导
定期电影播放
不定期的家访指导
当然,为了更好的服务,
我们还在努力的奋斗着......
除了所看到的努力奋斗,
积极工作的样子,我们还有孩童的一面......
说到最后,如果以上的介绍以及功能展示正是您、家人或者朋友所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有专业的作业治疗师团队为您提供专业的评估、针对性的治疗及诊疗方案。
姓名:陈晨
职务:作业治疗组组长
姓名:雷先明职务:作业治疗组组员
06
有人说,人生原本就是一场秀丽的相遇!相遇让我们明白生命原先如此相似却又如此不同,欢迎您前来交流!乐意为您提供服务!
联系我们:
教学合作
神经康复
肌骨疼痛
原创作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部分题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后台联系删除。▼往期精彩回顾▼平衡能力训练对改善脑干出血患者步行稳定性效果的一例报告右侧胫骨、左侧股骨骨折术后康复中水疗的应用吸气肌训练在言语训练中的应用你是否因为臀部疼痛,坐卧不安呢?谁来稳定你的香肩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