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训练是骗人的吗

欢迎交流

体能网

离科学训练更近!

近几年,各大健身培训机构快马加鞭,纷纷开设各种“功能性训练”、“小工具训练”的培训课程,健身教练们在学成归来后,无一不希望能在他们的客户面前大显身手,包装和推出各种功能性私教课。这个概念在健身市场愈发火热,似乎能取代在大多数健身场馆中占主导地位的健美式(孤立)训练方法。

然而,一些健身会所,工作室的教练给客户做的功能性训练是什么样的呢。

笔者也曾踏进“功能性训练”的迷途中,在设计训练计划时,什么动作都想让它变得“功能”一些,为了“功能”而功能。那到底什么的训练才是功能性训练呢?

1.功能性训练的前世今生

功能性训练最早起源于康复治疗领域,主要用于治疗一些由于损伤而使身体某些功能丧失的患者,比如前十字韧带撕裂的患者丧失了膝关节的稳定性,物理治疗师需要对他实施功能性训练,通过这种针对性的动作训练来帮助他恢复身体基础功能。由于这位患者身体的动作功能还不太健全,不适合用健身房里的固定器械和自由重量器械练习动作,所以治疗师采用弹力带、瑞士球、bosu球和一些小工具来施加阻力和提供辅助。因此康复训练也包含在功能性训练里面。

物理治疗师Gary?Gray于20世纪90年代创立了一种肌肉功能的新观点,它并不是基于传统意义上关节的屈、伸、内收和外展的起止点解剖学(origin-insertionanatomy),这种解剖学告诉我们肌肉如何驱动一个孤立的关节。

相比之下,这种基于动力链的作用和功能解剖学的新观点,会考虑一个人站着或参与运动时,肌肉在做什么,肌肉是如何驱动相关的关节和肌肉群,配合完成动作。

Gary发现传统的力量训练没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im.com/wazz/10264.html